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一定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

昨晚和几个伙伴在聊,关于市场底部的事情。

2023年的时候,我们在通过结构、浪形和估值,去判断2024年科创板的底部。

当时根据周期的推演,预测科创50的低点,会在720-750点区间,时间大概是在1月底。

应该是1月24号左右,也就是大盘2724出现的时候,科创50跌到了728点。

有伙伴在735点附近,直接一把梭哈了。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月初,市场才迎来了最后一跌。

科创50的最后一跌,从768跌到了635,就7个交易日的时间,跌了17%。

而728的所谓低点,和635的真正低点,差了13%。

指数差13%,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中间的利润差特别大。

当初有很多人说,科创50的底部在1000附近,我说可能在900以下,甚至800以下,没想到最终是700以下。

当时不是说的保守了,而是确实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认知误区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锚定的心理。

比如,100块钱的股票,跌到50块,甚至30块,我们一定会认为很便宜。

但最终可能低点在15-20块钱。

你再回过头去看,30块钱就去抄底的人,可能还要承担50%的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熊市不言底的原因。

大部分在抄底路上的人,都很容易陷进去,或者说输的很惨。

当然,如果有一定的周期预判能力和估值分析能力,大概率是不会亏钱的。

这里指的不会亏钱,是只输时间,不输钱。

就好像735买入的科创50,不会亏钱,有机会可以出来,甚至还赚一些。

但至少是会亏时间的,而且是有长有短。

所谓的根据估值来预测底部区间,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有两个要点。

第一,底部区间很宽泛。

就拿沪深300来说,历史底部区域的估值,最低是8倍左右,通常在10-12倍之间。

很多人就在10-12倍开始布局了。

但如果发生极端情况,跌到了8倍左右,那整个区间的跌幅依旧是非常严重,或者说伤亡惨重的。

但如果你不在10-12倍开始布局,一直要等跌到10倍,9倍,8倍,万一不跌了,岂不是筹码一点都没拿到。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但没有正确的解法。

常规的做法,是分批买入,不要指望买在最低。

利用空间和周期做预测,也只是帮助自己去完成布局的一个策略方式而已。

第二,估值是动态变化的。

估值这个东西,有点虚,是因为净利润是变化的。

指数的估值,相比个股的估值要靠谱一些,因为波动不会太大。

但如果整体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对于一些板块,尤其是中小市值居多的指数,影响也是不小的。

就好像,2024年的科创100,市盈率暴增,因为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降的非常厉害。

如果按照市现率来看,整体的估值就依旧还在相对低位。

所以,估值这个动态变化的体系,也要测算一定的预期进去。

单纯按估值,肯定容易估错。

所谓最坏的打算,就是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地下室还分好多层。

炒股一定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说指数还是客客气气的,个股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近国资委旗下的中泰化学,突然暴雷了,而且是几十亿的财务造假。

这意味着,没有绝对安全的上市公司,踩雷并不那么遥远,而是真实存在身边的事情。

虽说这家公司已经连续5个季度亏损,但很多散户认为,背靠国资不会有大问题,早晚会翻身。

但股票不能单纯用逻辑分析,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散户最终是猝不及防,只能剩下一片骂声。

等待他们的是不知道多少个跌停,损失惨重是注定的结局。

至少从心理上,很多人是无法在短期内接受这个结果的,这种局面太残酷了。

而且,2024年注定会有大批量的ST,以及大量的业绩暴雷情况出现。

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或者要尽量想办法规避这种情况。

几个出路吧。

第一,只买大蓝筹。

上证50,A50,沪深300里的股票,几乎没有暴雷的可能性。

业绩和现金流,大部分都是杠杠的。

买蓝筹股的好处,至少在业绩层面上,不会有大的风险。

而且最好买传统蓝筹,而不是新进的白马,因为事实已经验证了,很多白马是有猫腻的。

大蓝筹可能在涨的时候幅度并不大,但是贵在稳健,不至于有大的风险。

第二,只买指数ETF。

买ETF,可以避免暴雷风险。

ETF最坏的打算,就是一路下跌,最多能跌个70-80%。

但如果仓位分配合理,ETF还是有翻身的机会的。

目前还没看到哪个行业指数最终跌没了的情况。

只能说ETF是一个可以抢救的投资标的,前提是能够合理的分配仓位,有足够的耐心。

当然,对于估值有充分理解的人,做ETF投资,长期来看亏损的概率极低。

第三,只跟着社保买股票。

还有一种就是跟着社保买股票。

事实证明,社保踩雷的概率很低,买错股票出现亏损的概率也很低。

尤其是从长期和大数据来看,社保几乎是躺着赚钱的。

业绩暴雷什么的,从来都没有社保参与,包括这次ST风波,社保也是一家都没踩雷。

普通投资者不会选股,那就跟着聪明的资金去做选择。

他们对于上市公司的调研都特别的充分,从来不会让自己的钱出现大的损失。

少部分社保重仓股,确实有可能出现下跌,但那种下跌都是正常下跌,不存在亏损严重的情况。

比起部分散户巨亏,社保肯定是明显的投资王者。

投资股票,要懂得管理好预期,也就是要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且保证自己能接受。

如果接受不了,那这个投资不做也罢。

不要因为投资可能出现的亏钱,影响自己的心态,甚至影响自己的生活。

当你发现,预期管理好了,一切都有准备了,投资好像就不这么难了,心态也会好很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3679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7分钟前
下一篇 6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