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绝大多数做交易的都十分重视分析,他们每天都在分析各种数据、新闻消息,尤其是那些各种平台的所谓专家评论,清一色的都是在进行着各种分析。然而这真的是最重要的吗?
其实不然,分析固然有它的作用,但比其还要重要的则是自我的管理。著名作家雨果说过:“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我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这里说的就是自我管理。在交易当中,即使分析得再正确,达到百分百,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赚到钱或者赚到更多的钱,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交易前制定了10%止损的计划,结果到了止损的时候却存在侥幸心理,结果原本损失10%变为损失20%、30%、甚至更多。再如交易前制定了10%止盈,结果贪心不足,总想赚得更多,结果10%收益没拿到,最后小盈出场甚至由盈转亏,这种例子太多太多。
在市场中很多人认为是存在机构与散户、机构与机构、散户与散户这三种博弈的结构,其实就本质而言,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在做的都是与自己的博弈。自我管理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博弈的过程,是与人性的一种对抗。就像运动员一样,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突破自我才是达到长足进步、站在世界之巅的最佳途径,它们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因此,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比分析更加重要。
而在市场中要达到在自我管理上绝佳效果的捷径,最佳方式就是量化交易。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股市中,量化交易体量能占到总量的至少七成以上的原因,并且在我国股市中,量化交易体量也提升到了两成以上,并且还在不断的上升,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当然,在当前量化交易模型构建当中,以“择时”、“因子”等为基础主导的构建方式其实说到底也是分析,既然是分析就是有概率的,这也是其最大弊端所在,那么在量化交易模型构建当中比分析更加重要的是什么呢?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68652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