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实战入门(20)优化偏差:过拟合和欠拟合

优化偏差:过拟合和欠拟合
在量化投资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现象:一种看似完美的策略,在历史数据上的表现出色,仿佛已经找到了投资的圣杯。然而,当我们兴高采烈地将这一策略投入实际市场时,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表现远不如预期。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另一种情况:一个表现平平,甚至有些不尽如人意的模型,在加以改进后模型效果大大提高。这两种现象,分别被称为过拟合和欠拟合。
过拟合,顾名思义,就是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过于优秀,以至于它几乎记住了所有的训练数据,包括其中的噪声。这使得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异常出色,但是一旦遇到新的、未知的数据,表现就会急剧下滑。因为模型已经过度适应了训练数据,失去了对新数据的泛化能力。
而欠拟合,则是指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不够,没有完全捕捉到数据中的模式或规律。欠拟合会导致模型的预测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指导投资决策。
在量化投资中,过拟合和欠拟合的问题是无处不在的。一个好的量化策略,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过度拟合训练数据,也不要过于简化,忽视了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过拟合和欠拟合现象在量化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两种问题,以提升我们的投资效果。
01

过拟合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过度拟合。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移动平均交叉策略,当短期移动平均线上穿长期移动平均线时买入,下穿时卖出。我们在历史数据上对移动平均线的长度进行了优化,发现当短期移动平均线为12天,长期移动平均线为33天时,策略的回测表现最好。然而,当我们在新的数据上测试这个策略时,发现表现并不理想。这就是过度拟合的例子。我们在历史数据上找到的最优参数,可能只是偶然的结果,未来无法复现。
在量化投资领域,过度拟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投资策略在历史数据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交易中表现糟糕。

  1. 过度拟合产生的原因
    复杂模型:过于复杂的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可能会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得“过于完美”,以至于它们开始学习到数据中的噪声,而不仅仅是数据的真实模式。
    优中选优:在进行多次比较后选择最优的一个,如在多个策略或多个参数设置中选择最优的一个,可能会出现过度拟合。因为在大量比较中,总有一些策略或参数设置会偶然在历史数据上表现良好。
    数据窥探:数据窥探是指反复使用同一组数据来选择策略或调整参数,这也可能导致过度拟合。因为通过反复试验,我们可能找到了在历史数据上表现良好的策略或参数设置,但这只是偶然的结果,未来可能无法复现。
  2. 过度拟合的识别方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现象来识别是否出现了过拟合:
    在训练集上表现优秀,但在测试集上表现糟糕:这是过度拟合的典型标志。如果一个策略在训练集上的表现远超于在测试集上的表现,那么很可能是过度拟合了。
    参数的过度敏感性:如果策略的表现对参数的微小改变非常敏感,那么这也可能是过度拟合的迹象。因为如果一个策略真的捕捉到了有效的市场规律,那么它应该对参数的微小变动有一定的鲁棒性。
    曲线拟合过度完美:在观察策略的回测曲线时,如果曲线过于完美,这可能表明策略已经“记住”了历史数据中的噪声,而不是真实的市场规律,这也是过度拟合的迹象。
  3. 如何避免过度拟合
    过度拟合可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度拟合:
    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在建模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选择合适的特征。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模型的复杂度,从而降低过度拟合的风险。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特征工程来创建更有意义的特征,或者使用特征选择方法来减少特征的数量。
    避免过度优化:过度优化是导致过度拟合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应该避免在历史数据上反复优化模型,否则模型可能会“记住”历史数据中的噪声,而失去泛化能力。
    使用更简单的模型:简单的模型往往更不容易过度拟合。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线性回归或逻辑回归,而不是深度神经网络。虽然简单的模型可能无法捕捉到数据中的所有模式,但它们的预测结果通常更稳定,更容易解释。
    控制模型参数的复杂度和数量:过多的参数和复杂的模型结构都会增加过度拟合的风险。在设计模型和选择参数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模型的简洁,避免无必要的复杂性。
    参数稳定性测试:我们可以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稳定性测试,来检查模型是否过度拟合。如果模型的表现对参数的微小变动非常敏感,那么模型可能已经过度拟合。
    正则化技术:正则化是一种常用的防止过度拟合的技术。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正则化项,我们可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防止模型过度拟合训练数据。常见的正则化技术包括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
    使用独立的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在训练模型时,我们可以留出一部分数据作为验证集。我们只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在验证集上评估模型的表现。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估计模型的泛化能力,避免过度拟合。
    交叉验证:交叉验证是一种模型验证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估计模型的泛化能力,从而避免过度拟合。常见的交叉验证方法包括K折交叉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
    使用实盘验证:实盘验证是最终的验证手段,只有在实盘交易中,模型的真实表现才能得到验证。我们应该在小额资金上先进行实盘验证,如果模型的实盘表现满足预期,再考虑增大投资规模。
    02

