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哲学是一面镜子,在镜中看到什么样的交易世界,就会投射到现实交易中。“我想,所以我是”。
交易中你的交易哲学是暴利,翻倍,成功,羡慕财富自由,追求财务自由,这就决定了你会做激进,高风险,追求暴利的交易方式。
交易中你的交易哲学是平稳,低风险,低收益。这就决定了你的操作更有耐心,更愿意接受资金曲线缓慢地上涨,内心接受低仓位低风险运行,正确的交易哲学让交易行为更加理性。
交易哲学是你交易的视角,也是你交易的出发点,决定了你之后要走的交易道路。
交易不必争论
世界是多元化的,交易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很多人在群里争论趋势与方法的高低对错,其实无意义。短线,长线,左侧,右侧,基本面,技术面都会对市场有不同的解读,也会产生不同观点,争论起来毫无意义。
交易之道中,包容与尊重很重要,这也是成功交易者应该有的格局。如果你瞧不起某一种技术指标,或者某一个简单的技术策略,你就有可能错过盈利的可能性,这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当你姿态够低,海纳百川,则有可能越接近交易的本质和真相。

为什么交易难?
因为市场总是存在不确定性,而我们又太贪心。
把行情无限期拉长,我们用俯视的角度去看待整个历史行情,你会发现,同样的事情在无限地重复。但由于时间线太长了,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经历到,我们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只蝼蚁。
而在当下短期的行情中,我们就像开了一艘小船去钓鱼,哪天风平浪静我们钓到了很多鱼,就觉得是自己的技术好;而哪天有了风浪没有钓到鱼,我们就说是老天爷不给饭吃。
而我们其实只需要看好天气,拿好钓竿,在熟悉的海域钓钓鱼,虽然也偶遇风浪,但总是有收获的。
但总有人受不了钓大鱼的诱惑,开着小船去到深海中,一个大浪就被打翻,别说鱼了,人都没了。
你永远不知道市场会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风浪什么时候会来,市场是不可控的,可控的只有我们自己的交易标准与策略。
交易又是极度反人性的
在交易中,让人感到难受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止损,虽然止损很痛苦,但我们却必须要执行。
持仓盈利的时候,利润回吐了一些,我们很焦虑,但还是得坚持。
当产生连续止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非常恐惧,害怕再度亏损,但交易信号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是得咬牙开仓。
交易中太多太多这样的心理,这个市场就是如此物质与虚浮,所有人的贪婪与恐惧都在天上飘,就看谁能稳得住。

形成交易系统很难
走势变化无常+人性变化无常,两者碰撞就产生交易中无数的不确定性。
有时刚确定交易标准,走势就变化了,失败。
有时行情好,但是心态差,失败。
而一个小的失败,可能就是一个大的交易溃败的开始,将我们打回原点,对原来的交易系统失去信心,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开始重新建立自己的交易策略,周而复始。
有很多交易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原地踏步好多年,都走不出来。
到底要不要做交易呢?
交易并没有什么捷径和秘诀,而且盈利的概率很低。虽然有人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但操作不当,也会面对巨大的风险。必须要如履薄冰,因为一次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所以我总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强调,交易的风险,劝大家谨慎参与。就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深知其中的难,苦,险,才劝大家慎重。
如果你决定了要做这件事,不仅要对自己投入的资金量力而行,在交易之前还需要充分学习和练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再轻仓开始交易。
几乎所有失败的交易者都会因为交易理念的混乱,不懂得交易盈利的哲学原理,致使他们不能接受系统中出现的亏损,从而也就享受不到大幅盈利所带来的震撼。在交易中,亏损只是我们为了获得最终胜利所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它就像人类的呼吸一样自然。然而很多投资者在经历了几次连续的亏损后,往往会因为对未来不可预见的恐惧感,从而放弃了一套优秀的交易系统。一个成功的期货交易者必须要培养起正确对待亏损的认识和心态。只有你恰如其分地认识到了亏损在整个交易系统中的意义,才能在一种无压力的心态中进行当下的操作。除非你能够从交易理念上坦然接受亏损,否则你永远不会成为一名盈利的交易者。为了追求全局的盈利,就必须接受暂时的亏损。
在交易中我们如何对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坚定的信念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熟悉系统、理解系统、融合系统。交易技术和交易哲学是相为一体的,是交易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的技术才能根深蒂固,应用起来才能行云流水,而不会障碍重重。
投资者只有将操盘技能训练成一种交易习惯,训练到极其熟练以至于不经过思考的境界,才能真正抵制住盘面这种迷人的诱惑,才能完全达到按系统信号操作而不变形的能力。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百米赛。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比赛中,看的不是谁跑的最快,而是看到底谁跑的最稳。
我们通常只是长期的专注于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品种,这样我们就能很快的熟悉这个品种并和这个品种形成某种程度的默契。使自己的心率能够和市场的波动相匹配,才能在交易中达到一种舒适、自然的境界。
投资是一种游戏,轻松、简单和按部就班才能在竞争中达到盈利。如果你在每天的交易中都感到焦虑和恐慌,心神不定,那么肯定是你的交易方法和你的心率没有和这个品种形成共振,达到一种默契的境界,这样你就很难达到投资获利的目的。
坚决按照系统操作,看着可以轻而易举能够赚到的钱却不去操作,这有悖于人性的贪婪。交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和自己的人性作斗争中逐渐成长。只有你将原本不舒服的交易变得逐渐的自然流畅,你才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操盘手。

