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大陋习 :上市公司随意停牌
上市公司停牌,有的是“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或“重要事项未公告”,有的则是应对“闪崩”压力,反制要约收购等。这些停牌理由,有的正当,有的却未必。
证监会:完善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 维护市场流动性
史上最严停复牌制度来了!

中证监:将不再允许上市公司随意申请停牌
中国证监会表示,将不再允许上市公司随意申请停牌。
证监会11月6日晚发文,完善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明确了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的基本原则,对停牌期限、信息披露、配套机制都做了规范,以后上市公司再也不能随意、长期任性停牌了。
中证监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到会压缩股票停牌期限,增强市场流动性,包括进一步缩短重大资产重组最长停牌期限;明确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间,股票原则不停牌;而并购重组委审核期间,股份在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召开当天应当停牌。
中证监又指,当股份超过规定期限仍不复牌,交易所应当强制复牌,又指将会强化股票停复牌资讯披露要求,明确市场预期,提高初始停牌时的资讯披露标准。
欧美上市公司会随意停牌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A股虽然已经成功冲关MSCI,但是“任性”停牌的现象依然存在。相比而下,美股、港股等成熟市场的停牌现象比较少见,对此,网易研究局邀请到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请他介绍一下香港和欧美的上市公司比较普遍的几种停牌行为。
黄立冲:第一种,上市公司即将发布对股价比较敏感的信息。比如说,上市公司将宣布一些内部消息,这些消息可能会造成股价波动,进而给投资人造成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就可能会要求短暂停牌,等相关公告发布后,就会复牌。针对不同的停牌逻辑会有不同的停牌要求,对停牌的时间长短也有限制,每个案例都不太一样,主要是看停牌原因及背后的逻辑。
第二种,上市公司涉及重大交易,需要出具出公函。如果上市公司即将进行重大交易,或者重大资产出售,这些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上市公司在出具公函之前进行停牌。
第三种,上市公司出现一些合规性质的,或者财务性质的问题。比如大股东因为刑事问题被检控,或者是公司董事会在执行公司的管制程序上存在重大漏洞被人诉讼等,这些都属于合规性出现问题,需要上市公司进行停牌。停牌以后,董事会一般要请独立调查委员会出具报告,改善公司的内控以后,相关股票才能够复牌。至于财务方面出现问题,可能是公司无法出具财务报告等情况,这就得等它正式出了财务报表才能复牌。
第四种,经营出现困难的上市公司。这种多是涉及到重组和减债,一般需要股东和投资人达成重组协议。往往会涉及到债权人及股东,需要他们放弃一定的利益,有部分债转股的行为等。比如佳兆业、辉山乳业等上市公司,由于借贷过多、负债过重而面临债务违约,这种情况就需要停牌,等上市公司与债权人谈判并达成一致意见再复牌。
第五种情况,也是香港联交所最新要求的,由于上市公司业务不足而造成的停牌。这是因为,港股跟其他国际资本市场有很大的不一样,港股上市公司的壳很值钱,壳里面没有什么资产的,拿去做抵押也能够获得两三个亿,如果壳中有一些资产,四、五个亿都可能有,这取决于上市公司里面的资产。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32666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