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关注度较高,降准有力提振了市场情绪,但随后的LPR降息落空又让投资者感到十分沮丧,市场随之下沉。但很多投资者可能并不明白降息和降准为何对市场有如此大的影响?降息和降准又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那存款准备金率又是什么呢?
还得从银行业的发展说起,我们把钱存到银行,然后银行把钱放贷出去,赚取利差,这是银行业的基本经营逻辑,可是如果放任不管,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 银行业混乱:出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缘故,银行有动机将资金全部贷出去,如果后期坏账率增高或者发生挪用,银行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储户资金,引发挤兑甚至动摇银行业的信誉。
- 货币超发: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如下图所示),基础货币与实际流通货币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没有限制,市场上的流动货币量可能无法控制,理论上银行业可以创造无限货币,引发通胀和混乱。

注:图例只做说明,不代表实际情况
而现代银行业大部分都要求银行将部分比例存款上交至央行,从而控制基础货币的总量,进而控制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越低,银行业潜在货币创造总量越高,对市场流动性有积极影响。
什么是降息?
降息一般比较容易理解,是指降低金融行业的基准利率,如LPR等。我们平时所使用的信贷,或者是房贷利率都有可能下降。
降息会让资金资金变得便宜,从而提高人们贷款的动力,而存款的相对收益缩窄。所以,利率下降有利于刺激人们消费和投资,进而增加整体经济的活力。

相反,如果利率升高,居民会倾向于将资产存入银行,因为消费的成本变高了,同时由于资金成本上涨,压缩了投资收益的空间,投资动机也会减少。
但降息也有弊端,从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来说,由于资金的价格变低,投资效应下降,有可能导致资金流出,从而出现货币贬值,进而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通胀上行。同时,加息也有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对压制通胀有较好的作用。
降准与降息的区别
- 主体不同:降准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主体为中央人民银行。降息是降低基准利,其主体是商业银行;
- 面对群体不同:降准主要是减少了商业银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受体主要是商业银行,是央行针对商业银行的政策。降息是减少了存款和贷款利率,其受体主要是企业和个人,是商业银行针对社会群体的政策;
- 作用方式不同:降准释放了商业银行缴存在央行存款准备金,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但如果市场情绪悲观,企业与个人可能贷款意愿不高。降息主要是改变市场资金流向,资金从利率低的地方朝着利率高的方向流动。
降准提高了货币总供应量,但企业与个人是否愿意在当前水平借贷仍然不确定,而降息则更多的改变了货币流动方向,加速货币在银行体系的转化,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货币乘数增加市场流通货币总量。举例来说,商店的货物充足并不代表销量好,价格下降的刺激效果可能更好,交易额可能会更高。
降息降准为何对市场影响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入市投资收益有两个基本的考虑,一是投资成本,二是潜在收益。所以,对股票市场来说,有两个因素对股票价格有决定性影响:
- 流动性/资金价格:价格是由供需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流入股市的资金越多,越容易提升股票估值与价格,而资金价格决定了投资成本,利率越低、流动性越充足,股市相对于债券、存款等其他资产的经济性越强,投资股市的意愿越强。
- 企业盈利:企业盈利趋势是推动股市上涨的而根本动力,因为这决定了投资者未来的潜在收益,所以盈利状况好转,股票更具有投资价值。
而降准降息一方面通过提供流动性来抬升市场估值,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经济,改善企业基本面,双管齐下,通常来说对股市有较强的积极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降准降息并不是“万能钥匙”,只能起到一个缓冲或者加速的效果,根本上还是需要看经济的大趋势。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95653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