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视频对第一大类情况,也就是在中枢之中的情况做出详细的图解,大家反映非常受益,接下来我们将对,在中枢之下的走势情况,也就是上个视频提到的第二大类的情况,继续通过缠论指标自动绘画的中枢和笔,给大家详细图解,敬请大家关注点赞转发!
如图回顾,

对于第二大类情况的第1种,也就是这里,走势在中枢之下,但是没有出现第三类卖点的情况,就是这种情况。
如图:

在没有出现第三为卖点之前,走势就仍处于中枢震荡之中,这个时间,我们可以先找出该中枢前面震荡的某段,与之用类似背驰比较力度的方法,用MACD辅助判断。

首先找出向下离开中枢的当下该段走势,也就是这段,将其看成背驰判断里的背驰段,然后再根据该段走势的次级别走势,逐步按区间套的办法去确定尽量精确的买点。
注意,这里用来比较的某段,最标准的情况,当然是前面最近向下的,也就是同级别的中最近的同方向线段,在这里就这两段的比较,还有次级别的这两段和次级别的边两段之间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中枢震荡都是逐步收敛的,这样,如果继续是中枢震荡,后面的向下离开力度一定比前一个小。当然,还有些特殊的中枢震荡,会出现扩张的情况,就是比前一个的力度还要大,但这并不必然就一定会破坏中枢震荡,最终形成第三类卖点,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后续的视频,我们谈论中枢的各种图形形态时,会详细说到。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用各种图形分解与盘整背驰的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
对于第二大类的第2种情况,如图,也就是第三类卖点已出现时,这个时候该中枢是已经结束了的,那就去分析包含该第三类卖点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完成,用背驰的方法确定买点。如图,也就是这个位置

当然,还有更干脆的办法,就是不参与这种走势,因为此后只能是形成一个新的下跌中枢或者演化成一个更大级别的中枢,那完全可以等待这些完成后,再根据那时的走势来决定介入时机。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大的反弹,但没必要参与操作级别及以上级别的下跌与超过操作级别的盘整,这种习惯,必须养成。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4018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