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既然 K 线是最直观的走势表达,便于人类理解,而且大部分人都以 K 线作为分析依据, 那么即使有一些失真也可以接受,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且这种数据失真在大的级别中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用 K 线作为走势分析的工具是没有问题的。 而通常我们用的软件中,最小的 K 线周期就是 1 分钟了,所以我们就可以定义 1 分 钟 K 线作为最基本的交易颗粒,取代上一篇中讲到的最真实最基本的交易颗粒是一笔笔的交易。 那么,就可以定义最小级别的中枢就是 3 根 1 分钟 K 线有重合,那么重合区域就是最小级别的中枢,我们不妨称为 N0 级别中枢。那么 N0 级别的盘整和趋势就如下图 所示: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可是,这图毕竟是理想中的情况,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现实中很多个股的 1 分 钟图是这样的: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这样的: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还有这样的: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而且,如果说三根 K 线重合构成中枢,那 1 分钟图里经常有 N 根 K 线重合,比如上面最后一个例子,那岂不是把时间都花在了数 K 线上,怎么办?

看来,将三根 K 线当做中枢还是麻烦,而且噪音太多,也不够直观,如果有一种办法能减少这种噪音就完美了,于是,缠师就设计出了笔和段。

笔和段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消除噪音,从而让最小级别的中枢更稳定,更有利于走势的直观表达。那么,只有在最小级别中才有意义。

在讲笔和段之前,需要再引入一个基本概念:分型,什么是分型?简单来说,就像麻将里的三条。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中间 K 线的高点和低点分别都比左右两侧的两根 K 线的高低点高,这就叫顶分型。相 反,中间 K 线的高点和低点分别都比左右两侧的两根 K 线的高低点低,这就叫底分型。 也就是把上面的三条倒过来。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K 线中,就是这样: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但还有的时候,中间 K 线的高点比旁边的 K 线高点高,低点比旁边 K 线的低点低, 也就是旁边的 K 线被它完全包含了,比如: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图中 2 被 1 完全包含,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为了消除 K 线的包含,缠师又引入了一个包含的处理规则:一. 先确定 K 线的走势方向,比如上图,由于 1 的高点和低点都比 0 要低,所以当前 的方向是向下。二. 如果方向向下,取有包含关系的两根 K 线的高点中较低的高点,以及低点中较低 的低点,作为新的 K 线的高低点,如果方向向上,取包含关系的两根 K 线的高点中较高的高点,以及低点中较高的低点,作为新的 K 线。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如果包含处理后新的 K 线又与后面的 K 线有包含关系,就可以继续用这方法处理下去, 直到不再有任何包含关系为止。这样经过包含处理之后,所有的顶底分型都会是标准的三条形态。

顶分型中间 K 线那个最高的点,就叫顶,底分型中间 K 线那个最低点就叫底。顶分型的顶与顶分型三根 K 线的最低点之间的区域叫顶分型区间,底分型的底与底分型三根 K 线的最高点之间的区域叫底分型区间。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那么笔的概念也就可以定义出来:如果相邻的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有一根独立的 K 线不被顶分型区间和底分型区间所包含,那么,顶和底之间就称之为一笔。

缠论基本概念精讲2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3097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