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民光靠种地无法养活一家老小,很多农民都背井离乡,到城里去打工。所以,每到春节长假,就出现了农民工的返乡潮,而一旦假期结束,又有大批农民工返城去打工。资料显示,截止到2021年,我国农民工群体人数大约在2.9亿人以上。当然,农民工群体除了为所在的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之外,也改善了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

最近,有专家曾表示,不出五年将有3类人会选择返乡,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第一类,年纪较大的农民工。这类老农民工早在20多年前就跑到城里来打工,主要是在建筑业、制造业上班。但是,再过几年,这些农民工的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都不行了,就要把自己的岗位让给年轻人去做了。
此外,还有一些城市出台了对工地上农民工的年龄限制政策,规定男性年龄超过55岁、60岁,女性年龄超过50周岁的农民工就不能再从事工地上的工作了。这主要也是担心年纪较大的农民工在工地上工作不安全,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就得不偿失了。

实际上,对于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很早就出来打工,在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于城里的生活,再回到农村去生活,可能一时半会儿也不习惯。不过,留在城里年轻较大的农民工工作也不好找,生活成本又这么高,还是返乡养老更加实在一些。
第二类,原先在外闯荡,现在要回乡发展的创业者。如今城市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了,收入也不高。同时,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努力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所以也有一部分农民工想返乡创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这部分人在返乡之后,在农村开办网店和直播带货,把家乡的土特产和蔬菜、瓜果在网络上销售。这样既可以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也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第三类,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未来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将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不仅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重复劳动,而且还不能与周围人沟通交流,这就导致了长期从事流水线操作的工人会产生心理障碍。
为了让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能够从枯燥的工作岗位上解放出来,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试图使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将来制造业的流水线将不再需要大量的工人,只需要几个操控人员来管理和维护机器人。所以,这部分流水线上的工人因为失去了这样的工作,而选择返乡发展。

现在每年都会有大量农民工加入到城市建设的队伍中来,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也有专家预言,不出5年,有3类人将会选择返乡,他们分别是:1、年纪较大的农民工;2、想回乡发展的创业者;3、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至于他们当中谁是第一批回村的人?应该是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想回乡发展的创业者。而制造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则可能还要再晚一些。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906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