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股票指标陷阱锁定状态才是真谛

技术派喜欢用各种公式来筛选股票。但往往会发现指标并不是都靠谱的,以KDJ为例,在选择股票时,日线的KDJ指标可能处于金叉状态,但收盘时,KDJ却从金叉变成了继续空头向下,据此进行操作,失误的概率极大。这是因为指标所属的周期没有结束前,指标的形态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周期越大,形态发生改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指标所属周期没有结束前,指标的形态会发生改变的现象,我们叫指标形态的闪烁性。用正在闪烁的指标来推导股票的未来走势,显然存在较大的风险。那怎样才能正确使用指标来推导股价的走势呢?

首先如果指标(不是未来函数)其所属周期已经结束时,指标的形态已经锁定,不会再发生变化。但这时来推导已经结束的周期的股价走势,显然也毫无意义。在周期尚未结束时,当指标形态处于强势状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锁定状态,这种状态下,指标的形态发生逆转的概率极低,因此指标出现锁定状态,可以用来推导股价的后续走势。还是以指标KDJ为例,当KDJ的指标值处于较低位置,且J值倾角较大地上穿KD值时,这时指标的形态是属于强势金叉,在这个周期里突发发生形态改变,从强势金叉变成空头状态的概率极低。因此这种情况我称之为指标状态已锁定。反之指标状态就处于闪烁状态。因此在周期没有结束前,指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锁定状态,一种是闪烁状态。只有锁定状态下的指标用于股价走势的推导,这种情况风险才比较低。

指标的锁定状态关联的因素有几种:

1、同一个指标的更大周期的形态;

2、同一周期其他指标的形态;

3、同一周期更小周期的指标形态;

4、指标的倾角、数值、形态等。

如果这几种情况都支持指标处于锁定状态,则指标的锁定状态基本不会发生变化。当指标处于闪烁状态时,同一指标的大小周期都处于锁定状态,则该指标从闪烁变成锁定状态的概率较大。

当指标处于锁定状态时,才能根据指标的形态对股价后续走势作出准确的多空判断。否则,根据仍处于闪烁状态的指标来推导股价的走势,判断错误的风险较大。

当公司突发利空/利好消息,系统风险发生等情况时,指标的锁定状态也有可能转化成闪烁状态,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极低,不影响我们用来推导股票的走势。

温馨提示:关注股海拾珠,与你一起分享操盘心得,探寻牛股。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772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44分钟前
下一篇 39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