欠拟合
欠拟合的情况通常发生在我们选择的模型过于简单,无法捕捉到数据中存在的复杂模式时。例如,假设你正在尝试预测股票价格,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单一因子的线性模型。但是,股票价格往往受到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情绪、公司新闻、宏观经济条件等。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线性模型可能无法捕获这些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从而导致欠拟合。

  1. 欠拟合产生的原因
    模型的复杂度过低:例如,当我们试图用线性模型去拟合一个非线性的数据集时,就可能出现欠拟合。
    特征数量不足:如果我们没有提供足够多的特征给模型,或者提供的特征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很低,那么模型可能无法捕捉到数据中的重要信息,导致欠拟合。
  2. 欠拟合的识别方法
    从以下现象可以判断是否出现了欠拟合:
    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误差都很高:如果模型在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上的误差都很高,那么可能是因为模型过于简单,无法有效理解数据背后的复杂结构。
    模型复杂度低:如果你的模型过于简单(例如,线性回归模型用于解决非线性问题),那么可能会出现欠拟合。欠拟合的模型通常无法捕获数据中的所有重要关系和模式。
    改进模型或添加特征后性能明显提升:如果你通过增加模型的复杂度(例如,添加更多的特征,使用更复杂的模型等)或者增加训练数据量,使得模型的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那么原始的模型可能就存在欠拟合的问题。
    对噪声和异常值敏感:欠拟合的模型由于无法充分学习数据的内在规律,往往对噪声和异常值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这可能会导致模型的性能不稳定。
  3. 如何避免欠拟合
    增加模型复杂度:如果模型过于简单,就可能无法捕捉到数据中的全部模式。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更复杂的模型。例如,如果线性模型无法达到满意的预测性能,那么可以考虑使用非线性模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或神经网络等。
    增加更多的特征:如果提供给模型的特征数量不够,那么可以尝试获取或构建更多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原始数据的非线性组合,也可以是从外部数据源获取的新信息。另外,特征工程技术,如One-Hot编码、归一化、标准化等,也可以帮助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减少正则化:正则化是一种用于防止过拟合的技术,它通过添加一个惩罚项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然而,如果正则化过度,就可能导致模型过于简单,从而引发欠拟合。因此,如果出现了欠拟合,可以尝试减少正则化程度,或者完全去掉正则化。
    更长的训练期间:对于一些迭代的模型,如神经网络,如果训练时间过短,模型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到数据中的全部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增加训练的迭代次数,或者使用更优秀的优化算法,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数据。
    使用集成学习:集成学习是一种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的方法。通过集成学习,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性能,避免欠拟合。常见的集成学习方法包括Bagging和Boosting。
    在量化投资的实践中,无论是过拟合还是欠拟合,都可能对我们的投资策略产生不利的影响。它们不仅可能导致我们的投资策略在实际市场中的表现不佳,甚至可能使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产生偏差。然而,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两种现象,并知道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来避免它们,我们就能在量化投资的道路上行驶得更远、更稳。

发布者:爱吃肉的小猫,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574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爱吃肉的小猫的头像爱吃肉的小猫
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上午10:13
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上午10: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