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炒股中,主力资金在进行诱多时,往往会形成不同的K线形态,T字K线及其变种“吊颈线”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T字线的基本特征:开盘价与收盘价相同,最低价低于收盘价;下影线比较长,实体为“一”字,没有上影线或者上影线很短,形状如同“T”字(如上图)。T字线信号强弱与其下影线长度成正比,下影线越长,则信号指示越强。
股价在一开盘时呈震荡下跌的走势,遭到空方的大力打压,行情一路走低。在这个过程中,多方并未束手待毙,也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当股价下跌到一定幅度时,买盘不断涌现,将股价拉高,但最终没有高过开盘价,在收盘时股价与开盘价、最高价基本相同。出现这种走势的K线,我们称之为T字线。
从T字线形成原理我们可以看出,起初空方占据主导地位,股价为空方所压制,但是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多方又十分积极地夺回主导权,最终双方打成平手,从结果看空方最后失去了主动权,多方所占优势更大。T字线下影线越长,说明多方能量越强。
一、什么是T字K线
T字线,是指股票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相同或十分相近,实体为“一”字,K线上只留下影线,偶尔伴有些许的上影线。因形态很像英文字母“T”,故被称为T字线。

T字线形态。
此形态无论阴线或阳线,代表的含义相同。
T字K线的变种:吊颈线。
吊颈线,指股票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相近,带小实体及下影线的K线,偶尔伴有些许上影线,相较于T字线,实体部分更大些,但形态含义差不多。但仅出现在上涨或反弹的高位处,低位处叫锤头线。

吊颈线形态。
二、T字K线和吊颈线的含义。
光从T字线和吊颈线的形态来看,是股价盘中回调,受到做多资金的抵抗,走出探底回升的一种K线形态。
是一种多空双方博弈,多方占优的形态。
但在实际走势中,T字线和吊颈线却多出现在上涨或反弹的高位附近,往往成为短期的高点,一种即将调整的信号。
高位处的T字线和吊颈线,反映的是做空力量的一种试探行为,试探下方多方力量的强弱,一般而言,下影线越长,调整空间越大。
由于其较大幅度的探底回升走势,往往会吸引散户资金买入,成为主力资金的一种诱多形态。
三、T字线和吊颈线的使用要点。
要想让T字线和吊颈线为我们实际操作提供帮助,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高位的判定。这两种K线只有在上涨或反弹的高位,效果才会比较理想,因而需要理解什么是高位。
判定方法:创出上涨或反弹新高,偏离BBI指标(偏离幅度越大,调整信号越强)。
图例:

创出反弹新高,同时偏离BBI,判定为高位。
2、强压力位附近,会提升调整概率。如果T字线和吊颈线出现在强压力位附近,则调整的概率会明显上升。
3、是短期调整的信号,不是趋势转折的信号。T字线和吊颈线往往影响的是短期走势,不会改变市场原有的运行趋势。
对实际操作上的帮助: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市场短期回调的风险,由于不会改变原有趋势,更适合采取减仓的策略来进行应对。
T字线运行到不同位置时,它所代表的市场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T字线股市案例分析:
① 在趋势上升之初或者中途出现T字线,后市继续看涨。当T字线出现在股价刚启动不久,或者出现在股价上涨途中,后市将继续上涨。

上图是红日药业(300026)的日K线示意图。这是十分典型的T字线案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股价跌至底部盘整末期,从出现了T字线的形态(上图黄色箭头所示),随后开始了一段稳定的上升行情。
② T字线出现在股价大幅度上扬之后,通常是见顶的信号。在高位出现T字线,多是主力为掩护高位出货而释放的烟雾弹,从而让散户觉得多方势力依然强劲,股价还会大幅抬拉。一些短线投资者再度追涨买入股票,正中主力下的套。

上图是三环集团(300408)日K线示意图。股价上涨之后的高位区域,从收出T字线形态,第二天立即出现下跌,之后几天虽然出现继续冲高的走势,但最终难逃下跌的命运,股价进入下跌通道,并最终引发了大幅下跌行情。
③股价连续下跌后出现T字线,反映主力在低位建仓后,想利用先抑后扬的T字线走势来稳定军心。此时T字线有可能是一种止跌反弹信号,也有可能会加速股价下降。

上图是华控赛格(000068)的日K线示意图。在该案例中我们看到股票经过一波长期的下跌行情之后,从收出T字线形态,随即迎来新一波反弹行情。在出现T字线的当天,成交量萎缩,盘面上留下一条长下影线,为何股价下跌十分厉害之时,成交量没有放大呢?在前面已经过一波大幅度下跌行情,信心不坚定的投资者已经抛出筹码,余下的持仓者基本上意志坚定,或者干脆等待股价反弹。T字线出现之后两天,连续拉出大阳线,买入者迅速增多。纵观盘上种种迹象,我们可以断定股价跌势已尽,买盘却在明显转强,在此情况下,股市必将迎来反弹或者反转。
在股价连续下跌后出现的T字线,是重要的反转信号。投资者在遇到T字线时要注意:在出现T字线形态之前,股价必须经过长期下跌,并且跌幅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从阶段性高点算起,下跌幅度最好大于50%。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6885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