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炒股票61:区间套定位标准图解(分析示范六)
有人经常担心,万一人人都学会本ID的理论,那么本ID的理论还有用吗?问这种问题的,基本就没搞明白本ID的理论。而且,人人都学会本ID的理论,这本来就是一个假命题,像孔男人这样的文科生,本ID从来都觉得他们能学会的机会比较渺茫。注意本ID这里是有定语的,没有打击所有文科生,而是说孔男人这样的文科生。当然,如果有人爱自己往孔男人这样的文科生的套里去,本ID没什么意见。
有些无聊问题总是被提着,诸如中枢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实际操作者来说,中枢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而没有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因为你只要根据中枢的实际走势去反应,问题的关键是你去看明白走势的分解而不是中枢的意义,更重要的就是根据走势的分解去采取正确的反应。如果孔男人之类的文科生想探讨什么中枢意义,那么就让他们探讨去好了,就如同基督教的神甫千百年来YY上帝的意义一样,对于本ID来说,上帝有什么垃圾意义并不重要,关键是如果真有什么上帝,那么也只是被面首的对象。股票是用来操作的,而不是用来意义的。
还有些人不断地问,为什么1分钟的顶背驰,有时候跌幅很大,有时候很小,究竟什么时候该走?这种问题是典型的垃圾问题。如果你的操作级别是1分钟级别的,那么1分钟的顶背驰你就该走了,至于后面的跌幅是大是小,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只要耐心等待市场走出新的1分钟底背驰就可以。反之,如果你的操作级别是月线的,那么1分钟的顶背驰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既然已经决定是按月线进出的,那么1分钟级别的所有震荡都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忽略的。别说1分钟的,就算这次530所谓的大跌,如果你真是月线级别操作的,看都不用看,这种级别的震荡根本就在月线可忍受的范围内,只有那些如孔男人那样的文科生才会认为本ID的理论只能看1分钟的图,本ID已经多次说过,如果你按年线的级别,那么你比巴菲特还要巴菲特,关键是你有没有这样的耐心。
好了,没必要为孔男人这样的文科生浪费时间,看看下图,一个区间套定位的标准图解。如果上学时学过基本的数学分析课程,应该不难明白区间套定位,如果没学过的,那就费点劲,虽然前面的课程已经反复说过,但当昨天2007年6月20日13点30前后大盘走势实际地走出来时,能当下看明白的有几个人?因此,以下的分析请仔细研究。

要比较力度,发现背驰,首先要搞清楚是哪两段比较,其实,只要是围绕一中枢的两段走势都可以比较力度。显然,对于60-65这个1分钟中枢,55-60与65开始的一段之间就可以比较。在实际操作中,65开始的走势,由于没实际走出来,所以在和55-60比较时,都可以先假设是进入背驰段。而当走势实际走出来,一旦力度大于前者,那么就可以断定背驰段不成立,也就不会出现背驰。在没有证据否定背驰之前,就要观察从65开始的一段其内部结构中的背驰情况,这种方法可以逐次下去,这就是区间套的定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在当下精确地定位走势的转折点。
对于65开始背驰段的内部走势,当下走到69时,并不构成任何背驰,为什么?因为背驰如果没有创新高,是不存在的。所以,只有等70点出现时,大盘才进入真正的背驰危险区。由于69-70段与67-68段比并没有盘整背驰,所以70点并没有走的理由,除非你是按线段以下级别操作的。而71点,构成对66-69这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点。按照本ID的理论,其后无非只有两种情况,中枢级别扩展或者走出新的中枢上移。对后者,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从71点这第三类买点开始的向上段不能出现盘整背驰,而在实际中,不难发现,71点开始的走势力度明显比不上69-70段,而对于65-66段,69开始的走势力度也明显比不上,这从两者下面对应的MACD红柱子面积之和可以辅助判断。
因此,65开始的走势是第一重背驰段,69开始的是第二重背驰段,也就是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而71开始的是第三重背驰段,也就是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最后当下考察71开始的走势,从走势上红尖头以及MACD上红尖头可以当下知道,71的内部背驰也出现,也就是第四重的背驰段出现了。由此可见,72点这个背驰点的精确定位,是由65开始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的背驰段构成的,这就构成一个区间套的精确定位,这一切,都可以当下地进行。
