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教学已经介绍过通达信函数的概念,编写指标是一定会用到很多函数的。有时仅仅靠函数库里的短短几行说明,我们不好把握函数的用法,函数精讲系列教学会结合实例,教会朋友们一些常用函数的用法,带你写非常实用的指标公式。
涨停板和跌停板是我们经常会寻找的股票特征,而在通达信基础的技术分析界面中,涨跌停的K线和其他K线的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仅从长度看,经常有涨停板的高度不如一根普通的阳线,对看盘的影响很大。
看下面的例子:

这根K线是涨停板

这根明显更长的K线涨幅仅7个点
涨幅7个点的K线的长度几乎是涨停板的两倍,非常不合理,十分影响看盘。如果我们可以将涨跌停的K线标记出来,和其他K线做出区分,界面看起来将会协调许多,如下图所示:

本期教学将会介绍确定涨停价的函数ZTPRICE,为用通达信技术指标公式在技术分析界面凸显、标记出涨停板和跌停板打好基础。
很多人教你写涨停标准的思路是这样的:对比两天的收盘价,涨幅超过X的就是涨停。
这样写出来的指标很可能长下面的样子:
涨幅:(C-REF(C,1))/REF(C,1);
判断涨停:涨幅>=0.1;
{X=0.1,即涨幅10%}
涨幅:(C-REF(C,1))/REF(C,1);这是用来计算涨幅的算法,算法为(现价-昨日收盘价)÷昨日收盘价,这么写是对的。
判断涨停:涨幅>=0.1;表示涨幅为10%的时候,判断为涨停板。这里就是第一个关于涨停板的误区,请记住:涨停不一定是10%的涨幅。
那是不是,把涨幅略微下调,即可准确标记出涨停板呢?这其实是第二个误区。
涨幅:(C-REF(C,1))/REF(C,1);
判断涨停:涨幅>=0.096;
{X=0.096,即涨幅9.6%}
上面的公式虽说一定不会漏掉涨停板,但也会选出一些非常接近涨停的大阳线。请你一定要建立起这样的认识:每次涨停的涨幅是不一定的。
虽然众所周知涨停标准规定为10%,但是由于交易的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因此一些股票会由于股价的不同,受到最小变动单位的限制,在涨幅即将抵达10%的时候,股价无法变动,导致涨停幅度低于10%,或者变动后又超过10%。每只股票、每次涨停的涨幅都可能不一致,很难人工确定一个通用的涨幅作为标准涨幅。
跌停的标准也是同一个道理,因此,上述用收盘价计算涨跌幅的算法并不可取。
用ZTPRICE函数来确定涨停标准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必要自己找一个算法来确定涨停的涨幅——通达信早已替我们准备好了ZTPRICE函数,这个函数就是专门来干这个活的。
ZTPRICE函数可以精确设定涨停价标准,形式如下:
函数:ZTPRICE
功能:精确设定涨停价的涨幅。
格式:ZTPRICE(REF(CLOSE,1),X)
用法:返回以涨幅X为涨停标准的涨停价
例:ZTPRICE(REF(CLOSE,1),0.1)表示涨停标准为10%涨幅时的涨停价,该价格会自动修正。
ZTPRICE函数最大的特点是,设定涨停标准后,系统会对误差自行修正,最后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涨停价了。
与ZTPRICE函数同理的还有DTPRICE函数,形式如下:
函数:DTPRICE
功能:精确设定跌停价的跌幅。
格式:DTPRICE(REF(CLOSE,1),X)
用法:返回以跌幅X为跌停标准的跌停价
例:DTPRICE(REF(CLOSE,1),0.1)表示跌停标准为10%跌幅时的跌停价,该价格会自动修正。
接下来,我们就用上述两个函数来写一个判定涨跌停的公式。

判断涨跌停
涨停价:=ZTPRICE(REF(CLOSE,1),0.1);
判断涨停:CLOSE>=涨停价;
跌停价:=DTPRICE(REF(CLOSE,1),0.1);
判断跌停:CLOSE<=跌停价;
启用效果如下:

白线标记涨停,黄线标记跌停
可以看到,副图中白色尖角对应涨停,黄色尖角对应跌停。当然,这个公式只是用来学习的基础公式,我们最终想要的效果是:主图中,涨停板和跌停板的K线变为不同的颜色。这就要用到绘图函数,后面的教学会介绍。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ST股的判断
如果想增加公式的适用性,就要考虑到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st股和新股。
根据A股交易规则,涨跌停标准如下:
- 主板:10%
- 科创板和创业板:20%
- 北交所:30%
- st股:5%
- 新股不用管,最后直接排除
由此可见,本期的公式只适用于沪深主板筛选涨跌停,下期函数精讲将介绍FINANCE函数和NAMELIKE函数,通过它们将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ST股一一划分,分别确认各自的涨停标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6854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