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A股市场最惨的,是那些做价值投资的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信任的价值投资,正在崩塌。
基本上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的宰杀大白马的戏份。
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对于这部分的价值投资,都开始怀疑。
我想买你的股票,和你一起成长,你想把公司卖了,赶紧套现走人。
我在买股票,你在卖公司,这就是典型的背道而驰,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再信任。
价值投资的标杆,是茅台,当下的动态市盈率28倍左右,比起最高的70多倍,跌了超过60%。
比亚迪,18倍,宁德时代,15倍,这些当时百倍都不觉得贵的股票,跌到十几倍了,现在却没人敢买。
是因为它们的业绩有明显的问题吗?不是。
是因为他们的股价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吗?也不是。
那为什么没人买,因为市场没什么信心,这是一场信任危机。
当做价值投资的人,开始去看技术分析的书。
当他们选择止损手里的股票,大面积撤资不玩的时候,这个市场自然就起不来了。
股价的上涨,是因为资金的信任,形成了合力。
如果说高位发生分歧,那是因为总有人担心泡沫被刺破。
那么在低位产生分歧,就是因为信仰坍塌,没有任何的方向了。
不仅仅是价值投资者不再相信价值的问题,而是所有的投资者,都不再信任市场。
从这个市场里撤走最多的,肯定不是散户,而是机构资金。
他们认为这个市场已经无药可救了,所以都平仓出局,或者说是斩仓出局,不再愿意待市场里了。
因为他们发现,不管怎么玩,都赚不到钱,博弈的结局就是巨亏。
外资如此,内资亦是如此。
资本不会说谎,他们不接受粉饰的太平,他们会用脚投票,做出他们的选择。
很明显,资本对于当下的市场,有重大的信任危机,而不是小散。
毕竟,小散不论信不信,都决定不了市场的走向,这种信任没有任何的价值。
一根中阳就有能改三观,网上就喊着牛回,速归!
如果指数连续开五根中阳线,快速上涨200点,小散马上就相信市场的机会和风口来了,砸锅卖铁要入市了。
要搞定散户非常容易,但要搞定资本,真的非常困难。
资本能看到的真实数据,外围的言论,以及对于投资市场未来的预判,都相对更加真实。
他们不是有难言之隐,而是在衡量了已知条件和预判结果后,选择了观望。
有人问,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了A股的制度不完善,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和资本不按套路出牌,吓退了原本跃跃欲试的资金。
还是回到那句话,别人想着来投资,结果你想着卖公司。
当投资者开始猜忌,一家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套现,不是为了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信任崩塌了,一切就得推倒重来了。

我们深度思考几个点,从本质上来看这个问题。
企业为什么都抢着要上市?
企业之所以要抢着上市,并不是为了把企业做大,而是为了活下去。
套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现在有生存危机,并且很多都被资本胁迫。
因为加速孵化,选择了和资本合谋。
而资本的目标就是赚钱退出,上市肯定是最主要的通路。
于是,这些公司不管是好是坏,都必须要上市,必须要接受资本的洗礼。
很多时候,资本在拔苗助长,但没有办法,现在的中小企业非常困难,如果不上市,可能生存都有问题。
尤其是一些偏科技类的企业,研发成本非常高,又是轻资产,融资渠道就只有这些。
上市的融资,都是9位数10位数,至少能保证一家上市公司几年内衣食无忧,活下去不成问题。
为什么要让这些公司上市?
好多公司都是来圈钱的,为什么要让这些公司上市,为什么IPO不能停。
其实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这些公司得活下去。
这些公司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但这5000家,相比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好歹也是头部的公司了。
如果这些头部的公司都活不下去那么没有融资的那些企业呢?
所以,这部分公司得让他们更好的活着,给他们足够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为了圈钱,优质的上市公司还是有的,不过就是比例偏低。
不让他们都上市跑一跑,谁知道未来牛逼的企业到底是哪一家?
所以,IPO肯定不能停,停下来了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现在是投资者没有信心,没有信任感,回头就是企业主没有信心,没人创业了。
股票市场应该给投资者的回馈是什么?
股票市场给到投资者的回馈,应该是上市公司的成长,带来的股价上涨。
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带来的股票分红。
那为什么A股市场里,这种回馈感觉很少,原因有很多。
有一些上市公司,压根没想过给回报,这是其中的一大部分。
另一些上市公司,是没有能力给到回报,上市后非常慵懒,浑浑噩噩。
还有一些,是很快被时代淘汰了,上市即巅峰,哪有什么回报空间。
那些最终跑出来,确确实实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其实给到投资者回报了。
只不过大部分投资者喜欢做短线,享受不到这种红利罢了。
加上这几年的生存环境,已经不太适合中小企业了,所以新一批的IPO里,最终能够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少。
海量的抽血和输血怎么平衡,正循环哪里来?
这个问题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高分红的公司,其实把钱没有分给股民和市场,分给了大股东,而且国资大股东居多。
这说明最终很多红利没有回归到市场。
IPO的抽血和市场的回馈压根不对等,正循环依旧是缺失的。
当市场的投资没有回报,那市场就开始进入负循环的抽血,问题就很严重了。
上市公司也意识到了自己给市场的回馈没有价值,大股东发现股价也不上涨,就会想着趁炒作赶紧套现离场。
不认真去打理公司,而是想办法蹭热点,提升自己的股价。
正循环的本质,是上市公司越做越好,给市场回馈越来越多,买股票的人多了,股价继续上涨才对。
解决信任问题的本质方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海外市场早就已经解决了。
就是一个字,罚。
处罚制度不到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犯错成本太低,利益诱惑太大了。
上市套现,最少都是十亿级别的,你说哪个办企业的老板不心动。
每年才一两千万利润,要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才能赚到这么多钱,而资本市场唾手可得。
抱着干三年上市,然后坐享其成心态的老板太多了,以致于很多人都铤而走险。
不仅是上市的态度,更多时候选择了不择手段,触犯底线。
如果能从罚上面解决问题,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就有可能从本质上解决信任问题。
市场只有恢复信任,那么大资金才敢加速入市的步伐,市场整体才会有变化。
一句话。信任,是投资的基础。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92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