真沉下心研究股票:原来赚钱靠的不是技术

刚入股市时,我跟很多人一样,把“赚钱”的希望全押在“技术”上——熬夜学K线、背MACD金叉死叉口诀、盯成交量找主力痕迹,以为学会这些就能预判涨跌、精准买卖。可折腾大半年,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本金。后来沉下心研究那些长期赚钱的人,才发现一个扎心真相:炒股赚钱,靠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比技术更简单、也更核心的3件事。
先拆穿:技术分析的“致命缺陷”,越钻研越容易亏
很多人觉得“技术能预测涨跌”,其实是被表象骗了。技术分析的核心逻辑是“历史会重演”——通过过去的K线走势、成交量变化,推断未来的股价方向。可A股的现实是,短期股价根本不是“历史走势”能决定的,一条政策消息、一笔大资金砸盘、甚至一个行业黑天鹅,都能让技术指标瞬间失效。
比如某只股票,连续3天出现“MACD金叉”(技术派眼里的“上涨信号”),成交量也温和放大,看起来马上要涨。结果当天晚上,公司突发“业绩爆雷”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跌停,之前的技术信号全成了“笑话”。再比如大盘,明明K线形态是“多头排列”,符合技术派的“牛市信号”,可美联储突然宣布加息,外资连夜出逃,大盘直接跳水,技术分析完全不管用。
更坑的是,技术分析会让人陷入“过度交易”的陷阱。学了技术后,总觉得自己能抓住每一次短期波动——看到“卖点信号”就卖,看到“买点信号”就买,一年下来交易几十次,手续费交了一大笔,本金却越炒越少。我之前就犯过这错,明明持有一只基本面不错的股票,就因为看到“K线破位”的技术信号,慌慌张张卖了,结果卖完后股价涨了50%,悔得肠子都青了。
其实那些靠技术“短期赚快钱”的人,要么是运气好,要么是在“赌”——赌自己能比市场快一步,赌消息能比别人早知道。可对普通散户来说,既没运气,也没信息优势,靠技术炒股,本质就是“蒙着眼睛走路”,早晚会摔跟头。
真正赚钱的核心:不是“预测涨跌”,而是“做好3件事”
沉下心研究那些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会发现他们几乎不看技术,反而把精力放在3件“不显眼”的事上,这才是赚钱的关键。
第一件事:选“能长期涨的标的”,比啥技术都管用
炒股赚不赚钱,首先看你买的“东西”对不对——如果买的是能长期涨的标的,就算不用技术,躺着也能赚;如果买的是垃圾股,再厉害的技术也救不了。
什么是“能长期涨的标的”?不是那些短期暴涨的热点股,而是“有稳定盈利、有成长空间”的公司或指数。比如A股里的消费龙头(像茅台、伊利),这些公司卖的产品是刚需,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都要喝牛奶、买白酒,每年都能稳定赚钱,股价长期肯定涨;再比如宽基指数(像沪深300、中证500),跟踪的是整个市场的优质公司,只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指数大概率会涨。
选这样的标的,根本不用看K线——你只要搞清楚“公司靠啥赚钱”“行业有没有前景”就行。比如选消费龙头,就看它的“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是不是每年都稳定;选指数基金,就看它跟踪的指数成分股是不是优质公司。选对了标的,就算买在短期高点,只要长期持有,也能解套赚钱;可要是选错了标的,买了业绩连年亏损的公司,就算买在低点,也可能退市亏光。
很多人觉得“选标的难”,其实对普通散户来说,不用自己选个股,直接买宽基指数基金就行——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包含了A股300家最优质的公司,相当于“买了半个A股的好公司”,不用分析、不用研究,长期持有肯定能赚钱,比自己瞎选个股安全多了。
第二件事:“控制仓位”,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很多人炒股亏钱,不是因为标的选错了,而是因为“仓位没控制好”——要么满仓梭哈一只股票,要么把所有钱都投进股市,一旦遇到大跌,就彻底亏懵。
真正赚钱的人,都懂“仓位管理”:不会把所有钱都投进股市,也不会只买一只标的。比如用“532仓位法”——50%的钱买宽基指数基金(稳),30%的钱买行业龙头ETF(赚更多),20%的钱留着现金(应急或补仓);再比如“定投仓位法”——每个月只投工资的10%-20%进股市,不管市场涨跌,都固定投,既不会因为满仓大跌而恐慌,也不会因为空仓大涨而后悔。
仓位管理的核心,是“控制风险”——就算某只标的跌了,其他标的可能涨,能对冲风险;就算市场大跌,手里有现金,还能补仓降低成本。比如2022年市场大跌,很多满仓的人亏了30%以上,而那些留了现金的人,在低点补仓,2023年市场反弹时,很快就回本赚钱了。
对普通散户来说,最简单的仓位管理方法就是“不用闲钱不炒股”——只把“3-5年用不上的闲钱”投进股市,比如你有10万元存款,只拿3万元炒股,就算亏光,也不影响生活。这样既能避免因为“急用钱”而割肉,也能减少焦虑,更能长期持有。
第三件事:“长期持有”,别被短期波动吓跑
炒股里最反人性,但也最赚钱的事,就是“长期持有”。很多人买对了标的,也控制了仓位,可就是因为“拿不住”——涨一点就卖,跌一点就割,结果要么赚点小钱就跑,要么套牢后割肉,最后白忙活一场。
真正赚钱的人,都懂“长期持有”的道理——股价短期是“情绪驱动”,涨涨跌跌很正常,但长期是“价值驱动”,只要标的有价值,早晚都会涨。比如你2018年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中间经历了2019年的涨、2020年的波动、2022年的大跌,可要是持有到2023年,年化收益能达到8%左右,比存银行强多了;可要是你中途因为大跌而割肉,就真的亏了。
很多人觉得“长期持有难”,其实是因为“太关注短期波动”——每天打开炒股软件看股价,涨了就开心,跌了就焦虑,根本没法长期持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少看盘,甚至不看盘。比如每月只看一次账户,定投的时候操作一下,其他时间该上班上班、该生活生活,别被股价波动影响心情。你会发现,越不关注短期,反而越能长期持有,赚的钱也越多。
最后:炒股不是“比谁技术好”,而是“比谁更理性”
真沉下心研究股票后才明白,股市根本不是“技术高手的战场”,而是“理性者的游戏”。那些靠技术炒股的人,追求的是“短期赚快钱”,本质是“赌”;而那些靠选标的、控仓位、长期持有的⼈,追求的是“长期赚稳钱”,本质是“投资”。
对普通散户来说,别再浪费时间学技术了——与其熬夜背K线口诀,不如花时间选一只好的指数基金;与其天天盯盘看涨跌,不如控制好仓位、长期持有。炒股赚钱,从来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常识”——选对的标的、控制好风险、别贪心,做好这3件事,比啥技术都管用。
记住,在股市里,“慢就是快”——那些看起来“笨”的方法,反而能让你走得更稳、赚得更多。别再被技术忽悠了,从今天开始,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你会发现,炒股赚钱其实没那么难。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544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