对于实际的操作,72四重背驰点出现后,卖是唯一的选择,而区别只在于卖多少。当然,如果是按5分钟级别以及以下级别操作的,当然就全卖了,因为后面至少会形成5分钟的中枢震荡,实际上,60-69就是一个5分钟中枢。而对于大级别操作的,显然不可能因一个5分钟震荡而清仓,所以可以根据5分钟震荡可以容纳的数量进行对冲操作。小资金的利润率,在相同操作水平下,显然要远高于大资金的,例如像这样的卖点,小资金就可以全仓操作,大资金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72的判断有点难度,需要知道区间套的精确定位,那么74的第二类卖点,就一点难度都没有了。唯一有点需要分辨的就是,这第二类卖点,同时又是一个1分钟中枢的第三类卖点,究竟哪个中枢?显然不是70-73这个,因为这里需要满足结合律。一个第三类买卖点,至少需要有5段次级别的,前三段构成中枢,第四段离开中枢,第5段构成第三类买卖点。其实,这里的答案很简单,74点是69-72这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也就是说,74点既是一个第二类卖点,又是一个第三类卖点,以前的课程已经说过,一旦出现二、三类买卖点同时出现的情况,往往后面的力度值得关注。实际上,74后面出现更大力度的下跌,这并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对于60-69这个5分钟中枢,69的4244点是一个关键位置,如果在其下出现第三类卖点,那么走势至少将扩展成一个30分钟中枢,调整的幅度与压力就大了。而对于72开始的走势,73很重要,要重新走强,必须冲破73这一点,该点位置恰好也是4244点。因此,短线的4244点十分关键,重新站稳,则大盘将最多是5分钟中枢的延伸震荡,否则即使不演化成5分钟级别的下跌,也将扩展成30分钟级别的中枢震荡。
不管学什么,是否愿意学,首先请先把学的东西搞明白,否则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还不如不学。本ID的理论,你爱学不学,就像无论你是否相信万有引力,无论你是上帝还是小布什,该存在的依然存在。本ID的理论亦如此,无论任何人学与否,无论你是庄家、管理层还是什么玩意,都不增一分、不减一分,都一样。
股市里不动脑子只有死路一条
由于今天收盘后要去出差,第一站湖南,然后还要跑几个省,所以就不想写新东西了。最近这里很热闹,好象有10万的日成交天量出现过,有点不大正常,新人太多,大概也需要风险教育一把了。“股市里不动脑子只有死路一条”这题目,适合一切风险市场,而不光是股市,例如人生就是一个大的风险市场。
可是这世界尽是些不动脑子的人,这些人的心态就是,企图找一个所谓的先知、上帝,然后借着他力就飞上天去了。所以,在股票市场中,那些所谓的股评、黑马推荐到处泛滥,养活这些人的都是这些不动脑子的人。但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搞股评、黑马推荐能成为市场的真正成功者,更不用说那些听股评、黑马推荐而不动脑子的一群。
任何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就算是本ID的理论,你也必须经过自己的大脑,用自己的脑子去判断。如果某些人的水平还暂时太孔男人,那完全可以对本ID的理论敬而远之,当然不敬而远之也可以,甚至破口大骂都可以,例如可以很孔男人地说“我炒股到你这个水平的时候,你全家都没出生呢?你也敢跟我谈股票?无耻!”。本ID理论的正确,又不在乎有多少人相信,就像即使没有人相信费马大定理是对的,但该定理依然是对的,关于该定理的证明,没几个人能看懂,但对就是对,没任何改变。
学任何东西,都必须究底穷源,如果你还有疑惑,怎么可能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像本ID的理论,实战性如此强,不透彻理解,怎么可能与走势本身过招?当然,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学本ID的理论,甚至本ID一直都建议,如果你对本ID的理论在理解上还有疑问,就别用本ID的理论去操作,特别不能进行级别太小的操作。当然,本ID的理论有很多方面,如果你彻底明白其中一方面,例如同级别分解,那也可以按此操作,前提是你真明白了。
本ID这里不是股评,也没有黑马。本ID在这里说的股票,都是本ID自己实际操作的股票,而且本ID说的时候,基本就是同时在买的时候,那种自己先买后说的活动,本ID才没兴趣干。为什么?因为只要精通本ID的理论,任何股票在任何价位买,其实都不是问题,通过震荡,通过不断差价,本ID总能把他们的成本变成0,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现在本ID做盘已经很温和了,N年前,本ID的风格可不是这样的。例如,有一只东北的股票,当时本ID抢筹码,从9元开始,一直抢到26元,然后展开大幅震荡,N家人在里面打架,成本也大幅度减少,最后拍上38元飞流直下三千尺,前后不过N月。这只是本ID干过的一件小事,那次,基本没散户什么事,谁告诉你股票一定要有散户才好玩的?
