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日K线
因由40日周期的转跌预期,我们阐释股市会面临着结构性转变,尤其是遇阻于5891点的回落,在逼近于关键时间节点前,很容易向下打穿40日均价线,并持续考验60日均价线。这在过去2周的变化来看,十分显著。
而今,已然确立了40日周期扣高走低的转变态势,且带来短期结构的下跌行为,20日周期的扣高走低现象,也会持续压抑和阻碍市场。继续盘弱的局面,在没有显著的改变之前,都不容易有过高的奢望和期待。
不过,以当前的空间结构来看,从5891点回落,持续下行一路跌到60日均价线下方,即便是40日周期的跌势影响,也已经得到了较大的风险性空间释放,使得再持续往下压低的空间有限,特别是打穿仍然保有涨势的60日均价线下方,逼近绝对涨势的120日均价线处,这一结构会十分明确。

不要再惧怕指数会往下无休止的下跌了,至少在60、120日周期仍然保持绝对涨势之前,再接着往下压低,必然会带来强力的反攻动作。按照预期推演,我们确判60日周期的涨势,至少还可以延续到4月2日之前。
120日周期的涨势自然也不会在4月2日之前结束,且现有的条件支持更久一些时间的上涨,只是其延展的时间关系,会受到短中期行情影响,需要实时来进行推演分析,以作出更合适的预判。当下而言,则仍然可以预估具有长达80个交易日的上行态势,但这必然是会有出入的,日后再跟踪实时纠偏。
2,观察周K线
周线结构上的涨势就更为显著了。不仅12周均价线还保有绝对的上行条件,而且未来2个交易周,都不会因为持续下行而改变其涨势基础,这使得12周均价线对持续下行的指数具备拉扯牵引的作用,仍然可以预期,会再将指数拉回到12周均价线上方的积极展望。
特别是24周均价线的绝对涨势基础,当下的结构可以积极预判,未来至少14个交易周的上行条件,并且当前结构,其扣减的位置低于4700点下方,这一区域已经低至48周均价线以下。按照48周均价线的上行速度,未来10个交易周,预估要自然上行300点空间,这意味着48周均价线也会持续向上探升到5000点上方。

以上述推演,都支持作出对指数高位回调,获取12周或24周等均价线的支撑平稳效应。尤其是,24周均价线下周可以自然上行至5130点处,距离周五5174的最低点处,仅仅40点有余。即便以5262点的收盘点度量,也仅有130点空间,也已经不是非常可怕的再跌空间了。
当然,除非是无法对24周均价线的平稳效应产生信心,否则就不必惧怕再持续下跌,特别是大幅回踩或打穿24周均价线,反倒要敢于承接布局操作,而且要大跌大买,反攻行情随时都会触发。
3,观察月K线
月线结构也具备向上拓展的趋势性特征,我们依旧给予月K线长多涨势的技术判定。按照月线结构,我们在去年7月份的长阳拔起后,就阐释技术上具备开启5年涨势路径的条件,如今来看,依然是如此延续这样的发展势头。
就当下条件来看,上个月冲高到5688点后回落,这本身也是我们阐释的空间变换关系。结构性影响会带来技术性修整与震荡,拉回来修整,反复波动夯实再攻突破基础,本该就要有这样的过程,否则就会受阻回落。
从K线结构推演,我们阐释对2015年高点的突破,也是历经数月整固再行跃升,而近几个月围绕5688点展开整固,也是必要的过程。以K线组合关系而言,2015年的4840点高点区域,就会形成支撑平稳作用。

近期的K线组合关系,也突出去年11、12月份的突破性K线关系,具备支撑平稳效应,其合理的参考区域就在5211-4960点区间,即便再弱势一些,至少都可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稳定在4695点以上的区域。
从均线的关系来看,各个周期均价线都是继续上行,6月均价线也都可以保持扣低走高的条件,12月均价线以百点以上的速度往上移动,以当前状态,下个月都要自然上行到4850点处,且在可维持当前区域波动的情况下,5月份就要逼近5000点处。
由此而言,月K线的技术结构,无论是在过去长期的K线组成的空间关系,还是当前的K线组合特征,以及短期均价线移动位置,都表现出当前乃至短期内支撑平稳区域。只是由于月线形成周期长,所以短期参考度有限,但较长预期发展,则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
以上述推演而言,也都可以大胆预判,在指数持续回落逼近5000点区域处,不必再恐惧或担心会持续往下走低,倘若仍然表现疲软而持续压低,反倒不应该恐惧于下行,倒是应积极一些买进布局做长线操作规划和安排。
4,不怕跌,不贪涨
通过对日、周、月线结构的梳理分析,我们不难确判,无论是短期结构,还是中长期发展态势,都没有必要因为再跌而过度悲观。但也会因为时间周期不同,及空间结构差异,而出现时空关系的偏离或差别。尤其是时间越短,空间越容易偏移,但终归会修复于长期趋势方向。
就短期行情而言,比如下周会面临的局面,往往需要更微观的思考和观察,这又容易跳脱于周或月线结构的影响。而且,这又是很有必要的。以日线结构观察,我们确判不怕再跌,那是因为建立在上述梳理的中长多基础之上。
但不怕跌,是不是就能贪涨呢?也不能。40日周期的转跌的影响,的确在过去2周的持续压低后,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释。但是,持续盘跌而带来的10、20日周期转跌,也已经向下交叉40日周期,构成三叉助跌形态,这并非是容易马上就反身上得去的。

少不了要折腾一些时间,这样来看,下周10日周期的跌势都不容易改变,往往也会受制于10日均价线的下行抑制,如此也别指望马上回升挑战20日均价线了,自然更不能期待轻松地又站回到20日均价线上方。
这么来看,对于下周乃至短期行情变化,也就有了上下的大致边界。只是,绝对的高低点都是走出来的,所以咱们也就不瞎掰扯绝对高或绝对低点了,但可以确判大概会是一个上下跌宕拉锯反复的区间态势。短期内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技术结构的演变,直到短多得以重建,再思考向上的边界如何拓展。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20793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