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量价判断主力的成本

根据量价判断主力成本的核心逻辑是:**主力资金在吸筹阶段会留下明显的成交量痕迹,而价格会在特定区间内反复震荡**。通过分析这些区域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可以大致估算主力的平均成本。以下是通俗易懂的解释和案例:

### **关键步骤与逻辑:**

1. **寻找「密集成交区」**

主力建仓时不会一次性买入,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吸筹。这时股价会在某个区间内反复震荡(比如10-12元),同时**成交量明显放大**(比平时高30%-50%以上)。这个区间就是主力的主要成本区。

2. **观察「缩量抗跌」现象**

如果股价下跌到某个位置时,**成交量突然萎缩**,但价格却不再继续大跌,说明主力在这个位置护盘(不想让股价跌破自己的成本)。这个位置往往接近主力成本。

3. **识别「突破放量」信号**

当股价突破前期震荡区间时,如果伴随**成交量急剧放大**(比如比平时高2-3倍),说明主力开始拉升,此时主力成本通常还在突破前的震荡区间内。

### **举个实际案例:**

假设某只股票长期在 **10-12元** 之间横盘震荡,持续2个月,期间:

– **成交量特点**:每天成交量稳定在1亿元左右(平时只有5000万);

– **价格特点**:每次跌到10元附近就有资金托底,涨到12元就回调,但始终不破区间。

**结论**:主力大概率在10-12元区间内吸筹,平均成本约为 **11元**(区间中轴)。

后续走势:

– 某天股价突然放量突破12元(当天成交量3亿元),快速涨到15元;

– 之后回调到12元附近时,成交量急剧萎缩,但股价不再下跌。

**逻辑验证**:

1. 主力在10-12元建仓,成本约11元;

2. 拉升到15元后,回调到12元时缩量,说明主力未出货(出货会放量);

3. 12元接近主力成本区,主力可能在此护盘,后续可能继续拉升。

### **注意事项:**

1. **主力会制造假象**:有时会故意砸盘洗盘,让股价短暂跌破成本区,但很快会拉回;

2. **结合大盘环境**:如果市场暴跌,主力可能被迫止损,成本区失效;

3. **辅助指标**:用筹码分布图(CYQ)辅助判断,筹码密集峰对应的价格就是主力成本。

### **一句话总结:**

主力成本≈股价长期横盘+成交量放大的区域,突破后缩量回调到这个区域时,往往是机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4831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