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PMI与股市有什么关系

开心一刻:伯母: “吉米这次历史不及格?” 母亲:”很遗憾,一点儿也不好.但这 不能怪他,他们问的全是这可怜的孩子出生以前的事.”

由于行业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以及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统计方法的简便易行,每月定期公布,在时间上遥遥领先其他数据的PMI备受管理层、产业界和投资圈重视。

众多投资者高度关注的指标,肯定会对市场走势构成影响。但PMI和股市的关系究竟如何?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一谚语大体是正确的,PMI在多数时候和上证综指保持同行,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与上证综指同步见底反弹,此后直至2014年底都呈现强烈的正相关关系。但必须注意的是,单纯读取PMI数据并不能预判后市涨跌——2006—2007年、2014—2015年大牛市和离当下最近的2020年“新冠牛”行情中PMI和上证综指关系并不紧密,很多月份甚至呈现出显著的背离。但偏偏这类走势极端的大牛市才是最好的赚钱机会,如果仅凭PMI滞涨或大跌就对未来行情悲观而离场或大幅降低仓位,投资业绩难免严重跑输指数。

为什么会出现“平时牛,关键时候掉链子”的情况?第一个问题出自PMI本身:它的确优点很多,但这些优点又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如简便易得却不够精确,从调查问卷就可以看到,PMI统计只是基于受访者的主管定性判断,并不基于完整严谨的定量分析。先导性决定了它会提前3~个月反映经济走势,会和同样为领先指标的股指存在时差。且务必记住PMI是一个环比指标,如上一统计期基数低,会造成隔月数据反升较快的情况。如2020年3月份PMI快速回升到50荣枯线以上,很多媒体和博主惊叹经济光速回暖时,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就特意借采访提醒各界,要注意受疫情影响2月基数超低的问题,并建议关注未来几个月PMI能否延续扩张走势,至少要等数据同向变化3个月以上才能得出趋势好转的结论。

第二则是PMI虽然好用,但还务必结合其他指标观察,指望“一招鲜吃遍天”,凭一项“神奇数据”构建买入卖出模型是不可能的。PMI冲得太快或高位滞涨时会引来管理层为经济降温,严重垮塌时会有量化宽松、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或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积极护盘(典型的便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至少从近些年数据统计看,股市和流动性指标(M1/M2/社融)等关系更紧密些。

但以上并不能削弱PMI统计的重要性:作为世界各地投资人最关注的宏观指标,它在每月末或月初一经公布,都会引来媒体蜂拥报道和千万篇研报跟踪分析。这无疑会对市场情绪造成影响,一旦大幅超过或低于预期,会对指数构成重大利好或利空。对短线交易者而言,每月PMI的公布日应该重视其对指数涨跌的影响。此外,还有很多量化趋势模型会考察PMI的长期均线走势,因为只要把时间轴拉长,这一指标还是能较好地体现经济冷暖变化。对长线投资人来说,当然可以过滤一两个月的PMI变化带来的市场噪音,但把握大的趋势变化对资产配置方向和仓位管理仍有重要意义。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9992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8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