所以,我对于朋友们的忠告是,一定要建立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统,无论你被市场掴的鼻青脸肿,你必须重新站起来,再改善你的系统。
不要惧怕复杂和繁琐,因为,这是你迈向成功、脱离亏损的唯一之途,别无他法。
纪律和心态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系统之上,当然,这种系统,他可以是基于技术分析的,也可以是基于基本分析的,或是其他如周易预测技术的。
我始终认为,感觉是无法长期可靠的,只有客观的系统,才能保证你有客观的心态。
建立一个真正经历市场考验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统,我认为,必定会历经两个阶段。
1、堆积
我说的所谓的堆积,大概等同于“厚积薄发”的“厚积”的过程吧。
在这个积累阶段,是大量储备各种知识、技巧、方法的阶段,强调的是尽最大可能,广泛占有,兼收并蓄,甚至要发扬“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神农氏遍尝百草”的杂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积淀到你的大脑,以备后用。
积累从何而来?当然首先是书籍。你必须要有横扫一切大小金融书店的气概,不需要有太强的针对性,但必须有广泛性。
中西并举,阅读各类金融、经济类书籍。有条件的最好请老手开一个书单,这样阅读起来更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这大概就类似于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吧。
我的经验是,以西方经典的技术分析文丛开始下手,先开立一个20本左右的书单,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阅读原版,用最简单的串行方式,将其一本本消灭。
这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任何投机取巧,过程虽然枯燥冗长,却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对于好书,要一遍又一遍的读,直到烂熟于胸为止。
堆积的过程更多使用的智能,是记忆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记书里的方法和教条,并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怀疑主义和主观能动。因为这两者是必须在你有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才会涉及。
你如果可以在国外任何一项标准智商测试中,轻松取得最前面两个级别的评分的话,我想,这个阶段对于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时间,间中你还有余暇阅读些哲学、方法论类似的书籍,起到旁征博引、互相贯通的意义。
在阅读阶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认为应尽量少读国内的读物,而尽一切可能(如去国外网站订购等)去不知疲倦的阅读西方的经典文丛,尤其是技术分析方面的。
其实,老手的书房中的书单,对于新手来说,就是最大的财富了,可以少让你走许多的弯路。我本人就是在几乎扫遍了国内几乎所有的跟庄、投机书籍之后,才绕了个大弯,在朋友的指点下,开始阅读西方的技术分析经典,也读过少量几本原版的“圣经”类书籍。
积累的素材除了来自于书籍之外,当然还有网络。你应该有横扫国内外大多数最著名的论坛的决心,以谦虚、容纳的胸怀去阅读一切坛子里老手的文章和体会。
个人的体会有时候比书籍来的更为直接、更为深刻。我个人来讲,在其他论坛结识的一些好手,对我的帮助作用,可以说是极其深远的。
除了这两者之外,我认为,你应该把所有(记住,是所有)的时间用于看盘,读盘,复盘!!!

