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抛低吸的目的一个是赚取波动的差价利润,还有一个就是降低持仓成本。因为中长线持股,中间波动的差价是可以帮助我们赚取短线利润和降低中线持仓成本,以达到中线目标仓位。所以做中长线,除了底仓不变之外,机动资金是非常灵活的。
如果懂了方法,这个几个字会让你受益终身。已经有成熟体系的就继续优化就好了。
高抛低吸,核心重点之一是底仓和机动资金的配比。如果没有看到信号反转之前,就一定要合理配比好仓位。所谓高抛低吸,重点是以底仓不变的情况下,机动资金持续进出。
基本原则如下:基于底仓成本下跌超5个点以上,可以考虑低吸。低吸之后,按照低吸价格涨幅超3个点以上,可以将低吸部分仓位高抛掉。
平时面对的最多的具体问题:
1、底仓太重了,很多人满仓干,抱怨没有资金低吸高抛。
这里首先要强调一下仓位的重要性,为什么不到关键时刻,不建议满仓操作,原因就在这里。那么该怎么办呢?重仓买入之后涨幅超5-10个点以上,都可以考虑减仓,既可以落袋利润,又可以降低成本。那么如果买入之后持续上涨不回头呢?也没有关系,底仓在,不会踏空。未来还可以向上加仓高抛低吸(这种难度比较大,新手不建议用)。
2、买入之后如果下跌呢?
跌5个点可以考虑减仓,等待下次跌5个点以上再加进去,一旦反弹超3个点以上,就可以低吸部分高抛掉。刚减仓就上涨怎么办?没有关系,一定会有下次低吸机会让你进场。这里重点提醒一下,不要想着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之所以做高抛低吸,我们的基本逻辑就是中长线看好这个标的,当下只是为了更好降低成本,才会用高抛低吸。
3、如果低吸了,还没有反弹,怎么办?
等待下次低吸机会,这时就要注意看我们的仓位,不能将仓位盲目低吸到重仓。如果按照5个点就低吸一次的逻辑,3次以上,还不反弹,那就要等一等,看你的标的是否适合中长线。用一定时间去验证我们的判断。如果依旧适合,那就一定会给你高抛的机会。如果还没有,可以考虑止损,然后研究原因,是进场时机问题,还是标的确实不行。
如何建底仓?
高抛低吸中重点就是底仓和机动资金的配比。那么底仓到底要怎么买入呢?总结无非以下两种建仓方式:
A一次性买入一定资金。
B分批买入到指定资金。
这里特别讲一下,二者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要不是一次性重仓进场,理论上二者都可以。
以下具体策略依旧是针对小白,如果已经有成熟体系,就继续保持优化即可:
通常一个好的中长线底仓,不建议一次性重仓买入。因为我们标的是中长线,未来可能持股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的时间。那么底仓的成本越低,我们的优势就越大。
通常我们很难判断这就是标的底部,因此 建议分批买入更好。
而如果一次性重仓买入,又不刻意去高抛低吸,中线前期建仓阶段一旦波动加大,就会很被动。
如何买分批入底仓呢?
正常按照5个点以上间隔分批低吸就可以,目标就是底仓资金,到达之后就要按照高抛低吸策略进行跟踪了。这样底仓的成本会尽可能接近底部区间接近。
如100万资金,计划底仓30万,可以5个点间隔,每次计划10万,跌5个点以上加一次10万,直到底仓达到30万,就持股观察,后面采用高抛低吸策略跟踪。如果标的中长线逻辑在,就会有高抛低吸空间。
如果买入第一笔之后,一路上涨,怎么办?
首先恭喜你,但是不用担心错过,一定会有机会让你完成底仓的。这个时候通常不急于追涨,可以按照向上高抛低吸跟踪这段涨幅(注意新手不建议盲目使用),未来有机会完成底仓建立。
非常重要提醒:一个中长线标的,如果刚买入就疯狂上涨,那么就要分析其是否符合中长线投资。往往加速上涨是中长线末端,因为疯涨之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获利盘,他就需要更长周期去盘整或者下跌消化。反之,只要是良性上涨,就一定会有进场机会。
如果买完之后持续下跌怎么办?
如果底仓建完之后,持股观察一段时间,验证自己的中长线逻辑是否可行,如果确定可行,剩余仓位采用机动资金持续高抛低吸进行跟踪。如果发现中长线逻辑不可行,也要及时止损。这里就要用到止损位原则。
分批买入时间阶段有要求吗?
只对点位有要求,什么时候到位置,才是进场,不到位置就不进场。注:切记不能一个点位附近重复买入多笔到重仓,这和一次性重仓买入没有区别。
仓位管理法则:
仓位管理:中长线+短线组合配置
方案一:偏中线风格。中线仓位 60%+短线仓位 40%;
方案二:偏短线风格。短线仓位 60%+中线仓位 40%;
原则:
1、短线标的原则上不要超过 3 只。
2、短线单只个股标的 2-3 成。
3、中线单只个股 3 成以内仓位,如有盈利后面加仓除外。
4、中长线标的,提倡分批建仓。例如:如果 100 万资金,3 成仓位是 30 万。分三次介入,每次布局 10 万。如果两次介入,每次布局 15 万。
如此机动资金才会持续进出,我们的底仓只要不变,股票的中长线逻辑一直不变,这样持续做下去,成本就会逐步降低。同时,机动资金进出,主动权就在我们的手中。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5237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