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在交易市场就是一个只能依靠视觉感知四季轮回的弱者,如何做到看一叶而知秋天?如果说上篇文章说的次次级别的1+1终结这个看门狗走势有些复杂和滞后,还有没有一个更加超前的系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今日和大家分享本人的思考和感受—-K线的组合,也就均线系统。
“1 分钟 N 周期均线对应 N 分钟走势”
- 1 分钟 K 线的时间单位是 1 分钟,1 根 1 分钟 K 线代表 1 分钟的价格波动;
- 1 分钟图上的 “N 周期均线”,计算的是过去 N 根 1 分钟 K 线的平均价格,其时间跨度为 N 分钟,与 N 分钟图上 “1 周期”(即单根 N 分钟 K 线)的时间维度一致。
因此:
- 1 分钟 15 周期均线:时间跨度 15 分钟,映射 15 分钟级别的平均价格走势(即 15 分钟图的核心波动);
- 1 分钟 60 周期均线:时间跨度 60 分钟,映射 60 分钟级别的平均价格走势(日内交易的 “中期骨架”);
- 1 分钟 240 周期均线:时间跨度 240 分钟(4 小时),映射日线级别的核心波动(多数市场日线由 4-6 根 4 小时 K 线构成)。
二、次次级别均线系统的实操:如何 “看一叶而知秋”?
在日常盯盘中将1分钟均线调整为15/60/240周期。以 1 分钟图为 “次次级观察窗口”,15/60/240 周期均线为 “叶”,对应 15 分钟 / 60 分钟 / 日线的 “秋”(趋势转折),核心是通过小周期均线的排列变化,提前捕捉大级别趋势的松动。
1. 多空分界:60 周期线的核心作用
60 分钟级别是日内与波段交易的 “中间枢纽”:短期趋势(15 分钟)的延续需要中期趋势(60 分钟)的支撑,长期趋势(日线)的方向也需通过中期趋势落地。因此,1 分钟图上的 60 周期均线被定义为 “多空分界”——
- 价格在 60 周期线上方,且 15 周期均线在 60 周期上方:对应 60 分钟级别偏多,15 分钟短期趋势受中期支撑;
- 价格在 60 周期线下方,且 15 周期均线在 60 周期下方:对应 60 分钟级别偏空,15 分钟短期趋势受中期压制。
2. 提前捕捉逆转信号:在 “看门狗叫” 前行动
“看门狗叫” 指大级别(如 15 分钟)出现明确逆转信号前,而次次级别(1 分钟)的1+1终结走势在更早暴露迹象(详见上一篇文章–看门狗):
- 上涨趋势中预判转折:
15 分钟级别原本上涨(对应 1 分钟 15 周期均线持续在 60 周期上方,且价格沿 15 周期上行)。
若 1 分钟图出现:15 周期均线开始走平→与 60 周期均线形成 “粘合”→价格跌破 15 周期后向 60 周期靠近。
此时 1分钟走势可能尚未出现1+1终结(看门狗未叫),但 1 分钟的 “15 周期走弱 + 向 60 周期回踩” 已暗示 15 分钟短期动能衰竭,需警惕逆转。 - 下跌趋势中预判转折:
15 分钟级别原本下跌(对应 1 分钟 15 周期在 60 周期下方,价格沿 15 周期下行)。
若 1 分钟图出现:15 周期均线止跌走平→向上穿越 60 周期(或靠近后不再远离)→价格站稳 15 周期并向 60 周期靠近。
此时 1分钟走势可能尚未出现1+1终结(看门狗未叫),但 1 分钟的 “15 周期转强 + 向 60 周期回升” 已暗示 15 分钟短期动能修复,需警惕反弹。
3. 大级别趋势的 “锚”:240 周期线的作用
240 周期均线(映射日线)用于过滤杂音:若 1 分钟图上 60 周期线方向与 240 周期线一致(如均向上),则 15 分钟级别的短期趋势更易延续;若 60 周期与 240 周期背离(如 60 向上但 240 向下),则短期趋势的逆转概率更高(日线级别的压力会制约 60 分钟的反弹)。
三、简化 “1+1 终结”:用均线信号替代复杂判断
“1+1 终结”(趋势终结的两种经典形态:价格创新高 / 低但均线未同步,或均线交叉后价格破位)对普通交易者较复杂,可通过次次级别均线的 “三级信号” 简化:
- 一级信号(萌芽):1 分钟 15 周期均线与 60 周期均线开始粘合(不再发散);
- 二级信号(确认):价格跌破(上涨中)或站上(下跌中)15 周期均线,且 15 周期开始反向穿越 60 周期(未完全交叉);
- 三级信号(行动):价格跌破(上涨中)或站上(下跌中)60 周期均线,且 15 周期与 60 周期形成明确反向交叉(如死叉 / 金叉)。
当三级信号出现时,即便大级别(15 分钟)尚未出现明确终结信号,也可判定 “秋意已至”,提前调整仓位。
四、注意事项:避免 “一叶障目”
- 周期参数需适配市场:不同市场(如外汇、股票、期货)的波动频率不同,15/60/240 可能需调整;
- 均线滞后性的补充:均线是 “平均价格”,需结合 K 线形态(如顶底分型)、成交量(逆转时放量更可靠)辅助判断;
- 止损不可缺失:“一叶知秋” 是概率性预判,若大级别趋势未逆转(如 15 分钟继续强势),需以 60 周期线的反向突破作为止损点(如多单在价格跌破 60 周期后离场)。
- 强调一次:1分钟的5周期均线对应的是5分钟线的1周期线,依次类推,如果想在次次级别的1分钟上看到本级别周期15分钟周期的走势并在次次级别1+1终结也就是看门狗叫以前发觉走势已经开始逆转,可以把1分钟均线调整成15,60,240周期,15对应15分钟走势,60对应60分钟走势,240对应日线走势,以60周期线为多空分界线,可以实现在看门狗叫以前看一叶而知秋,
综上,这套次次级别均线系统的核心是 “以小见大”:通过小周期均线的细微变化,映射大级别趋势的动能转换。关键不在于参数的绝对数值,而在于理解 “小周期是大周期的缩影”,并通过多空分界、信号分级,将复杂的趋势判断简化为可落地的均线观察规则。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56365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