2、嬗变
如果说前面的堆积阶段只是个简单、线性的累积知识的话,那么这个阶段,你就必须利用你智能中的诸如推理、综合、归纳、联想、顿悟等对第一阶段所积累的素材,做集中的消化和吸收了,直至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被你咀嚼为一种灵性的东西,并浸润你思维的血液。
你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怀疑主义,怀疑一切你所读、所看的东西,用你的思维去重新诠释,而不论这种诠释在别人看来,是极其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谬的。
我认为这是学习的关键,总之你必须迈出你思维独立的脚步,彻底摆脱“人云亦云”的境地。别人的高明终归是别人的,你必须经过思考,获得属于你自己的高明。
创造和学习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基础。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知识只是手段,如果学习反而让你丧失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的话,那就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学习,只不过是为你后续的创造提供素材和养料而已,而变成你自己的血液这个过程,则需要创造来提升。
学习是线性的,而创造则属于非线性。正是后者,给世界带来了多姿多彩。

简而言之,就是融会贯通,提炼、萃取出自己的系统交易方法。
我有一个体会,语言是帮助你整理头绪、理清思路的很好借助。升华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在这期间依然要籍借一些琐碎的方法,比如,坚持写交易日记,做详尽的案例分析等。
我想,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去描述“嬗变”这个阶段,我只能大致的说,你必须活动开你思维的肌肉,不拘一格,运用你灵活有力、充满灵性的神经系统,去不断的接近你所探求的东西———市场的本质。
判断市场的趋势,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你读一下波涛的三步曲,重点读一下《系统交易方法》。不过,我本人对这套书的看法,并非向业内其他人一样,给予那么高的评价。
其实,他确实没有提供一点具体的系统规则或设计思路上的东西,他更多的给出的是一种哲学上的思考,以及如何测试及维护一套交易系统。书中虽然给出了建立交易系统的大致框架性的步骤,但你要试图找出一些具体的线索,那绝对是徒劳,因为,毕竟那是真正的商业秘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呐。
不过,我觉得,这套书,在你构件自己的交易系统时,确实可以提供宏观思路方面上的指导。

其实,史蒂夫尼森的《日本蜡烛图技术》是我的案头必备,也是我最爱读的书籍之一。而且,在我的交易系统中,蜡烛图技术是占有相当权重的,我把他当做重要的验证信号之一。
我认为,这门古老的东方投资艺术,如果可以和西方的技术分析手段互为验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本人也非常强调融会贯通。毕竟,各类技术都有他相应最擅长的场合和成功率,互为验证,取长补短,是适当使用技术分析的关键。
我的承受大风险杠杆的资金头寸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10 %的。而且,在这10%的风险头寸中,我会将其细化为三级,即在高风险档中,再细分为低中高三档,以期更合理化的规划、分布和控制整个风险头寸中的风险度。
不过,和大多数国外对冲基金经理的做法不一样的是,我从不对冲风险,也不做套利。在真正的市场机会下,我在设计好退出计划的基础上,我操作的多类衍生产品,全部是同方向的!
比如,我甚至会设计成用期指来保障我的CALL OPTION的PREMIUM。呵呵,我想,国外同行恐怕很难理解并赞同我这种怪异的做法。
其实,说穿了,真正核心的,就是你有没有NB的交易系统,可以分解并理解目前的市场趋势,这才是核心所在。至于那些用期权、期指来设计的各种套利策略组合,在我看来,如果你拥有了有效的交易系统,这些手段全部不值得一提。我所要做的,不是去锁定风险,而是在同一个方向,放大放大再放大!
我在前几页文章中,文字总结了自己在建立交易系统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经验以及心路历程和几个必经阶段,祁望能对志同道合者有些许启发和共鸣。

