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5岁的资深交易专家罗尔夫(Rolf Schlotmann)是一名全职交易员,也是一位纯粹的价格行为交易者,与其他交易员不同的是,罗尔夫选择了在全球各地旅居的生活,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从交易和生活中找到平衡。他说,在交易中倾向使用趋势分析,喜欢保持简单,以及保持图表的洁净。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篇罗尔夫有关“6个供需交易小诀窍”的文章,希望本文对初中级交易者在交易实战技术分析中有所帮助。
每个交易员都有一个自己喜欢使用的策略。其中最流行的策略之一就是供需交易,但许多交易员混淆了供需和支持/阻力两者的概念。
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支撑位和阻力位是价格已经确定的水平或线,而供给和需求是价格尚未确定的新水平或区域。
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是什么?
供给和需求是决定外汇或其他市场价格的两个因素。当一个货币对达到一个被称为卖出区域的“摩擦”水平时,供需交易就发生了。当卖方认为在虚高的价格下有更大的做空机会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当货币对跌至较低水平,进入需求区域时,也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买家认为做多货币对有更高的价值。
这些区域是在图表上可以观察到的地方,价格已经多次接近。供应和需求是图表中更具体和准确的区域。支撑位和阻力位是关于价格水平的更广泛的区域。
这两个区域通常是图表上最关键的水平,也可能是它们创建后交易的最佳水平。这些级别持有大量未完成的订单。
供给和需求区域代表了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卖出订单和买入订单之间的巨大不平衡。这些区域代表着精明资金的流动。
那么,这些关键水平是如何出现的,谁创建了它们?
这些水平是在大量订单进入银行系统后产生的,因此造成了买卖订单之间的严重失衡。大型对冲基金公司、中央银行、投资银行等大型机构都可以发出这一波庞大的指令。
散户交易者通常没有购买力来进行这样的购买并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影响市场。
银行系统的幕后发生了什么?
在买卖之间出现巨大的不平衡之后,随着大量订单的产生,价格很快就从原来的水平上移动,最终导致许多未完成的订单落在了供需水平上。然后,大型机构期待着一旦价格回到区域,他们的订单就会被填满。
在图表上标出供需区域可能是一种有用的交易方法。与支撑位和阻力位类似,这些区域突出显示了图表上价格可能反弹或反转的区域。
交易者利用这些区域来精确定位他们可能买入或卖出的区域。换句话说,供需区域充当第一道过滤器,以帮助你确定潜在盈利的价格水平。
尽管供需概念与支撑位和阻力位有些相似,但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些重要差异。支撑位和阻力位仅存在于价格转折点,而供需区则位于强劲势头和趋势运动的起源处。
下图显示了传统的支撑和阻力区域,标志着价格的转折点。许多交易者很难利用支撑和阻力,因为价格通常会在这些水平上快速反应,并且没有提供简单的入场点。
另一方面,供应和需求区域是在价格出现强劲和爆发性波动之前的盘整期间绘制的。之后,当价格回到这些区域时,通常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我们可以在下面的图表中看到,当价格在下行趋势中创建两个供应区域时,价格随后触及这些区域,再次下跌。
供需交易的6个技巧
虽然绘制支撑位和阻力位很简单,但找到好的供需区往往并不那么容易。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介绍6种提高胜算的因素,让交易者能够在交易中区分好供需区与不佳的供需区。
1)适度的波动(Moderate Volatility)
良好的需求区域通常在爆发性突破之前显示窄幅的价格行为。如果该区域内显示大量烛台影线和强烈的来回波动,则不符合高概率区域的条件。
强势突破之前的供需区域越窄,下次出现良好反应的机会通常就越大。
小贴士:在需求区形成之前,价格通常会在横盘积累区(Accumulation Range,威科夫理论)中交易。积累区是“大玩家”(聪明钱)缓慢积累大量订单的时期。如果你随后看到需求区从积累区中强劲突破,这显示了一个高质量的需求区,因为它可能指向机构交易。
2)及时退出(Timely Exit)
一个良好的供给区以短暂的盘整为特征。良好的供给区略显狭窄,并且不会持续太久。较短的整固区更适合在回调期间寻找重新入场的机会,以吸引未平仓头寸。
下图显示了一个供给区,在此期间的价格仅用了几根烛台横盘整理。这种行为表明买卖双方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因为价格立即恢复了趋势。
当价格下一次回到供给区时,市场再次吸引了更多卖盘的兴趣,并开始下跌,远离供给区。
小贴士:在交易中,上述情景被称为“跌平跌形态”(Drop-Base-Drop,这是一个机构订单区域的形态)。供给区出现在强劲的趋势市场阶段。基础阶段越短,整体下跌趋势越强。
3)“弹簧”(The Spring)
“弹簧”模式是威科夫提出的术语,它描述了与后续突破方向相反的价格运动。事后来看,弹簧看起来像是虚假突破,但当它发生时会诱导交易者在错误的方向进行交易。机构交易者利用弹簧来积累买入订单,然后推动价格上涨。
华尔街金融大鳄David H.Weis(戴维·H·魏斯)认为一个交易员只要能够熟练使用“弹簧”交易法就能够在5分钟的蜡烛图上赚“午餐钱”,能够熟练使用弹簧交易法就能够以交易为生,“弹簧”交易法既适合短线交易,也适用于中长线交易。
