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是生命线

之前做过一个设想:如果自己带着现在的经验和认知,回到二十年前,如怎么样呢?

乍一想,可厉害了,也觉得这些年还是有不少进步与提升的。

可仔细想来。

认知结构上真有本质的变化么?

大学年,生牛犊不怕虎,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一切皆有可能”。

什么福布斯,什么财富榜好像也没有那么远,读几篇商业传奇,看几个创富故事,似乎财富那么近。

年轻时,觉得一切都会很好,但如何获得这些,不知道,觉得就是一个机会罢了。

职场啊人脉啊,少年也没有特别“上心”,眼高于顶,实力还没能跟上来。

原本带来着的“隐性”红利,北京户口、房子、大公司期权这些事后看决定未来二十年大部分财富分配的东西,也没有在意。

少年觉得努力就好,也算聪明。

其实决定财富分配的是选择,不是努力。努力是必须的,但方向对了,事半而功倍。

而立之年开始“务实”。

关注当下,一些切实可以把握的机会。关注“第一桶金”,意识到职场的升职与薪水在当下还是很重要的,当然要结合个人能力的成长。

但普通的职场解决不了自由的问题。

多数都不能。

逆袭的故事都是少数,多数人沦为勤快的螺丝钉罢了。

一直在更新技术,出于兴趣爱好,并不需要所谓坚持。从爬虫、舆情、自动发布器到AI、量化投资。语言从C++,C#到java再到python等等。

企业级企业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推荐系统,chatGPT,都会一些。

要坚持的事情,可能初心不对,或者逻辑不对。

要坚持减肥的人,往往减不下来,因为需要持续与欲望抗争。

有几人能对抗得了内心的欲望?

试问,带着当前的认知,回到二十年前,你会有什么“优势”?

买房子、买好公司股票、进入头部公司拿期权、移动互联网创业…

但这些叫信息差,而不是认知差。

认知的升级是 理财投资、阅读、写作很重要。

而这些事现在开始做,依然也不晚。

其他的,还有没有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尽管不需要功利性,但还是需要一个目的。

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

有人好历史,有人好天文,还有人喜欢科幻都行。

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有用。

通过读书,了解这个世界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知道了逻辑,如何指导一部分人的行动?那就特别有价值。

比如金融的大逻辑,金融史,科普,历史,人工智能前沿。

找书,拆书,主题阅读。

关于读书,我当前的认知就是”寻找答案“。

所以,在”知识星球”里,我新增了一个专栏——“认知提升与财富自由”。一本书只能提供一个角度或者维度的思考,要主题式的阅读能够立体的解决我们的问题、困惑,提升我们的认知。

图片

今天首发的一篇文章,读了一本书——管道的故事。

图片

我们要寻找带杠杆的资源来构建管道。书中讲了两种杠杆:一个是金钱杠杆,一个是时间杠杆

金钱杠杆好理解,以巴菲特的公司为例,如果你在1965年持有巴菲特公司股票300$,那么到1998年,这个投资会变成100万美元。金钱为何为杠杆?因为复利,再往深讲一步——货币的时间价值,大家可以记住一个”72法则“——就是用72除以年化收益率可以算出本金翻倍需要的时间。比如你的投资年化收益率是10%,那么需要7.2年你的本金会翻一番。收益率越高,翻倍需要的年限越短。

由于金钱具备复利杠杆,是构建管理是最优选择,它的缺点就是本金体量要够大。

仔细想一个小例子,如果你有一个小目标,年化按4%计算,一年利息收入400万,每天1万多净收入,你若是不作,如何花得了这么多钱?要知道,这些没花掉的钱,还要继续参与到利息创造中!

富人越富背后就是这个逻辑,但之于普通人,没有巨额的财富可以继承,大多靠自己白手起家怎么办?时间。

书入给普通人提出的第一个管道——50年计划

1万美元要翻七次变成100万美元(1,2,4,8,16,32,64,128),假设长期年化收益是10%,那么,需要7年翻一翻,翻七次一共需要7*7等于49年。如果年化能力是12%,就是42年,依此类推。

1万美元对于大多数人都不是问题,长期来看,二级市场10%也不是问题——我们会用一个专门的专栏来解决之个10%的问题——问题是50年太久。

星球里内容可以修改,可以集结成册,可以构建知识体系,后面的专栏写作就移到星球当中去了,公众号主要分析一些结果,心路历程。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0414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下一篇 2024 年 7 月 29 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