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炒股!5年7万赚420万的人,只死啃这几句话

提到炒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碰运气”“看行情”,但真正能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靠的从不是侥幸。有人用5年时间,把7万元炒到420万,翻了60倍,问他秘诀,他说“没什么复杂的,就是把几句话嚼碎了、做到位了”。今天就把这几句“炒股硬话”拆解清楚,不是教你追涨杀跌,而是帮你避开坑、找对方向,哪怕是新手,也能明白“靠谱的炒股逻辑”到底是什么。
一、第一句:“不碰不懂的股,再涨也不贪”
很多人炒股亏,第一步就错了——看到别人说某只股好、某只股连续涨停,就跟风买入,连这只股是做什么生意的、盈利模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像看到别人买了一件好看的衣服,自己不问尺码就往身上套,不穿错才怪。
那位5年赚60倍的投资者,每次买股前都会做一件事:花至少3天时间,搞懂这只股的“基本面”——比如公司是做新能源还是消费的?最近3年净利润有没有持续增长?负债高不高?有没有核心技术或品牌优势?如果这些问题答不上来,哪怕这只股天天涨停,他也绝不碰。
他常说:“股市里的钱永远赚不完,但你的本金能亏完。” 不懂的股就像陌生的水域,你不知道下面有没有暗礁,盲目跳进去,很可能被“套牢”。比如之前的一些题材股,炒概念时涨得猛,等热度一过,公司没实际业绩支撑,股价直接腰斩,跟风买的人血本无归。
所以,炒股的第一步不是“找牛股”,而是“划禁区”——把不懂的、没研究透的股排除在外,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选,哪怕选的股涨得慢,也比亏本金强。
二、第二句:“买股先看‘安全边际’,别追着高价跑”
很多人买股喜欢“追涨”,看到某只股连续涨了几天,就觉得“还能涨”,赶紧高价买入;反之,看到某只股跌了,就觉得“会继续跌”,不敢碰。但真正赚钱的人,反而喜欢在“股价低于实际价值”的时候买,这就是“安全边际”。
简单说,“安全边际”就像买衣服——一件衣服实际值100元,现在打折卖60元,你买了,就算以后再降价,也跌不到哪里去,这就是安全;如果这件衣服卖150元,远超实际价值,你买了,一旦打折,就会亏。
那位投资者选股时,会先算这只股的“合理估值”(比如用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对比同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当前股价比合理估值低20%以上,他才会考虑买入。比如某消费股,合理估值是每股50元,跌到40元以下时,他就会分批买入,哪怕之后再跌到35元,他也不慌——因为他知道这只股的实际价值在50元,迟早会涨回来。
反之,要是某只股估值已经很高(比如市盈率超过100倍,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哪怕涨得再猛,他也不碰。他说:“高价股就像站在山顶的人,往前一步是悬崖,往后退才安全,你跟着站上去,很容易摔下来。”
三、第三句:“分批买、分批卖,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新手炒股还有一个通病:要么一次性把所有钱都投入一只股,要么卖股时一次性全卖光,结果要么满仓被套,要么错过后续涨幅。而高手炒股,都懂“分批”和“分散”的道理。
那位投资者每次买股,都会把准备投入的钱分成3-4批:比如计划买10万元某只股,第一次先买3万,要是股价跌了10%,再补3万,再跌再补,这样平均成本就会降低,就算短期被套,也有回旋余地;反之,要是第一次买了就涨,也不贪心,不会再加仓,避免追高。
卖股时也一样,不会一次性全卖:比如某只股涨了50%,他会先卖一半,落袋为安,剩下的一半看后续行情,要是继续涨,再卖一部分,要是跌了,也不会亏太多。他说:“炒股就像摘果子,别想着一次把树上的果子全摘完,先摘一半,剩下的留给别人,也留给自己机会。”
同时,他还会把资金分散在3-5个不同行业的股里,比如既买消费股,也买新能源股,还买银行股。这样一来,就算某个行业跌了,其他行业可能涨,能对冲风险。比如2023年消费股跌的时候,新能源股涨,他的整体收益就不会受太大影响。
四、第四句:“别盯盘盯到疯,长线比短线更稳”
很多人炒股天天盯盘,开盘就坐在电脑前,涨一点就开心,跌一点就焦虑,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但那位5年赚60倍的投资者,反而很少盯盘,有时候一周才看一次行情。
他说:“短线炒股就像赌大小,赢了是运气,输了是常态,你不可能每次都猜对;而长线炒股,看的是公司的成长,就像种庄稼,你只要选对好种子(好公司),按时浇水施肥(长期持有),等秋收的时候自然有收获。”
他手里的股,最短的持有1年,最长的持有3年多。比如某新能源股,他2019年买入,中间经历过2次大跌,每次跌20%以上,身边有人劝他卖,他都没卖——因为他研究过这家公司的技术和订单,知道公司在持续成长,净利润每年都在增加。到2022年,这只股涨了5倍,他才慢慢卖掉,赚了一大笔。
反之,那些天天盯盘、频繁买卖的人,看似赚了几次小钱,但手续费(佣金、印花税)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亏掉大的。他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年交易10次,每次手续费0.1%,10万元本金一年手续费就要2000元,要是交易20次,手续费就4000元,长期下来,比不赚还亏。
五、最后一句:“控制心态,别让情绪左右决策”
炒股到最后,拼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很多人不是输给了市场,而是输给了自己的情绪——涨了贪心,想赚更多,结果跌回来;跌了恐慌,赶紧割肉,结果割在最低点。
那位投资者说,他炒股这么多年,最关键的是学会“控制情绪”:买股前不冲动,先研究透;买股后不焦虑,跌了不慌,因为知道公司的价值;卖股时不贪心,见好就收。哪怕遇到2020年疫情那样的大跌,他也没乱割肉,反而趁低位买了一些优质股,后来都涨了回来。
他常说:“股市就像一面镜子,你心态稳,它就给你好回报;你心态乱,它就给你挖坑。与其天天盯着股价波动,不如多花时间研究公司,多提升自己的认知,认知到了,赚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写在最后:炒股不是“赌”,是“认知的变现”
5年从7万到420万,看起来是“暴利”,但背后是对这几句话的坚守:不碰不懂的股、看安全边际、分批分散、长线持有、控制心态。没有哪一句是“秘籍”,但每一句都戳中了新手炒股的痛点。
最后要提醒的是:股市有风险,没有谁能保证100%赚钱,上述内容不是“荐股”,而是分享靠谱的炒股逻辑。如果你是新手,建议先从小资金开始,把这几句话嚼透、做到位,慢慢积累经验,再考虑加大投入。记住:炒股不是“赌运气”,而是“认知的变现”,你对市场、对公司的认知越深,赚钱的概率就越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8543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