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就做强势股,创新高的股票要远远好于创新低的股票。

原因有三:
1、强一定有强的理由。
古人说: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管清书吏瘦,神灵庙祝肥。
意思是,进别人家门,无须过问日子过的怎么样,只要观察他们的容颜气色就知道了。为官的如果清廉,他的下级吏员就很清瘦;供奉的神仙如果灵验,看管香火的人一定肥胖。
金融市场也一样,哪些行业是被资金看好的,哪些行业是被资金抛弃的,价格上就反应出来了。
股价弱,往往都有不被看好的理由,这个理由短期不会改变;而股价强,往往也有被看好的理由,否则资金不会追捧。这个被看好的理由,短期也不会改变。
2、创新高是好股票的必经之路,只有垃圾股才不断创新低。
就像一个人,一直在往南走,只有当他往北走100米,我才判断他可能要掉头往北走了。如果这个人往北走的距离都不到100米,我就不去猜他是否掉头。股价也一样,创新高不代表未来一定会上涨,但如果连新高都没到,那一定是还没涨。
有个词叫先发优势,但先驱变先烈的例子似乎更多。
历史上,秦有陈胜吴光,西汉有赤眉军,东汉有黄巾军,隋有瓦岗军,唐有黄巢,宋有方腊,元有红巾军,明有李自成张献忠,清有太平天国,他们都有先发优势,但都没笑到最后。现代商业中,雷军率先推出米聊,但被微信超越,因为腾讯在社交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多;当当率先模仿亚马逊进军电子商务,但被后来者京东超越。
实际上,最常见的现象是,慢半步者得天下。比如刘邦和朱元璋,都不是率先起兵的。很多事业都像马拉松,先人一步没什么,跑到终点才算赢。你缺的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专注、坚持和纪律。
竞争的法则,不是大吃小,也不是快吃慢,而是明白吃糊涂。
慢半步者才是明白人,其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专注积累实力,等别人先去探路,看出有可行性后,再集中资源,奋力一击。哪里有机会,是容易看出来的,越是大的机会,越是不会稍纵即逝。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抓住。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股票跌得越多就越安全,就越容易上涨。假设有个富二代,不学无术,几年间把百亿家产亏成10亿,跌得够多吧,是不是就意味着便宜,要上涨呢?本性难移,烂泥扶不上墙,未来他大概率还会继续败家,浪子回头、困境反转都是罕见的小概率事件。相反,有个人很努力,白手起家,五年间做到身家千万,涨够多吧,是不是意味着昂贵,要下跌呢?不,未来他只要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就大概率还会赚钱,事业越来越顺。
正因如此,相对于股价处于历史新低的股票,我更喜欢股价创历史新高的。
3、大多数人受锚定效应的影响,不敢买创新高的股票。而大多数人具有亏钱的本能,他们不敢做的事,反而是应该做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越是涨的股票,越是不敢买;越是不敢买,越是上涨。最后,眼睁睁看着股价一飞冲天。而留在手里的股票,往往半死不活,涨不动,跌起来比谁都多。
强势股是什么样的?
弱势股大跌时,它不跌或小跌;弱势股小涨时,它大涨。强势股,有点像水里面得葫芦瓢,怎么也按不下去。而持有弱势股的人,经常会感慨:肉没吃到,打全挨了。
当然,大多数人只是刚开始不敢买强势股,当行情到顶部区域时,他们可能会抢着买高位的股票。因为一轮大行情,会先涨到让大多数人觉得非常便宜。这是市场对交易者洗脑的过程。如果涨了很多后,反而觉得便宜,也许你已经被洗脑了。
洗脑和教育是两回事。教育,是告诉我们人生和世界有无数可能性,给我们选择的空间,教我们衡权利弊的方法。而洗脑,是把一个个可能性从我们脑子中删除,让我们认为未来只有一种可能,而且就是他想告诉我们的那种。
让人亏损最惨中国的交易,一定是他最有信心的,因为此时他已被洗脑,内心最固执,也很难纠错,只能让市场教他做人。如果你听大众说长线是金,畅享长牛慢牛时,基本上都是上涨的尾声,后面不是大跌,就是熬人的震荡。
市场,一直都是通过不断涨跌,强化某种模式,给大众洗脑,直到大多数人都相信,然后再通过一次巨变,让形成思维定式的人大亏出局。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当大众意识到某种行为可以赚钱时,再去做,离亏钱就不远了。也只有如此,市场生态才能平衡,否则人人都赚钱,赚谁的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5236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