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和经济严丝合缝早期的管中窥牛

本周末,关于股市的消息面比较清淡,没有什么重大消息。但是还是有一条关于股市的,不太能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悄悄出来,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2020年11月21日讯: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治理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治理方法》),今日股市行情最新消息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业内人士认为,《治理方法》将进一步规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治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任职和执业行为,促进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稳健运作,保卫投资者合法权益。”

实际上,在我的眼里,这条消息和其他关于股市改革的消息一样,有着管中窥豹的重要性。

最近一两年时间,市场上,被关注、被争议的最多、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自2019年元旦后开始的本轮牛市,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牛市?

是宏观低位的长时间宽幅波段震荡?还是类似于1994-2001的长慢牛?又或者正在酝酿类似于2006-2007和2014-2015的疯牛或已经处于其初期阶段?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文篇幅有限,我无法在此尽述,但借着周末相对轻松的时间,希望略作抛砖引玉的讨论。

很多人说,中国股市不反映经济。但是在我的眼里,中国股市大盘也好、题材表现也好,每一步、每一刻,都严丝合缝的反映着中国经济。

大家可以看看,1990-1993年的大盘,月线从连续缓慢的温和慢牛到1992年5月突然爆发。这个脉络不就是1978年总设计师设计的春天开始,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第一批下海的人赚钱了,但是当时社会讨论、担心,这样下去到底姓社还是姓资?不敢继续大胆赚钱、大胆搞经济了,担心搞大了又被没收财产、又搞运动被抓紧去。关键时刻,是作为当时第一领袖的总设计师南巡发表一系列讲话,把大家的担心和顾虑都消除了,所以股市管理层领会上意,才敢放开限制,让大盘一个月上涨180%。

1994-2001的大盘,一步三回头的慢牛,好像一个人艰难创业、负重前行,虽然非常辛苦,但事业却还是在坚挺的一直向上发展——这不就是反映:1994-2001,我国的市场经济快速扩大规模,第二批第三批人陆续下海做生意,这个时期的《新闻联播》里天天都有这样一则新闻“某某企业上年度完成多少出口创汇、实现退税多少、利税多少…”一副很光荣的样子,其背后就是反映制造业大发展,但同时又经历着改革的巨大阵痛:国企工人下岗潮,在90年代不到十年间,累计下岗1.2亿工人,对经济也造成一定冲击。

2007年,是全球经济的巅峰,无论从发展质量还是发展速度上,美国、欧洲、中国,今天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都没有达到或超过2007年。2007年中国GDP增速达到14.2%,是自从有股市以来的最高GDP增速,大盘达到历史最高点。2008全球都受金融海啸影响,大盘也全年下跌。2008-2014,主要靠放水/投资房地产、公路铁路、大桥、水利工程、地铁等钢筋水泥拉动经济,但发展速度和质量再也没有达到2006和2007的高度。

但是我们明显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比2007前后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更加的便利,实际上这是科技进步拉动的我们生活改善。2008到现在,除了跟房地产相关的东西,其它一切的实际物价几乎都在降低。想想看,假如职位不变,2008年前后你在一个岗位上任职,当时看一场电影占你工资的几分之几?现在还是那个岗位的工资是多少?现在看一场电影占到那个岗位的工资几分之几?

从米面粮油、水电气,再到上网费、公交地铁汽油等交通费用,再到各种声像数码玩具和家电,都是如此。

物价降低等于变相提高收入。所以造成很多人想不通的一个矛盾或者说是迷雾、幻觉:我们明显感觉到其实我们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似乎没有赶上名义物价的增速,但比起2007年前后,我们的生活却切切实实的更加便利和舒适了。

这一切,都是科技进步推动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富裕——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富裕就是生活更便利、更舒适,越便利就代表越富裕,越富裕就越便利。

所以可见,股市的每一步都非常反映经济。

今天,就股市改革略作感想。大家反观2014下半年到2015上半年的牛市,不难发现,那一轮疯牛市其实也是改革牛。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高层密集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密集程度前所未有。这种史无前例的密集、加速改革造成的乐观预期才是当时大牛市的基础,是火药。在这个基础之上,当时史上最大规模的配资,只是导火索,或者说是火上浇的油。

股市和经济严丝合缝早期的管中窥牛

股市对经济的映射

再看现在,2018年年底开始,到现在,实际上股市改革一直如火如荼。只是,可能很多人,甚至大多数人,还未意识到、还未注意到。

(1)2018年年底推出,退市新规,股价低于1块钱持续20个交易日自动强制退市

(2)2019年6月,创业板资产重组/兼并/借壳松绑

(3)2019年7月,科创板上线,注册制在科创板开始试验

(4)2020年8月,注册制扩大到创业板

(5)2020年11月,宣布正在研究,将尽快考虑将注册制普及到全市场

(6)2020年11月,宣布将改变对企业是否优质的认定标准,认识到不一定亏损企业就是烂企业;

(7)11月20日,进一步规范完善基金业高级治理和从人人员的监督治理方法

以上,有一些股市改革,这一次可以称得上是火速推进。在过去,就一个注册制和退市新规,从第一次提出概念,印象中很多年,好像长达六七年都不见落实的动静。而这一次,速度如此之快,可见本轮股市改革的力度以及高层的决心和魄力。

所以本轮牛市,是复兴牛,也是股市改革牛,但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改革,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都伴随着剧烈的阵痛,个人如此、公司如此、股市和国家也是如此。所以股市也一定会跟随各种改革途中的阵痛而震荡。只不过,历史在重演,但不会简单重复。上一次大型改革的阵痛主要是来自我们内部的国企下岗潮,这一次的阵痛可能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压力的跌宕起伏。

所以这一轮宏观大牛市,仅从大盘而言,会非常磨人,长时间消耗人的耐心和信心。事后设身处地的想想,上证指数这只个股,1994年涨两个月就震荡下跌近两年,再涨一年上一个台阶到1997年后又下跌震荡两年,你能忍受得了这个过程吗?马云马化腾任正非们,创业早期,砸锅卖铁几乎变卖所有家产,差点儿撑不下去卖出自己年幼的企业,还有一旦宣布研发失败就只有跳楼的压力,你能忍受吗?

如果不能忍受,就只有两种选择:

(1)离开股市,不再羡慕股市里的精彩故事。

(2)长线买入基金或绩优大蓝筹后当做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定期存款放,然后大幅降低自己对股市赚钱的预期,可能需要降低到年均5%-15%,最差的年份会亏个5%-10%,最好的年份可能亏赚个30%左右——如果某年这只大蓝筹赚了50%以上,就谢天谢地去庙里还还愿吧

如果你是可以忍受的人,甚至还有享受的感觉,那么恭喜你,和我一样有一个终身爱好。我们要把这个当成游戏玩,就像电子游戏,玩了一局英雄联盟;就像四川很多麻将爱好者,不论输赢,总是要天天玩一玩的。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今天先收住了,以后再跟大家详细聊这个话题。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55358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