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缠论体系中,走势存在着不同的级别,级别之间相互嵌套且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级别走势由次级别走势构成,而次级别走势又由次次级别走势构建。例如,日线级别的一笔上涨,其内部结构可能是由 30 分钟级别的一段走势完成,而 30 分钟级别的这一段走势,又是由 5 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组成。
所谓的 1+1 终结模式,是指在上涨线段中,当出现一笔不创新高,且紧接着的向下一笔创出新低时,上涨线段被破坏;在下跌线段中,若出现一笔不创新低,且随后的向上一笔创出新高,则下跌线段被破坏。这一模式实际上与趋势交易中的 123 法则有着相似之处,本质上是对趋势转折的一种判定方式。它表明,当线段被反向线段破坏时,原先的趋势宣告结束,新的趋势开始形成。
次次级别反向 1+1 终结与本级别走势结束的关系
当我们在分析本级别走势是否结束时,将目光投向次次级别具有重要意义。本级别走势的结束,往往是由次级别走势类型的结束所引发,而次级别走势类型的结束,又可以通过观察次次级别走势的变化来判断。其中,次次级别出现反向 1+1 终结,是一个关键的信号。
假设我们在分析日线级别的走势,日线级别的次级别是 30 分钟级别,而 30 分钟级别的次级别是 5 分钟级别。当日线级别的一段上涨走势进行到尾声时,我们需要关注 30 分钟级别的走势变化。若在 30 分钟级别中没有明显的背驰或其他终结信号,但深入到 5 分钟级别(即日线级别的次次级别)观察时,发现出现了反向 1+1 终结的情况。这意味着在 5 分钟级别上,原有的上涨趋势被下跌趋势所破坏,这种变化会逐步向上传导。由于 30 分钟级别的走势是由 5 分钟级别走势构成,5 分钟级别的反向 1+1 终结可能预示着 30 分钟级别走势即将发生转折,进而影响到日线级别的走势判断。如果在 5 分钟级别出现反向 1+1 终结后,30 分钟级别也开始出现相应的背驰或其他终结信号,那么日线级别的这段上涨走势大概率已经结束。
传统判断方法的局限与次次级别 1+1 终结的优势
传统上,判断本级别走势结束的方法常依赖于顶底分型及顶底分型停顿。顶分型是指由 3 根 K 线组成,中间 K 线的最高价高于两侧 K 线的最高价;底分型则是中间 K 线的最低价低于两侧 K 线的最低价,而顶底分型停顿则是在出现顶底分型后,后续 K 线进一步确认走势的反转。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为顶底分型的形成需要等待至少 3 根 K 线完成,而停顿确认则需要更多的 K 线走势,当信号明确时,本级别走势往往已经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转折,此时再采取行动,可能会错过最佳的交易时机,导致利润回吐或损失扩大。
次次级别 1+1 终结原本是判断次级别走势终结的信号,但由于本级别走势结束必然由次级别结束而来,这就为将其作为本级别走势结束的 “看门狗” 提供了逻辑基础。次级别走势的终结是本级别走势结束的前提,而次次级别 1+1 终结能够提前预示次级别走势的终结。相较于顶底分型及停顿信号,次次级别 1+1 终结信号的出现更为及时。它能在次级别走势尚未完全结束,但已有明确反转迹象时就发出信号,让交易者能够更早地感知到本级别走势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提高交易的主动性。
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股票的走势为例,在日线图上,有一段明显的上涨走势。从 30 分钟图来看,这一段上涨呈现出多个线段的组合,在上涨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背驰迹象,使得我们难以判断其是否即将结束。然而,当我们切换到 5 分钟图时,发现在上涨的末端,5 分钟级别的走势出现了反向 1+1 终结的情况。先是出现一笔上涨未能创出新高,随后的一笔下跌创出新低,这表明 5 分钟级别的上涨线段被破坏。此后,30 分钟级别的走势也逐渐开始走弱,最终日线级别的这一段上涨走势宣告结束,股价进入了下跌或盘整阶段。在这个案例中,若等待日线级别的顶分型及停顿信号出现,股价已经下跌了一定幅度,而通过 5 分钟级别这一次次级别的 1+1 终结信号,能够提前察觉 30 分钟这一次级别走势的终结迹象,进而预判日线本级别走势的结束,为交易决策争取了时间。
再比如,在另一个市场的指数走势中,日线级别的一段下跌走势,从 30 分钟图观察,下跌趋势较为流畅,没有明显的终结信号。但在 5 分钟图上,在下跌的后期出现了反向 1+1 终结,即一笔下跌未创新低,接着的一笔上涨创出新高。随后,30 分钟级别的走势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出现反弹,进而带动日线级别的下跌走势结束,市场进入新的走势阶段。此处,5 分钟级别的 1+1 终结信号早于日线级别的底分型及停顿信号出现,让交易者能够更早地捕捉到下跌走势结束的契机。
注意事项与应用要点
- 级别对应关系要清晰: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明确各个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市场、不同品种可能由于交易规则等因素,级别之间的时间周期划分会有所不同,但内在的走势结构关系是一致的。例如在外汇市场中,可能会用 4 小时级别代替股票市场中的日线级别,但次级别和次次级别之间的分析逻辑是相同的。只有清晰界定本级别、次级别和次次级别,才能准确识别次次级别 1+1 终结信号与本级别走势结束之间的关联。
