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看到网友们讨论的两个故事。
1、XX新生代游资,从4月份开始关注他,见证他从4月的100万做到了现在的9000万,8个月的时间,90倍。
2、隔壁群大师,1月1号69万,现在380万,比XX大师还要厉害两倍。
股市中类似的神话故事无处不在,而且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也会经常发XX一年赚了多少倍之类的新闻。
如果看到别人有这样高的收益,再看看自己少得可怜的那点收益,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以说投资中的诱惑无处不在。特别是当你老老实实按自己既定的策略规则执行,结果还亏钱了,但是你周围的人开黑车,反而赚钱了。一次、两次、三次,当在某段时间持续发生这样的事情,你还能坚持走自己的路吗?这就好比工作中你认认真真做事,看到别的不认真工作的同事拿的钱却比你多,你内心会平稳吗?
我公开操作的百万实盘,在7月13日创下的高点,到现在5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再破这个高点。你会不会认为这半年就白费了,如果是你,你是否还能不折不扣的继续按策略规则执行?
从长期看,年化20%的收益就是非常厉害的。但现实中在短期内年化收益远远超过20%,甚至超过100%、N倍收益的大有人在。这些高收益的诱惑天天在引诱着你我,会让我们很多人忍受不了诱惑,转而放弃走自己原来的路,跟着别人走或者模仿别人。
可能多年之后我们又会发出感叹,如果我一直按原来的路走,我现在已经赚了多少钱了。
行为金融学中讲,人们在做决策时有一种错判概率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比如低概率事件被高估。生活中有很多人害怕坐飞机,从发生事故的概率来说,飞机应该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什么会有人害怕呢?有很多人喜欢买彩票,从概率上来看,彩票的中奖率非常低,这种投资并不划算,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买呢?其实这些都是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人们在做决策时,内心给予一件事情的权重往往并不等于事情的实际概率,往往会因为某些原因被高估。比如飞机出事故的死亡率很高,所以人们在做决策时,内心会因为高死亡率从而放大了内心的权重。也许飞机出事故的概率本来是百万分之一,你内心的概率却可能是百分之一。同样的,彩票中奖的金额很高,因为高奖金,人们在做决策时也放大了内心的权重。
股市中永远都有短期赚N倍的神话,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但是我们要明白:第一、赚这么高的收益,说明承受了很大的风险。第二、他用的策略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第三、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可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高收益,而在自己内心放大了事情发生的概率,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放弃了走自己本来非常正确的路。
我觉得,找一个有理论依据的正期望值的投资策略,并适当的分散投资,然后坚持走自己的路,别理会市场中的各种诱惑。如果能坚持10年,我相信10年后,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你所做出的这个决定。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7023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