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是一个零和(Zero–Sum) 的市场,有人卖出一个单位, 必定有人买进一个单位,因此成交量(Volume)代表的是买卖成立的 数据,也就是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相当的金额,如果参与买 卖的人较多,成交量便会扩增,代表交易活跃,人气容易聚集;反
之,如果参与买卖的人较少,成交量便会萎缩,代表交易冷清。所以成交量是资金荣枯的指标,成交量的大小显示参与者的热情程度。
一般技术分析者,将成交量视为股价涨跌趋势的风向指标,而 且股价上涨必须具有相对应充沛的动能支持,所以可利用成交量分 析控盘者进货、出货与洗盘。缺点是无法单独提供买卖时机,必须 配合K 线走势图加以分析,从主力控盘角度而言,价的走势必须搭 配量(筹码)的计算,才能竟其功,因此主力控盘模式除了利用K 线打出攻击信号之外,也会利用成交量波动的模式,提供明确的买卖信号。
我们就先从多头与空头市场的角度,认识量价关系的基本概念,参见图

1. 多头市场
多头市场的特性是“量增价涨”,量、价会出现一波比一波高 的现象,在多头市场行情初期,突破底部形态之后为“初升段”走 势,此时会呈现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缓步推升的现象,长线买盘 也会消化掉浮动筹码,同时股价因为缓步推升,使得股价逐渐远离平均成本。
多头主升段走势的特点是出现创新大量后,股价会跟着再创新 高价,这就是多头良性换手的积极现象,当小波段高点满足之后, 股价自然产生短期回调的走势,成交量也会跟着迅速萎缩,呈现 “量缩价稳”,当量能再度增加,股价会再度随着上涨,于是形成波 峰、波谷垫高的上升线形,如果股价涨幅已经达到中长线的相对满足点,虽然股价再创新高,但是成交量无法再持续增大,主升段行情就会宣告结束。
在多头市场的末升段,往往出现创新大量后未必会出现新高价,或是放量之后难以持续出量维持股价在高位,亦即走势出现 “量价背离”,这是股价趋势在末期已经涨势趋缓,相对的攻击力道 亦减弱,主力与有先见之明的投资人进行的是获利调节的动作,相 对的卖压增大,换手现象停滞,通常成交量会领先萎缩回调,形成“量先价作头”的现象。
2. 空头市场
空头市场行情初期,亦即“初跌段”走势, 一般投资人往往误 以为只不过是多头走势中的回调,心中仍期待股价会持续创新高, 然而此时市场上多空看法开始出现严重分歧,换手现象相当积极, 但是成交量却无法创高,甚至有出货量的形态出现,又因为量能无 法持续,使均量走势形成“量能退潮”,直到股价出现大跌,高位进场做多者套牢者众,导致成交量随着股价下跌而缩减。当初跌段走势即将结束,因为交易清淡,便会出现“量缩价稳”的现象,投资人容易误认多头的修正已经结束,此时属于拉回寻找买点的最好时机,因此会在消息面仍看好的背景下积极介入, 形成当时低点也出现成交量放大的现象,但是主力作手早已经出脱 完毕,进场者多为短线客抢短操作,既然如此,那么反应的便是股 价的追价意愿不足,反弹后将再反转下跌。当跌破前波低点又创新 低量时,仍会再度出现“量缩价稳”的现象,如此不断循环,形成量价呈现波峰、波谷创低的下跌线形。等到空头市场的末跌段,股价创下新低价时都没有积极成交的意愿,导致成交量极度萎缩,此时代表的意义为浮动的筹码已经沉淀或是套牢筹码被渐渐稀释,股价波动的幅度渐渐趋缓、变小,买 卖双方的力道相对减弱,也就是市场的供需状态进入买卖动作很少 的稳定状态,通常在此时会伴随着出“窒息量”代表追杀的力道减轻,或是呈现“支撑量”代表买方出现尝试买进动作。
上述只针对多空概念做简单说明,如果将量价关系分别以量 增、量平、量缩、价涨、价平和价跌这六种交互搭配,就可以得到 量增价涨、量增价平、量增价跌,量平价涨、量平价平、量平价 跌,与量缩价涨、量缩价平、量缩价跌等九种量价关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91736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