所谓“弹簧”交易法,即大资金在拉升价格前要试探一下目前市场上散户手中获利筹码有多少?对后期拉升的抛压有多大?就会在大众眼前看得到的屏幕支撑位做个试探动作,让价格迅速刺穿支撑位来引起散户的恐慌,之后观察散户的抛盘力度,如果散户的抛盘力度小,也就是成交量小,大资金就可以大胆地拉升价格,如果抛盘力度大则继续进行洗盘,直到散户的抛盘筹码耗尽再继续价格的拉升。我们把价格迅速击穿支撑区然后引起的上涨行为称为“弹簧效应”,而在这个位置入场的交易行为称为“弹簧交易法”,英文称为“Spring”。
下图显示了一个需求区,价格在此之前形成了看跌的弹簧模式。弹簧诱使普通散户交易者做空,将他们的卖单卖给聪明钱(机构大资金)。随后爆发性的看涨走势让散户交易者亏损,形成需求区。
4)离开区域的强劲力量(Strong Force Leaving The Zone)
在某一时刻,价格离开供给区并开始呈现趋势。买卖双方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价格距离波动。根据经验法则,请记住,突破越强劲,需求区越好,并且通常仍会存在更多的未平仓头寸——特别是在积累期间相对较短的情况下。
上例中需求区是在一个极其强劲的看涨突破之前创建的。因此,当你开始在图表上寻找最强劲的价格行为时,找到良好的供需区并不困难。
5)新鲜度(Freshness)
如果你交易供给区域,请始终确保该区域仍然“新鲜”,这意味着在区域创建之后,价格尚未回到该区域。每次价格重新回到供给区,更多此前未完成的订单被填补,并且水平会持续减弱。这对于支撑和阻力交易也是如此,每次反弹后水平会变得更弱。
价格在左侧创建了一个新的需求区,形成了“涨平涨”(Rally Base Rally)的结构形态。当价格首次回到该区域时,强劲的下跌趋势放缓并完全逆转,显示出供需交易的力量。
6)业余挤压(Amateur Squeeze)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支撑和阻力交易,它能够帮助交易者理解为什么他们经常难以找到好的交易机会。业余挤压让优秀且耐心的交易者能够利用持续亏损交易者对市场行为的失误。
大多数业余交易者会尝试直接从支撑买入并在阻力水平卖出。然而,问题在于价格行为是混乱且不完美的。价格通常会超过你的支撑和阻力水平,然后才会转向预期的方向。因此,最好的做法是等待明确价格模式和转向信号,然后再入场交易。
下图情景中,价格回到了一个新鲜的需求区。价格最初超过了需求区,几根大烛台穿过了该区域。业余交易者可能会遇到止损,尽管价格最终会转向预期的趋势方向,远离需求区域,但许多业余交易者在这个示例中仍会亏损。
因此,我们建议,在参与之前等待明确的价格模式和从需求区的突破。
供需区交易策略
供需区可以用于各种交易策略。以下是一些交易者在供需区使用的常见交易策略:
1. 交易反转: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寻找过去价格曾经反转的供需区,并利用这些区域来识别未来的潜在反转点。例如,假设价格达到之前的需求区,那么交易者可能会寻找反转的迹象,比如看涨烛台形态或技术指标上的超卖状态。
2. 交易突破:另一种策略是寻找价格曾经停滞的供需区,并利用这些区域来识别未来的潜在突破点。例如,如果价格达到之前的供应区,交易者可能会寻找突破的迹象,比如看涨烛台形态或高交易量峰值。
3. 顺势交易:一些交易者使用供需区来识别更大趋势中的支撑或阻力区域。例如,如果价格处于上升趋势中,交易者可能会寻找过去价格曾经反转的需求区,并将这些区域作为潜在的买入机会。
4. 设置止损和止盈水平:供需区也可以用于设置止损和止盈水平。例如,交易者可能会将止损设置在需求区下方,以在价格跌破该水平时限制亏损。他们也可能会将止盈水平设置在供应区下方,以在价格达到该水平时捕获利润。
通过实践和经验,交易者可以更熟练地使用供需区来指导他们的交易决策。
供需区的优缺点
与任何交易策略一样,使用供需区也有优点和缺点。以下是使用供需区交易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
1. 易于识别:供需区在交易图表上易于识别,因为它们代表了存在显著买卖压力的区域。
2. 能提供明确的进出场点:供需区能提供明确的交易进出场点,因为它们代表了关键的支撑和阻力区域。
3. 适用于各种交易策略:供需区可以用于各种交易策略,从交易反转到交易突破。
4. 可与其他技术指标结合使用:供需区可以与其他技术指标结合使用,如移动平均线或震荡指标,以提供高胜算交易信号的额外确认。
缺点:
1. 主观性强:识别供需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交易者可能在对关键支撑或阻力水平的解释上有所不同。
2. 可能不总是有效:虽然供需区在识别潜在支撑和阻力水平方面有用,但它们在实践中可能并不总是有效。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交易者应始终准备好应对区域被突破的可能性。
3. 可能过于简化:供需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交易策略,可能并未考虑到影响市场的复杂因素。
4. 耗时:在交易图表上识别和标记供需区可能耗时,并且可能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
在你的交易策略中使用供需区可以是识别潜在交易设置和关键支撑阻力区域的有用方法。然而,交易者应意识到这种策略的局限性,并准备好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
总结
大多数交易概念在理论上听起来很棒,但只有你能在实际交易中应用它们时,才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掌握。总之,供需区域是交易者“武器库”中的强大工具,它们能够识别交易图表上的关键支撑和阻力区域。通过了解供需背后的原理,交易者可以利用这些区域来指导他们的交易决策并确定潜在的交易设置。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621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