- 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虽然次次级别出现反向 1+1 终结是一个重要信号,但不能仅仅依靠这一点就贸然判定本级别走势结束。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如 MACD 指标的背驰情况。在次级别或本级别中,MACD 指标的红柱或绿柱面积变化、黄白线的交叉和位置关系等,都能辅助确认走势的终结。同时,也要关注走势中枢的形成与变化,一个线段的结束往往伴随着新中枢的形成或者原有中枢的扩展、延伸等情况。将这些因素与次次级别 1+1 终结信号结合起来,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 避免过早或过晚判断:不能因为在次次级别看到一点反向 1+1 终结的迹象就急于判断本级别走势结束,要等待信号的进一步确认。因为次次级别走势波动可能较为频繁,偶尔的反向波动可能只是正常的调整,并非真正的趋势终结。同样,也不能等到本级别走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反转才去关注,这样可能会错过最佳的交易时机。要在观察到次次级别反向 1+1 终结信号后,密切跟踪次级别和本级别走势的后续变化,综合判断走势的发展。
- 多级别联立分析:将不同级别联立起来进行分析,从大级别到小级别,再从小级别到大级别进行综合考量。不仅要关注本级别走势的当下情况,还要考虑其在更大级别走势中的位置和意义,以及次级别和次次级别走势对本级别走势的影响。通过多级别联立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走势的变化,提高判断的准确性。例如,当本级别处于更大级别趋势的支撑位或压力位附近时,次次级别 1+1 终结信号预示本级别走势结束的可信度会更高。
实际案例分析:上证 50 的 15 分钟走势剖析
以上证 50 在近期的走势为例,自 8 月 1 日起,15 分钟图上呈现出显著变化。当日,上证 50 指数下跌 0.79%,报 2754.13 点 ,成交额达 940.74 亿元。从技术指标来看,从 2842.47 开启的 15 分钟下跌进程中,出现了底背离形态(通过对比两个金叉点,绿柱面积缩小)。尽管该底背离力度一般,黄白线近乎水平,但这一信号仍预示着走势可能发生转变。
自这一底背离形态出现后,上证 50 开启了一轮上涨走势。若从 5 分钟级别观察,上涨过程由多个线段组合而成,期间 5 分钟级别未呈现出明显的背驰迹象,难以据此判断 15 分钟级别的上涨是否临近尾声。因此,深入到 1 分钟级别进行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目前,在 1 分钟图上,尽管上涨过程中不乏波动,但关键的反向 1+1 终结信号始终未曾出现。按照 1+1 终结模式的定义,在上涨线段里,需出现一笔上涨无法创出新高,且随后的向下一笔创出新低,才能判定上涨线段被破坏。然而,在本次上证 50 自 8 月 1 日开启的 15 分钟级别上涨走势中,1 分钟级别的走势始终维持着上涨线段未被破坏的状态。每一次看似可能出现不创新高的情况后,后续的向上一笔又迅速创出新高,使得 1 分钟级别的上涨趋势得以稳固延续。
这种 1 分钟级别持续未出现反向 1+1 终结的情况,通过走势级别间的传导关系,对 5 分钟级别和 15 分钟级别的走势判断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 1 分钟级别的走势是 5 分钟级别走势的基础构成部分,1 分钟级别上涨趋势的延续,有力支撑了 5 分钟级别的走势维持在上涨结构中。进而,15 分钟级别的这一笔上涨走势在缺乏 1 分钟级别关键终结信号的情况下,持续保持着强劲的上涨态势。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 15 分钟图上,这笔上涨走势在没有明显 5 分钟级别背驰等终结信号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不断向上拓展空间,根源就在于作为底层结构的 1 分钟级别走势始终未出现趋势的反转。
次次级别 1+1 终结在股指期货操作中的稳定作用
在股指期货操作中,由于点数波动对应的金额差异巨大,投资者在以 15 分钟为操作级别时,面对 1 分钟级别走势的频繁波动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状态。1 分钟级别走势瞬息万变,每一次小幅的回调或上涨都可能让投资者对原有操盘观点产生动摇,担心错过平仓时机导致利润回吐,或是过早离场错失后续更大的行情。
而次次级别(1 分钟级别)的 1+1 终结这一看门狗的出现,为稳定操盘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当确定以 15 分钟为操作级别时,1 分钟级别作为次次级别,其反向 1+1 终结信号是判断 15 分钟级别走势是否结束的关键前置信号。在上述上证 50 的案例中,只要 1 分钟级别未出现反向 1+1 终结信号,就意味着 15 分钟级别上涨走势的底层支撑依然稳固。
这让投资者在面对 1 分钟级别杂乱无章的波动时,有了明确的判断依据。不再因 1 分钟级别短暂的回调而盲目恐慌平仓,也不会因一时的上涨而随意改变持仓策略。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当 1 分钟级别出现反向 1+1 终结这一明确信号,且该信号传导至 5 分钟级别,进而影响到 15 分钟级别走势时,才是考虑调整操作的时机。
有了这一看门狗,投资者能够更坚定地遵循基于 15 分钟级别制定的操盘计划,减少因短期小级别波动带来的情绪干扰,从而在股指期货操作中保持更稳定的心态和更清晰的操盘思路,提高操作的成功率。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6365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