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通病”一箩筐,和大家聊聊炒股人的“通病”,也几乎都是我犯过的错误。
刚进入股市的人,对股市所知不多,此阶段所犯的“通病”源自于投资者的“无知无畏”和“懒惰”。
1、错把股票当彩票
对股市所知不多,看不懂K线和财报。听说别人买股票赚钱了进入股市,选股票多是看身边人买啥,买后听天由命。
2、相信内幕消息和“炒股高手””
开始相信股票上涨是因为有散户们不知道的“内幕消息”,开始到处寻找“内幕消息”,结果一顿操作后发现“内幕消息”不但不靠谱,还有很多坑。

中阶“通病”
犯过低阶错误后,开始潜心学习K线或者财务知识等炒股技术,期望寻找到一招制胜的“武林秘籍”。
中阶“通病”主要源自于对盈利技术的盲目自信和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无知无畏。
3、完全依赖于K线、均线、MACD等指标线选股。
K线、均线、MACD都是历史交易数据的视觉化展示,完全依靠技术指标炒股类似于看着倒车镜开车。
其实,技术指标线可以很好地解释股票的历史走势,而无法精确地预测未来的走势。
股票经典书籍范.k.萨普《通向金融王国自由之路》中有这样的叙述,技术图形是对历史交易信息的汇总和提炼,我们不是在交易股票背后的公司,而是在交易这些图形!
4、完全依赖于ROE、PE、PB等财务指标
终于弄明白了股票的背后是公司,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于是成为财务指标的信徒,高ROE、低PE/PB成为了选股的必然标准。
财务指标于K线一样,也是对历史信息的反映。技术指标线反映的是历史交易信息,财务指标反映的则是历史财务信息。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延续性,除非公司的经营还在延续原有的趋势,否则历史信息对判断未来就没有意义。
高阶“通病”
能看懂技术指标线了,也能弄明白ROE、PE/PB等更多的财务指标了,且知道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开始对市场有了“敬畏之心”!
此阶段易犯的“通病”多半源自于“行为心理学”了
5、锚定效应
明知道历史信息的无效,依然不自觉地拿历史最高价、最低价、买入成本价等信息来影响自己的交易。于是发现“低价”买入依然跌、“高价”卖出还大涨的情况。
6、损失厌恶
买入后亏损耗费大量时间等待解套,买入后小幅盈利仓促落袋为安。结果是被套的股耗费大量的资金时间成本,而因为止盈太早而错失大幅赚钱的股票。
7、没有完整的交易系统
完整的交易系统不是简单的买卖,而应该包括买入点触发、试探仓位减仓、止损和加仓策略、止盈策略等。
不可能每一笔交易都能做到盈利,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意味着这套系统可以在亏损时快速截止亏损,在盈利时让利润扩大。
8、相信股票能涨上去,证明自己是对的
买入股票后不自觉对股票产生了“感情”,到处搜罗股票应该上涨的信息。但市场的走势不受我们喜好的影响。不要向市场去证明我是对的,而应该跟随市场的变化。
9、追求绝对的确定性
价值投资认为股票投资的本质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其实这句话还不够透彻。股票交易的本质是对公司发展预期的交易。
既然是预期,就不是绝对的“确定性”。CIIA《股票估值与分析》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估值方法都是一种观点。公司的价值没有一个精确和正确的答案。
因此,无论是技术派投资者、趋势投资者还是价值投资者,本质上都是“赌博”,都是寄希望通过挖掘关于股票交易价格和公司业绩的历史信息,来寻找预测未来的水晶球。
马科维茨的用方差精确量化股票风险的数学思维让人赞叹叫绝,但塔勒布的极端斯坦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不可预测性以及极端事件对事态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塔勒布提醒了我们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从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具体到交易上,没有买了就一定涨的股票,如果基本面没变,耐性持仓,以时间换空间,等待估值修复;如果做趋势,那就赶紧向市场认错,去探索市场先生当下的喜好。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4498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