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信号:“主力资金净流入+成交量放大”,缺一不可
陈阳说,想抓涨停,先看“钱往哪走”——头一天必须有主力资金真金白银往里进,而且成交量得比前一天放大至少30%,这是“量价齐升”的基础。
很多散户容易犯的错,是只看资金净流入,不看成交量。比如有的股票显示资金净流入5000万,但成交量比前一天还小,这很可能是主力在“做假动作”,用少量资金拉股价,实际在悄悄出货。真正要涨停的股票,主力是“真吃货”,会带动成交量明显放大,比如前一天成交2亿,当天成交3亿以上,而且资金净流入要超过当天成交额的5%,说明主力拿筹码的意愿很强。
他还强调,要看“全天资金流向”,不能只看尾盘。有的股票尾盘突然拉资金净流入,前面半天都是净流出,这大概率是主力为了第二天出货做的“尾盘偷袭”,不是真的要涨停。只有全天资金稳步流入,尤其是下午2点后还在持续加仓的,第二天涨停的概率才高。
第二个信号:“股价站稳关键均线+突破前期小平台”
光有资金还不够,股价得“站得住”——头一天必须站稳5日均线和10日均线,而且要突破最近5-10个交易日的小平台高点,这是“突破压力位”的信号。
陈阳解释,均线就像“支撑线”,5日和10日均线是短期趋势的关键,股价站在这两条线上,说明短期趋势向上;而前期小平台是“套牢盘压力位”,如果能突破,说明主力有能力把之前套住的人解套,后续上涨的阻力会小很多。
比如某只股票之前一直在8-9元之间震荡,头一天突然涨到9.1元(突破平台高点),而且收盘价还在5日均线(8.8元)之上,这时候就符合“站稳均线+突破平台”的条件。反之,如果股价突破了平台,但收盘又跌回5日均线以下,这叫“假突破”,第二天不仅难涨停,还可能大跌,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开。
他还补充,突破平台时最好不要放巨量——如果成交量比前一天放大1倍以上,反而要小心,可能是主力借突破出货;成交量温和放大30%-50%,才是健康的突破。
第三个信号:“板块热点联动+政策/消息利好”
资金和股价都到位了,还得有“风口”——头一天所在板块必须是当天的热点板块,最好还有政策或行业消息利好,这是“借势上涨”的关键。
陈阳说,A股从来都是“炒板块、炒热点”,单个股票很难脱离板块独立涨停。比如头一天新能源板块整体涨幅超过3%,板块内有5只以上股票涨停,这时候板块内符合前两个信号的股票,第二天涨停的概率会比其他板块高很多。
而且最好有“明确利好”加持,比如政策出台“新能源补贴加码”,或者行业发布“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0%”,这些消息能给主力拉升提供“理由”,也能吸引更多散户跟风,推动股价涨停。反之,如果板块是冷门板块,就算股票符合前两个信号,第二天也可能只是小涨,难成涨停。
不过他也提醒,要避开“利好兑现”的情况——如果板块已经涨了3-5天,头一天才出利好,这很可能是“主力借利好出货”,比如某板块前几天已经涨了20%,头天出政策利好,当天股票虽然上涨,但第二天大概率会跌,这种情况不能碰。
最后:3个“避坑提醒”,比抓涨停更重要
陈阳反复强调,就算3个信号都符合,也不是百分百能涨停,必须记住3个“避坑原则”,不然很容易亏回去:
第一,“大盘不好时,再符合信号也不买”。如果头一天大盘大跌(跌幅超过2%),就算股票符合3个信号,第二天也可能受大盘拖累,难以上涨,这种时候一定要空仓。
第二,“涨停打开就卖,不贪多”。如果第二天股票涨停,但中途打开,而且成交量突然放大,这时候不管后续会不会再封板,都要先卖出一部分,落袋为安,避免涨停变跌停。
第三,“连续2天不涨停就止损”。如果买了之后,第二天没涨停,第三天还在跌,就算亏损也要止损,不要抱着“等反弹”的心态,不然可能越套越深。
他还说,自己3年翻8倍,不是靠每次都抓涨停,而是靠“严格执行纪律”——符合3个信号才买,不符合坚决不碰,该止损就止损,该止盈就止盈。普通人炒股之所以亏,往往是“乱买乱卖”,要么不看信号追涨,要么符合信号却不敢买,要么赚一点就卖、亏了却死扛。
最后要特别提醒:股市有风险,陈阳的方法是他个人实战总结,不代表适合所有人。新手最好先拿小资金试错,熟悉这套逻辑后再慢慢加仓,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借钱炒股。毕竟在A股,“活下去”比“抓涨停”更重要,能稳定盈利,比偶尔赚一次大钱更靠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1473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