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一旦决定拉升,向上运行的趋势便会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个股突破时的成交量一般都不会太大,会随着股价的逐步上升而日渐增加放大,日益呈现出一种活跃的状态。
这是因为拉升初期上方抛压较轻,主力机构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就可以推动股价上扬,而随着股价上升又会吸引场外资金的目光。
胆大者早追进,犹豫者观望,因此场外资金的进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的过程。当股价慢慢远离成本区域后,主力资金一般会加大力度促使股价急剧上扬,同时成交量迅速放大,这样更容易成为市场焦点,从而帮助自身实现阶段性套现。
随后,由于场外跟风资金逐渐减弱,场内筹码套现慢慢转强,主力资金又会重新运用洗盘、吸筹、试盘的方式继续下一轮的拉升。运作的原理如此,但是由于投资标的本身内在价值的不同、主力机构资金实力和目标价位的差异,甚至市场环境的人气有所区别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主力资金在运作不同个股时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拉升节奏。
从形态的角度看,主力资金在拉升时段的节奏差异会造成盘面上股价形态的不同,即上升途中持续形态的不同。同样地,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上的差异去感悟主力资金的操盘意图,从而为我们的应对策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因为这事关我们是采取继续持有还是大胆吃进的决策问题。
上涨中继形态有很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旗形形态。可以说,无论是三角形还是矩形,都可以归类到旗形中。道理很简单,当我们看待旗形的视野放宽之后,会发现其形态有两大特点:一是要有旗杆,二是要有旗面。
在上升途中,旗杆就是拉升的阶段,而旗面则是休整蓄势的过渡过程。换个角度讲,旗杆就是多方占优的向上明显波动,而旗面就是多空双方博弈激烈形成震荡的状态。
旗面的形态无非就两种:一是上升三角形,二是平行的矩形。上升三角形还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对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平行的矩形也有向下倾斜的和横盘震荡的。但是,我们要谨记一点,对形态的理解和运用千万不能教条化,学会细分形态并不是要我们按图索骥,而是要学会从中感受多空能量博弈的对比与其背后蕴藏的主力意图。
在三角形形成的过程中,这期间的波动必然会反复拉锯,至少两个回合才能形成四个点,从而构成三角形形态。
当我们确定主力资金已经选择开始脱离成本区的一波拉升,如果我们考虑介入,则必须耐心等待时机,否则被套的概率就会较大。如果仓位控制不慎,就会形成非常被动尴尬的局面。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三角形却有不同的形态特点,这和主力资金的操盘思维又有何关联呢?
只要我们懂得上升三角形的本质是多空双方博弈的能量体现,答案就不难得出了。中继形态就是行情运行到中间还要持续进行的形态。主力资金在一波拉升过后的必然动作就是阶段性的套现,然后进行洗盘、震荡和试盘,再酝酿下一波的拉升。这些动作的力度大小和时间长短都影响着上升三角形的形成。
上升直角三角形意味着上边线近似平行,下边线由逐级抬高的低点形成。从形态上来看,就是在冲高的过程中反复冲击同一阻力位,这说明多方的上攻姿态比较明显,能量比较充沛。一旦持续形态完成,向上波动的幅度就会比较大。这时采用的就是底边等长法,即下一波拉升的高度至少和逐级抬高低点所形成底边的长度一样。
从主力资金的角度来看,它之所以在上升途中采取构筑直角三角形的形态,是因为其前期建仓与洗盘的效果较佳,加上投资标的所吸引的人气高涨,跟风盘积极性高。因此,一旦选择再次拉升,主力资金的意图一般不会太过狭窄。面对这种上升直角三角形,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持有或者是勇敢地跟进。话说回来,采取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激进手法进行持续形态的构筑,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主力资金的拉升幅度虽然巨大,但可持续性不强。
而上升锐角三角形和对称三角形,在本质上与上升直角三角形相差无几。上升钝角三角形(楔形)意味着上边线与下边线都向下倾斜。从形态上来看,就是冲高的高点一个比一个低,而回落的低点也是一个比一个低。这说明多方的进攻力度稍弱,而空方的套现欲望较为强烈,盘面上形成的状态就是摇摇欲坠状。
一般来说,这意味着主力资金的实力不是很强大,需要在拉升期间套现较多,才有足够的增量资金进行下一波的运作。但是,这也有可能是主力资金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迷惑市场,阶段性地隐藏自身实力。
因此要判断这种情况下主力资金的真实意图,还需要结合中继形态出现前的拉升力度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拉升幅度十分大,说明主力资金的持续投入巨大,而且跟风盘的积极性也高,这时出现上升钝角三角形形态很可能只是稍做歇息而已,再次上攻的幅度就应该与前一波所形成的旗杆长度相差无几;如果拉升幅度不是太大,则说明主力资金的实力有限,或者是前期控盘程度不高,所以在上升休整震荡的途中就出现了钝角三角形的形态,这种情况下再次出现的上攻幅度恐怕就只能和三角形的底边长度做比较了。这种分析思路是在正常情况下才可行的,正所谓兵不厌诈、兵无常道,当所有人都按照同一个方向思考的时候,主力资金可能就会反其道而行。
上升矩形是高点和低点所形成的水平线平行的上升中继形态。只不过当高点和低点越来越低时,就会形成典型的上升旗形;当高点和低点几乎一致时,则会出现头肩底的变体。尽管头肩底形态的最小量度涨幅为底位与颈线位的垂直距离,但由于这里可以看作是上升途中的矩形,因此它和上升旗形都可以采用上升旗杆的高度进行最小量度涨幅的计算。
出现上升旗形的中继形态,说明主力资金在实现一波拉升之后的洗盘力度非常凶狠。一般来说,这很可能是由于前一波的拉升十分强劲,比如伴随着连续涨停的出现,那么获利盘套现的欲望也会较强,两股巨大的空方能量相加,就容易造成暴涨暴跌的巨大波动。无论如何,这都反映了主力资金的做多动能和未来目标价位是比较惊人的。
出现上升矩形的中继形态,说明主力资金在筹码控制上仍然需要进一步行动,因此在一波拉升后会选择横盘震荡式的洗盘吸筹动作。这种“空中加油”的行为意味着主力资金并不急于继续猛攻,而是乐意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为接下来的拉升做准备。面对这种中继形态,我们需要确认的是何时才会出现真正的突破信号。
与研判底部形态的头肩底有效突破标准不同,研判中继形态的上升矩形,只需要一个“3”便可,即突破颈线位3%就可视之为有效突破。若是研判趋势反转,才需要用到两个“3”,即突破底位3%且超过3个交易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20955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