去年底开始来这里的人都知道,本ID在这里说股票,第一只就是000999,当时是12月20日前后,价格在6元,本ID也就是同时进去的,后面000416在3元,600635在5元,600777在4元等等,本ID说的时候,也就是本ID开始买的时候。所以,本ID持有股票的时机、成本是完全公开的,但成本只是当时的,现在这些股票的成本都是0。
至于16只股票外3、4月以后说的股票,一只是600607,当时说是抽点汉奸血,当时是13元,后来翻倍后砸出部分让成本变0,这在当天也顺口提醒过了;000338,写诗那天是5月15日,本ID是写完诗后第二天开始进去的,看图形就知道;600139,这股票说的第二天一大早,专门上来说这股票盘子太小,不能乱买,本ID当然也没乱买,可以看看当时本ID说的话,请问够清楚没有?
教你炒股票62:分型、笔与线段
有位叫石猴的网友写了帖子来解释什么是线段,他的理解还行,但不够严密。其实,本ID的线段是可以最精确定义的,本ID的理论,本质上是一套几何理论,其有效性就如同几何一般,本ID理论当然有失败不严谨的时候,但这前提是几何的基础失败不严谨,不明白这一点,就不明白本ID的理论。这里,就把本来是后面的课程提前说说。
下面的定义与图,都适合任何周期的K线图。先看图中的第1、2,图中的小线段代表的是K线,这里不分阳线阴线,只看K线高低点。

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图2这种叫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看不明白定义的,看图就明白了,这么直观都不明白,那去和孔男人为伍吧。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而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但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地方要分清楚,因为结合律是必须遵守的,像图3这种,顶和底之间必须共用一个K线,这就违反结合律了,所以这不算一笔,而图4,就光是顶和底了,中间没有其他K线,一般来说,也最好不算一笔,而图5,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顶和底之间还有一根K线。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
当然,实际图形里,有些复杂的关系会出现,就是相邻两K线可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
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所以,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
至于图8,就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而图9,就是线段破坏,也就是两线段组合的其中一种形态。有人可能要说,这怎么有点像波浪理论,这有什么奇怪的,本ID的理论可以严格地推论出波浪理论的所有结论,而且还可以指出他理论的所有不足,波浪理论和本ID的理论一点可比性都没有。不仅是波浪理论,所有关于股市的理论,只要是关系到图形的,本ID的理论都可以严格推论,因为本ID的理论是关于走势图形最基础的理论,谁都逃不掉。
教你炒股票63:替各位理理基本概念
在外面时间有点长,再好的宾馆也没家里好,有点想北京。明天就可以回北京了,3号还要去听一场音乐会。不过在北京也待不了几天,下周又要去一次深圳,唯一希望就是能赶上最后的荔枝,糯米糍、桂味什么的,在北京吃不到好的,不知道是否过了季节。闲着没事,就随手写一课程,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一个对象的确立,特别是一个数学和几何对象的确立,首先要证明其存在性,如果你说的那东西根本就不存在的,那还说什么?例如中枢或走势类型这对象,如果不能证明其一定存在,而且是按级别存在的,那谈论就没意义了。所以,前面关于中枢的递归定义,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是解决存在性问题。也就是说,中枢是可以递归式地定义出来的,而该定义是可操作性的,该定义实际上是如何找出中枢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就肯定能找出定义中的中枢。
但是,光是存在性定义或定理没什么意义,所谓的可操作性,有时候只是理想化或者数学化的,例如,可以证明自然数的质数分解是唯一的,而且可以很理想化地去设计这种寻找,但实际上用最大的计算机也往往不可能完成,因此就需要变通的方法来方便实际操作。同样道理,对于中枢和走势类型,也就有了关于不同级别的图形的研究。否则,都从最原始的分笔成交去逐步定义、寻找,那这可操作的操作也没什么操作性了。
进而,就有了不同级别显微镜的比喻。而实际上,一般能得到的图,最多也就是1分钟级别的,因此,可以从这个图入手。当然,也可以从5分钟,甚至更高入手,但这就等于把显微镜倍数弄小了,看到的东西自然没有1分钟的多且清楚。再次强调,什么级别的图和什么级别的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势类型以及中枢就如同显微镜下的观察物,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性由上面所说最原始的递归定义保证,而级别的图,就如同显微镜,不同倍数的看这客观的图就看到不同的精细程度,如此而已。所以,不能把显微镜和显微镜观察的东西混在一起了。