至于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实现过程,我想这是每一个职业投机者所必须经历的,最终只能由你自己长时间的坚持、积累、总结、归纳再加上一点点的机缘,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你如果选择投机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就不要幻想可以获得不须努力的现成结果。换句话说,没有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就算得到了优秀的系统,也不可能发挥他的真正功力,因为系统正确使用的前提,是需要使用者各方面的深厚积淀和素养的堆积的。所以,我只能对您的要求说抱歉了。
其实预测系统只是交易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盈利的大小和预测对错也并非总是成正比。我有时也犯看对了没赚够的错误,顺势才是关键。
我有个朋友,他几乎从来就不预测,只跟随趋势,永远在右侧交易,而我几年的平均赢利率目前还不如他,这就证明了,没有神奇的预测,一样可以成为大赢家。
说实话,为了成为真正职业的交易者,我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兴趣爱好,过着孤独、清淡甚至有些枯燥生活。
不过,时间让我逐渐乐在其中,而无须去忍受。有时候,我也怀疑过,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又是否必要。但是,所谓的得失其实全是相对的,况且,在交易中,我确实获得了除了盈利之外的乐趣,难以言表的乐趣。
交易实践让我丧失了太多的冲动和激情,原来需要忍受的东西,渐渐的变得享受并沉醉其中,甚至会让人滋生出些须自恋的倾向。
周末时刻,便是将监禁并遭受各种控制的心情,放出来放风的时候。我逐渐适应了容忍自己甚至两天不看专业书籍或图表,而听任自己找个地方,去爬爬山,或听听音乐,即使思考,也让他远离交易和市场。
我知道,我如果要将交易作为我终生的乐趣和事业,我必须训练自己的心情,可以随时在市场和生活中快速的切换角色。毕竟,专业的交易者,他首先是个具备丰富内心世界和涵养的人。
我周围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说我的生活,极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么多的人生乐趣。当然,也有极少数朋友,过着比我更深居简出的生活。电脑行情中的曲线,几乎成为了他们人生的轨迹。我总想折中,可我深知这种折中,以我目前的阅历和智慧,还远远不够。

市场的本质是交换,其实,生命中,何尝又不是充满了得与失的交易?
我选择了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枯燥”的生活,可我交换得来了更强大的自信心和比别人更能有力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而且,交易的成功直接换来的是获得了“享有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权”!
最后说说,交易最好的状态:
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本身的意思是,顺应自己内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的规矩,做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在《论语》中,这是一个70岁的优雅老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在交易中,如果想做到遵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同时又不破坏自己制定的交易规矩,那么这时候对自己的心性就需要有一定的修炼。
交易策略可以稍作修改,向自己的性格靠近,但即便是再靠近,也总有违反人性的时候。
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坦然面对自己人性中的恶,比如对想赚更多的贪婪,对未知的恐惧,对可能失去的恐惧,与这些本性和平共处。
你的内心了解它们的存在,也理解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你就会慢慢释然,不再觉得与它们对抗是一件无法承受的事情。
这个时候你的焦点也会慢慢从“对抗人性很难受”,转而向“我不看重一次两次的输赢,而看重最终交易的结果”。
那么你就会慢慢从一颗棋子,变成了下棋之人。你也能做到既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又能不破坏交易的规矩。
而交易这盘棋,你也一定能下好。

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
这句话来自于《棋经十三篇》,讲的是随手投子的人,一定是没有谋略的棋手,不假思索地仓促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定是走向失败的路。
下棋讲究谋略,走一步看百步,而交易更是。
金融市场中,多的是无谋无略,靠荷尔蒙做决定的交易者,认真学习,认真做计划的在少数。
如果当你把交易中的每一步都做了充分的计划,行情中的每一种变化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在面对无常的行情中,才能从容有信心,才能打胜仗。
可以思考一下,你即将参加一场考试,如果你已经刷了无数的题海,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即使在考试中遇到了出其不意的题目,你也可以从容应对,因为90%以上的题目你都做对了,剩下的10%即使全错了,你的成绩也会不错。
所以不要害怕押到不会的题,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是最重要的。再差的交易计划也好过没有交易计划。
以上就是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些交易观的摘录整理,也包含了我自己对交易的理解。
最后用《澄明之境》书中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内容:
“投资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认可体系的缺陷、认可结果的不完美、认可投资命运的不可捉摸和偶然性,也许是一种更深刻的智慧和人生态度。”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159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