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价值投资者有以下三种赚钱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三种把握买卖点的技巧。
一、估值修复型
这种方法是指买估值比较低的股票(一般为10几倍PE,业绩10%的增长),一般是知名的白马股,公司所处行业已经不再是高速发展阶段,但公司的生意模式比较好,如果是现金奶牛型的公司就最好了。比如我的分析过的美的、海康、大华、志邦家居、海容冷链、水泥股都属于这种类型。
这种类型的股票不适合追高去买,只能在回调的时候买入,因为业绩增速没有那么高,估值修复主要靠股价的下跌,所以,追高买往往容易买在估值的阶段顶部。而且这类股票需要持有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因为市场给予估值提升需要较长时间。
这种买点的投资难度是最小的,相应的投资风险也最小,原因很简单,一家10几倍PE的白马股,只要公司不倒闭,你觉得它还能跌到哪去呢?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可能也是最低的,但如果碰到市场先生高兴,给予估值提升,也会有惊人的收益,对于这类企业的买点逻辑可以参照我以前的文章:
《两家公司的年报简评(大华股份、志邦家居),以及我最近的一些加仓》
《一支特别适合做波段的次新股,年化收益25%妥妥的》
二、高速成长型
对于这类公司,正统的价投一般不敢买,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接受这种买点,因为这种公司很难出现合理的估值,只有在大熊市才会出现比较低的估值。这类公司有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调味品行业、创新药,以前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公司。
想要投资这种类型的公司,需要对行业有很深的了解和认同,因此投资难度比较大,风险也比较高,但收益也会比估值修复型的公司要高,其核心逻辑是利用市场的筛选来大浪淘沙,被市场认可的公司是好公司的概率会比较大,但你要有能力确认未来会继续好。
高瓴投资的大部分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有时候甚至在估值非常高的时候介入,其信心就来自于它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但我认为,高瓴这种无视估值的买点并不值得我们个人投资者模仿,对于高速成长的企业,最合适的买点还是在出现深度回调的时候介入,以避免戴维斯双杀,不过即使买在阶段高点,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业绩的高速增长很快就能修复高估值。
三、挖掘潜伏型
这种买点对投资者分析企业的能力要求是最高的,我认为是价投投资的最高境界,在一家企业表现出优秀之前发现它,并重仓潜伏进去等待双击,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一旦成功,获得的投资收益会是非常惊人的,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争取每年能发掘出一家这样的公司。我公众号里有一个专辑:从现金流发现牛股,就是专门用来收录这样的公司。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
1、不想花时间去研究公司的人,可以用第一种方法买入估值修复型,具体操作就是:看到大白马跌到10几倍PE时就无脑买入,持股不要太集中,只要能耐心持有一年以上,基本都能赚钱,但相对来说可能收益会低一点 。
2、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可以结合估值修复型和高速成长型,一部分仓位放在低估的白马股上,另一部分仓位放在成长股上,至于各占多少仓位,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程度来分配比例。
3、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特别自信的人,可以用挖掘潜伏型方法,提前选出几支有潜力的成长股,潜伏进去等待双击。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485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