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非常的迷惑,关于市场到底是一轮反弹,还是新一轮的行情开始。
毕竟,反弹是用来逃命的,行情开始是用来布局的。
其实,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不论是反弹还是反转,行情都不要去错过,对吧。
我曾两次发文表示,这里只是一轮人造的牛市,是为了未来的大牛市奠定基础的。
也就是,政策都会在当下去发出,未来的牛市,不会有太多的政策呵护,而是市场本身的需求了。
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减持新规,分红的要求等一系列,能够奠定牛市基础的政策密集出台。
但这并不代表这轮行情,就一定是反转,因为任何一轮行情过后,都会有一次调整。
至于调整会不会创新低,没人可以保证。
反弹和反转,差的不是政策,而是基本面的支撑。
不论是个股,还是整个市场,其实都是这么一个大道理。
因为市场在上涨的过程中,是会无形中拉高估值的。
而高估值,就需要增长的业绩去消化,没有业绩支撑,最终只会沦为泡沫的炒作。
当然,如果非要问06-07,14-15,19-21的大牛市,有没有业绩支撑。
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业绩支撑,炒作主要还是依赖于政策环境和市场的资金。
你会发现两轮牛市,最终从哪儿涨起来,就跌回哪里去了。
只不过落脚点会比起涨点略高一些而已,也就是所谓的业绩增长。
整个市场的低估值区间,其实是相近的,差别就在于实际的净利润能带来的估值增长。

那到底怎么辨别牛熊,毕竟反弹和反转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
下面四个核心维度,是辨别反弹和反转的主要方式。
核心1:反弹是情绪需要,反转是市场需要。
市场的反弹,往往在绝望中诞生,反转其实不是。
当市场进入一个情绪谷底的时候,就会有资金入场做多。
因为大量的廉价筹码,会在情绪恐慌的时候杀出来。
这个时候如果大家一起做空,市场就会崩溃了,所以需要资金“救市”。
有一部分专门抄底的资金,瞄准的就是市场恐慌的时刻。
反弹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应运而生了。
而市场的反转,其实次数很少,就是几轮大牛市,才能叫做市场反转。
反转并不是情绪的需要,而是市场进程的需要,或者说是时代的需要。
大部分市场的反转,都有本质性的政策去引导,改变了市场的交易结构和交易规则,并且引入新的资金入场。
可以这么说,反转是因为市场变了,孕育了新的行情,而反弹只是跌多了,需要释放情绪。
核心2:反弹局部炒作多,反转产生大主线。
反弹和反转最大的区别,是资金的流向完全不同。
反弹的逻辑是抄底,哪里跌的多,哪里低估了,先去哪里看看。
反弹资金寻找的是安全边际,并不是什么未来,都是讲故事给大家听的。
因为反弹需要在最后离场,资金要提前做准备。
所以,很多反弹行情,看似是普涨,其实是针对某些个板块做的小行情。
反弹行情里,也会有个股创新高,但实际占比还是非常低的。
反转行情就完全不一样,反转行情有大主线小主线。
所谓小主线,指的是规模不大的题材板块,而大主线,就是偏向于蓝筹的大板块。
但凡是大行情,一定需要大的板块主线做支撑,否则市场体量不够,资金无法入场。
当你发现,政策开始有意倾斜和支持大的板块发展,往往才能孕育出大的反转行情。
否则,一律去当反弹行情处理,不要对行情有过高的期待。
核心3:反弹聚焦存量博弈,反转聚焦市场增量。
反弹和反转最大的区别,其实还是来自于资金。
大部分的反弹行情,都是存量资金做的,而非增量资金。
因为存量资金忍受不了一路下跌,必须要进行反击。
存量资金的做法比较简单,先高位抛售,到地位再反哺。
从盘面上来看,就是一个资金抽血,再到资金输血的过程。
由于没有新增资金入场,反复的割韭菜行情,存量博弈的结局,就是量能始终放不出来。
短暂的放量背后,就是一次市场的下跌,也就是一放量就到尽头了。
增量资金的市场,则完全相反,市场似乎又用不完的钱,不断的前赴后继的入场。
增量资金入市的目的,一般不是为了短期割韭菜,而是政策引导进入的,会有一部分的长线资金。
这部分资金,看似是填坑市场,实则是拿到了底部筹码,可以长期持有。
核心4:反弹周期不超过半年,反转周期持续1-2年。
最后从周期的角度来看,反弹和反转完全不一样。
反弹的常规周期,其实只有3个月左右,后面1-2个月,往往是高位出货。
反弹讲究的是短平快,一定要迅速解决战斗。
因为时间越久,展现越长,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就越大,存量很难支撑长周期的反弹。
而反转行情并不一样,它是一个资金接力的过程。
历来的牛市,往往都能维持1年以上,甚至2-3年之久。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牛市里不缺钱,资金永远在找低点入场,寻找更好的机会。
这个在反弹和反转的初期,其实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在时间节点的中间,是可以看出来的。
也就是,如果一轮行情,在第一轮上涨走完后,半年到一年时间,还在创新高,那极有可能是个大的反转行情,可以积极做多。

当然,不论是反弹还是反转,我们都需要把握机会,积极入场做多。
市场的反转不常有,但是市场有一定级别的反弹,每年都会有1-2次。
毕竟,主力资金每年都是要吃饭的,没行情怎么赚钱。
即便是大熊市的周期里,也会出现几轮像样的吃饭行情,完成市场的赚钱效应。
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论是反弹还是反转,都是在大跌之后的机会。
我们要做的,其实是等待大跌结束,底部相对明确的时候,入场分一口汤喝。
剩下的时间,就看资金在那边演戏即可,参与的价值并不是很高。
这个市场里,多看少动,准确的把握机会,才是最好的方式方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706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