如果我们首先确立了显微镜的倍数,也就是说,例如我们把1分钟图作为最基本的图,那么就可以开始定义上一课程说的分型、笔、线段等等。有了线段,就可以定义1分钟的中枢,然后就是1分钟的走势类型,然后按照递归的方法,可以逐步定义5分钟、30分钟、日、周、月、季度、年的中枢和走势类型。而有的人总是不明白,例如总是在问,5分钟图怎么看,30分钟怎么看,其实,如果你选择5分钟或30分钟为最基本的图,那么和1分钟的看法一样,只不过你的显微镜倍数比较小,看起来比较粗糙而已。而如果你已经选择1分钟作为最基本的图,也就是选定了1分钟这个倍数的显微镜,那么看1分钟图就可以,所以,本ID也就不断在1分钟图上进行线段的记号来示范。
那么,有人可能要问,如果用1分钟图这显微镜,5、30分钟等图还有用吗?当然也是有用的,例如走出一个1分钟的走势类型,已经完成了,就可以在5分钟图上相应记号上,这样的一个好处就是帮助记忆,否则当1分钟图上的线段成千上万时,肯定要抓狂的。而有了5、30、日等图,就把相应已经完成的走势类型记号上,实际上,在1分钟图上需要记住的,只是最近一个未完成的1分钟走势类型。当然,由于分解的多样性,实际上需要知道的要多点,这里只是站在一种分解的角度说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看MACD辅助判断时,不用对太多的柱子面积进行相加,可以看大级别的MACD图,这样一目了然。
日线的背驰,其实在1分钟图上也可以看出来,只不过是需要把所有相应对比段的MACD都加起来进行处理,这样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就可以看日线图的MACD,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为了方便,如果用1分钟的MACD把参数调到足够大,效果其实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不可能,一般软件上,MACD的参数有上限限制,所以实际上也限制了日线的背驰不能用1分钟的图解决。
有人可能又要问,为什么5分钟图上不记号5分钟的走势类型?因为,在大级别图上记号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清晰地看到该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会更直观。当然,如果在5分钟图上,你愿意记号30分钟甚至年线的走势类型也没什么,这是个人爱好问题。如果你有超强的记忆和分析力,甚至就在1分钟上记号就可以,如果你更牛一点,对图形过目不忘,像计算机一样自动就可以分类合并,那你在1分钟图上连记号都不用了。
说点更实际的问题,一般人面对一只股票,不可能就先看1分钟图,大概都是先从日线,甚至周、月、季、年入手,这样等于先用倍数小的显微镜,甚至是肉眼先看一下,然后在转用倍数大的,进行精细的观察。因此,对于大级别的图,上一课中的分型、笔、线段等同样有用,不过,一般这个观察都是快速不精细的,所以大概精确就可以,而且,一般看图看多了,根本就不需要一步步按定义来,例如,打开日线图,1秒钟如果还看不明白一只股票大的走势,那就是慢的了。基本上说,如果图看多了,成了机械反应了,一看到可搞的图,就如同看到可搞的面首一样。一见钟情,科学研究说大概不需要1秒,股票如同面首,如果不能1秒之内一见钟情,估计这股票也和你没什么缘分,最多就是有缘无分空折腾了。
别觉得本ID整天把股票和面首联系在一起有点不太地道,但人这身体都是从性而来,股票的道理和性的道理没什么区别当然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这道理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说过。如果,你能把你的性能量转化到股票上,有了那种一见钟情的直觉,那么就算是有点入门了。而前面的理论分析,最终还是要归到这种直觉上去。
说得更直接一点,例如在419这种事情上,无论男女,其实决定是否419,都是在1秒内决定的,股票同样,是否和股票419,也一样。当然,有些419让后悔终生,有些让你怀念终生,这和股票是一个道理。而真正的419高手,就是一眼就要把一个人给看透,而且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要什么,什么不该要,要了的要甩得开,如雁过长空,否则就不是419了。股票也一样,股票的走势如同面首在搔首弄姿,一眼要看穿其把戏。当然,股票比面首可爱的地方在于,面首的搔首弄姿只有一个方向,而股票有三种可能的状态,这也决定了,面首面首是有厌倦的时候,而股票股票则不一定。
但在没有这看破一切的一眼前,就别把自己当情圣了,老老实实在家里抱孩子吧,花心萝卜是需要功力的。股票也一样,没有这超越的直觉,还是老老实实去分析,在大级别图粗略选定攻击目标后,就要选好显微镜,进行精细的跟踪分析,然后定位好符合自己操作级别的买点建仓,按照相应的操作级别进行操作,直到把这股票玩烂、直到厌倦或者又发现新的更好的可玩弄对象为止。而站在纯理论的角度,没有任何股票是特别有操作价值的,中枢震荡的股票不一定比相应级别单边上涨的股票产生的利润少。
只有坏的操作者,没有坏的股票。股票只是废纸,本质上都是垃圾,如果技术、心态不到位,任何股票都可以让你倾家荡产。当然,对于小资金来说,一定要选择股性好的股票;而对于大资金来说,股性是可以改造的,就如同没有面首是不可以面首的,只是代价不同而已,股票也一样,任何股票的股性都可以被改造,只不过需要的能量不同而已。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3128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