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与转融通市场公平性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

在当今的国内金融市场中,高频量化与转融通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闭环。

其运行模式通常为:

第一步,通过转融通借股;

第二步,借助量化手段做空个股;

第三步,待股价砸到底部时买股还券以获利。

倘若在买股还券时,股票价格飞涨,也无需担忧,因为还可以选择现金还券。

如此这般的操作,让部分人感觉韭菜被割得轻而易举,甚至比吸毒还令人上瘾,且难以禁止。

毕竟,国外许多股市都因量化交易可能带来的降维打击、不公平交易以及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损害等问题,而选择禁止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与转融通市场公平性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

然而,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稳定,我国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2023 年 8 月以来,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关切,采取了多项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的举措,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

同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

截至 2024 年 6 月底,融券、转融通规模累计下降 64%、75%,融券规模占 A 股流通市值约 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 A 股成交额的比例由 0.7%下降至 0.2%,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

在此基础上,2024 年 7 月 10 日,证监会又发布重要消息,进一步加强了相关监管:

一是自 2024 年 7 月 11 日起暂停转融券业务,存量依法展期并不晚于 9 月 30 日了结;

二是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 80%上调至 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 100%上调至 120%,自 2024 年 7 月 22 日起实施;

三是进一步推动程序化高频交易降频降速,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

这些政策的出台,显示了监管部门对市场公平性的高度重视以及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融资融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本应对平抑非理性波动,促进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量化交易和转融通业务的不当利用,可能导致市场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量化交易与转融通市场公平性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

量化交易凭借其高速度、高频率和高自动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也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而转融通业务中的漏洞,可能使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券源获取和信息掌握方面处于劣势。

通过暂停转融券业务、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以及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的监管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市场回归理性投资。

这也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即监管部门将始终把维护制度公平性和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情况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对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打击,以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当然,政策的实施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市场各方也需要密切关注政策的后续执行情况以及市场的反应。

投资者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

只有在监管部门、市场参与者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721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