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指数基金成本低。主动基金的管理费一般在1.5%左右,指数基金大多只要0.5%甚至更低。别小看这1%的差距,按复利算,10年下来能差出20%的收益。而且指数基金透明,持仓都是公开的,不会像有些主动基金那样偷偷换仓、风格漂移,买着更放心。
选指数也有门道,不是随便抓一个就行。新手优先选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覆盖大盘蓝筹股,中证500覆盖中盘成长股,这两个能代表A股整体走势,波动相对小。要是想赚行业红利,就选政策支持的赛道,比如新能源、半导体相关的行业指数,但要注意这类指数波动大,得搭配宽基指数平衡风险。千万别碰那些冷门的主题指数,比如单一概念、小众行业的,流动性差,跌了都没法卖。
第二条铁律“低买”,核心是判断“什么时候算低”。很多人以为净值低就是低位,这是大错特错。净值高低只代表基金成立以来的累计涨幅,不代表当前估值。真正的“低”是看估值,最实用的指标就是市盈率(PE)。
市盈率通俗说就是“回本周期”,比如PE是10倍,就意味着按当前收益,10年能回本。判断的关键是看“估值分位”,也就是当前PE在过去几年里的位置。打开“天天基金网”或“支付宝”的基金详情页,就能查到估值分位。一般来说,分位在30%以下算低估,30%-70%是合理,70%以上就是高估。比如现在沪深300的估值分位是28%,就属于可以买入的低位;要是涨到80%,就坚决不能碰了。
低买不是一次性梭哈,得分批建仓。比如手里有10万块,先在低估区买3万,要是再跌5%,再补2万,跌10%再补3万,剩下2万留着应对极端行情。这样能摊薄成本,就算短期下跌也不用慌。要是一下子全买进去,遇到回调心态很容易崩,大概率会割在低点。
第三条铁律“高卖”,难点在“什么时候该卖”。很多人要么赚一点就卖飞,要么跌了才想起卖,关键是没建立止盈规则。最适合新手的是“目标止盈法”,买之前就定好收益率,比如20%-30%,到了就卖。
这个目标不是瞎定的,得看指数类型。宽基指数波动小,目标设20%-25%就行;行业指数波动大,可以设到30%-40%。比如买了半导体行业指数,定35%的止盈线,涨到这个点就果断卖,别贪心等更高。
要是怕牛市卖飞,就用“最大回撤止盈法”。比如涨到30%先不卖,设置一个回撤阈值,宽基指数设5%-8%,行业指数设8%-13%。要是从高点跌了6%,就卖1/3;再跌6%,再卖1/3;跌够9%就全卖。这样既能赚足牛市收益,又能及时止损,不会让利润回吐。
有几个“反常识”的坑必须避开,不然铁律也不管用。第一,别频繁操作。很多人把基金当股票炒,今天买明天卖,光手续费就吃掉不少收益。基金是长期投资,持有时间越长,赎回费越低,持有超过730天基本就没赎回费了。
第二,别过度分散。有人觉得买十几只基金能分散风险,其实不然。基金本身已经分散持仓了,买太多反而不好管理,还可能因为持仓重复,达不到分散效果。一般持3-5只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就够了,比如1只沪深300、1只中证500、1只行业指数,再配1只债券指数基金稳底盘。
第三,别忽略费用。除了管理费,申购赎回费也得算清楚。很多平台申购费能打1折,但持有不到7天赎回要收1.5%的惩罚性费用,这是大忌,一定要避免短期赎回。
最后想说,这3条铁律的核心不是“预测市场”,而是“控制人性”。投资赚的钱,本质上是克服贪婪和恐惧的奖励。只盯指数,是避免被短期热点诱惑;低买,是拒绝追涨;高卖,是防止贪心。
现在市场上沪深300、中证500都处于低估区,正是布局的好时候。按这3条铁律做:选2只宽基指数+1只政策支持的行业指数,在估值分位30%以下分批买,定好25%-35%的止盈线,不用天天看盘,到点操作就行。
基金投资不是赚快钱的地方,而是一场马拉松。记住这3条铁律,别被短期波动带偏,长期下来肯定能跑赢大部分瞎折腾的人。毕竟对普通人来说,稳赚比多赚更重要。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4771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