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期权协助观盘
豆粕与白糖期权上市都超过一个月了,包含50ETF期权共有三个标的在实盘上运行,投资人多半还在考虑或学习怎么用期权策略来辅助交易,三个标的分别都有数十个到100多个期权合约可以使用,确实相对复杂,但合约多有多的好处,随着期权的交易规模逐渐的放大,这些众多的期权合约还能协助投资人进行行情上的判断,50ETF是现货期权,跟着标的连动的还有中金所的IH股指期货,以及50ETF期权,豆粕跟白糖是期货期权,一起连动的合约就是该期货与该期权,观察的角度可以从日内标的物的波动、成交量、持仓量、持仓结构的关系等,协助投资人比较全面的观察标的物未来可能的走势,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再选择适当的工具实现交易的看法,所以投资者在学习期权交易的过程中,也别忽略了期权众多合约留下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分别都传达了某些市场集合交易的看法,即使还没参与期权交易,都必须学着如何看期权的盘子,因为期权的交易结果影响标的物走势的机会与力量将越来越大,以下简要说明几个期权观盘的角度,由短线到长线,由盘中到隔夜,由压力支撑再到价格趋势,给投资人一个完整的价格行为观盘模式。
日内涨跌幅关系
所有比较长线的趋势形成,都是从最细微的每笔交易堆积之后发生,所以盘中价格的细微变化就是很重要的观察,原来只从标的物本身的成交价格、成交量、买卖与委托力道来判断,现在只少要把平值的看涨期权与平值的看跌期权一起观察,商品期权看的是当月期货与相同月份平值看涨与看跌共三个合约的状况,50etf期权稍微复杂,大部分的时间用IH股指期货来观察,直到接近到期日时,再把IH换成50ETF现货,另外再加上同月份平值认购与认沽期权,一样三个合约,依照期权平值合约的特性,与标的物价格的连动关系大约是一半,所以标的物上下的移动,期权正常状况会有相应的涨跌幅,如果出现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的情况,则表示市场对于标的物的走势有一定的同意或反对,正常状况之下,期权大概率会跟着标的物合理的反应,当反映不正常时,期权所给出的信息可能更重要,从标的物整天的分时图上比较重要的高低点转折,也可以配合两个期权权利金的分时图观察连动关系,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把浅虚值1-2檔的合约纳入一起观察,这种观盘模式对于未来一天之内的行情判断有一定的效果。
持仓量分布
再从留仓的角度观察,期权多个合约就发挥了大效果,原来期货合约上只能看到一个持仓量数据,持仓量大的话,判断后续可能有大行情,小的话就比较清淡,买仓跟卖仓出的保证金相同,没有倾向性,而期权的持仓有一定的倾向性,之前提过期权卖方出的保证金大概率是期权买方权利金的十倍甚至数十倍,依照金融交易资金优势的思考,以及期权买方与卖方获胜盖率的市场经验,通常假设期权卖方是对的,分散在多个状态合约下,就能直观的看出市场对于该合约的想法,目前豆粕1709合约看涨期权的排列上,3000行权价持仓量明显较多,表示大家对1709合约3000点的上檔压力看法比较集中,下檔在虚值合约上虽然没有上檔那么明显,还是能看出2600点的支撑意图,白糖1709的上檔压力可能在6900,下檔支撑大约在6300,50ETF期权因为合约序列太少,比较可惜在上市已经超过两年了,挂牌合约覆盖的价位宽度不够,这个功能就无法发挥,用持仓量观察主力合约的主要价格框架还是挺重要的,试想当次主力合约正式转为主力合约时,期权持仓分布就给出了可参考的支撑压力区,对投资人后续策略的拟定将有一定的帮助。
Put/Call Ratio
市场称为PCR,也是从期权持仓累积上计算出来的指标,前面讲的是单一合约的持仓状况可以判断支撑压力关卡,PCR指标因为是累积的持仓量,几乎代表了全市场的气氛,所以能协助观察价格走势的趋势延续或者转折,实务上是把重要的期权合约持仓量加总,把看跌除以看涨所得的值就是PCR,若看跌持仓量多于看涨,PCR就大于1,反之则小于1,大于1的情况,站在卖方是对的解读,表示卖看跌的数量比卖看涨的多,所以标的物可能上涨,若PCR小于1,表示卖看跌的数量比卖看涨的少,表示可能下跌,如果PCR等于1,从数值来看,应该是多空均衡,但每个品种交易者结构都有一定的偏好,多空均衡的点大概率都不是在PCR等于一的状况,譬如50ETF期权,多空均衡大约是PCR在0.85的状态,一般介于0.6-1.1之间波动,PCR值的变化与行情的变化是同向的,若高于1.1或低于0.6,则可能有转折的迹象,这个功能的观察在目前刚上市的白糖与豆粕期权上还不成熟,待品种规模够大之后,同样能这么观察,只不过要分别定义两个品种的多空均衡与高低运行的PCR临界值。
PCR值的运用还有很多方式,可以直接当成一个有效的技术指标进行程序化交易,后续有机会再分享,而其他的观盘模式相对比较直观,当期权交易规模越来越大时,很多行情的发动都从期权的持仓与交易开始,建议投资者不管做不做期权交易,一定要学习观察期权。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055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