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掰扯个真相:看不懂K线,不是你笨,是没人说“人话”
很多人一看到K线就头大,满屏的红柱绿柱、均线缠绕,还有各种看不懂的术语,听别人说“金叉买、死叉卖”,照着做反而被套。其实不是你学不会,是大多讲K线的内容都在“绕圈子”——要么堆砌专业词显得高深,要么只讲图形不讲背后逻辑,结果学完还是不会用。
K线根本没那么复杂,它本质就是“股票的日常成绩单”:红K线代表当天买的人比卖的人厉害,股价涨了;绿K线就是卖的人比买的人凶,股价跌了。那些所谓的“经典图形”,也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无数次多空博弈后留下的规律——就像下雨前会阴天、起风前会叶落,股票要涨要跌,K线上也会提前给出信号。
但必须说清楚:K线不是“算命工具”,没有哪种图形能保证100%涨或跌。它的作用是帮你“看懂当下的局势”,知道现在是买方占优还是卖方占优,从而判断该买、该卖还是该等。这篇文章只讲3组最实用的K线图形,每一组都讲清楚“长啥样、怎么看、买卖点在哪”,全是大白话,看完就能对着盘面用。
二、第一组:“双底图形”——跌不动了要反弹,买在“第二个底”最稳
“双底”是股市里最常见的“反转信号”,简单说就是股票跌了两波,第二波跌不下去了,开始往上涨。这种图形就像“W”字母,所以也叫“W底”,只要认出来,就能抄底在相对低点。
(一)先认清楚:双底长啥样?3个特征缺一不可
不是随便跌两下就是双底,得满足3个条件,少一个都可能是假的:
1. 有两个“差不多高”的低点:第一波下跌到某个价位(比如10元)停下来涨,涨到一定程度(比如12元)又跌,第二次跌到和10元差不多的位置(比如10.2元)就止跌,这两个低点就是双底的“两个脚”,高度差不能超过5%,要是第二个底比第一个底低太多(比如跌到9元),那就是真的还在跌,不是双底。
2. 中间有个“明显的顶”:两个底之间得有个反弹的高点,这个高点叫“颈线位的雏形”,比如从10元涨到12元,这个12元就是中间的顶,没有这个顶,就是一条直线下跌,算不上双底。
3. 第二次见底后“放量上涨”:最关键的一点是,第二个底形成后,股价往上涨的时候,成交量要比第一个底上涨时大。比如第一个底从10元涨到12元,每天成交1000手;第二个底从10.2元涨到12元,每天成交1500手,这说明有新的资金进场,不是散户在瞎炒,是真的要反弹了。
举个实际例子:某只股票从15元跌到11元,涨回13元后又跌,跌到11.1元就不跌了,接着开始涨,涨的时候成交量比之前大,这就是标准的双底。要是第二个底跌到10元,或者涨的时候没放量,那就要多留个心眼。
(二)买卖点怎么找?记住“1买2不买,1卖2不卖”
很多人看到双底就着急买,结果买在半山腰,其实双底的买卖点有明确的信号,按步骤来就行:
– 买点:等“突破颈线位”再买,别在两个底里抄底
1. 第一个底不买:第一次跌到低点,你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跌,万一还能跌更低,抄底就变成“抄在山顶”,比如跌到10元就买,结果又跌到9元,直接被套。
2. 第二个底也别急买:第二次跌到差不多的位置,虽然看起来跌不动了,但没涨起来之前,谁也确定是不是真的底,可能会在这个位置震荡很久,浪费时间。
3. 突破颈线位再买:这是最稳的买点。“颈线位”就是两个底中间那个顶的价格(比如12元),当股价涨到超过12元,而且连续2天收盘价都在12元以上,同时成交量放大,这时候再买,基本能确定是真的反弹了。比如股价突破12元后,涨到12.3元,成交量比前一天多30%,这就是明确的买入信号。
– 卖点:别等“涨不动了”再卖,看“回踩颈线位”的力度
1. 没跌破颈线位不卖:股价突破颈线位后,可能会回调,只要回调不跌破颈线位(比如12元),就不用卖,这是正常的洗盘,洗完还会涨。
2. 跌破颈线位就卖:如果回调时直接跌破12元,而且3天内收不回12元以上,说明之前的突破是假的,是主力诱多,这时候必须卖,不然会被套。
3. 涨到“翻倍高度”可止盈:双底的反弹高度通常是“两个底到颈线位的距离”,比如从10元到颈线位12元,距离是2元,那反弹高度大概率能到14元(12元+2元),涨到这个位置如果开始震荡,没继续涨的迹象,就可以先卖一部分,落袋为安。
(三)避坑提醒:这2种“假双底”一定要分清
不是长得像W就是双底,这两种情况最容易骗人,遇到了要躲开:
1. 第二个底“没放量”的双底:第二个底涨起来的时候,成交量和第一个底差不多,甚至更少,这说明没有新资金进场,只是之前的散户在补仓,涨不了多久就会跌回去。
2. 突破颈线位“只涨一天”的双底:股价某天突然涨到颈线位以上,但第二天就跌回来,而且成交量很大,这是主力“假突破”,故意拉一天吸引散户买,然后趁机出货,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止损。
三、第二组:“头肩顶图形”——涨不动了要下跌,卖在“右肩”最及时
“头肩顶”和双底相反,是“见顶信号”,简单说就是股票涨了三波,中间那波涨得最高(像人的头),两边两波涨得低(像人的肩膀),所以叫“头肩顶”。这种图形一出现,说明股价快跌了,得赶紧卖,别等套牢了才反应过来。
(一)认图形:头肩顶有3个关键部位,记准了不会错
头肩顶比双底稍微复杂点,但只要记住“一头两肩一颈线”,就能认出来:
1. 左肩:股价先涨一波,涨到某个高点(比如20元)后开始跌,跌到一定程度(比如18元)止跌,这波上涨和下跌就是“左肩”,上涨时成交量放大,下跌时成交量缩小,是正常的回调。
2. 头部:从18元开始,股价又涨,而且涨到比左肩更高的位置(比如22元),这就是“头部”,但上涨时的成交量比左肩上涨时少,这是关键信号——说明买的人已经少了,涨不动了。接着股价从22元跌下来,跌到和左肩下跌的低点差不多的位置(比如18元),这时候的下跌成交量会比左肩下跌时大,说明卖的人开始多了。
3. 右肩:从18元又开始涨,但这次只涨到比左肩高点低的位置(比如19元)就涨不动了,这就是“右肩”,上涨时成交量比头部上涨时更少,甚至比左肩还少,完全没了上涨的力气。
4. 颈线位:连接“左肩的低点”和“头部的低点”的那条线,就是颈线位(比如18元),这个位置是关键,一旦跌破,就确定是头肩顶了。
举个例子:某只股票从16元涨到20元(左肩),跌回18元;再涨到22元(头部),跌回18元;又涨到19元(右肩),然后开始跌,这就是标准的头肩顶。尤其是头部上涨时成交量减少,右肩涨不动,都是明确的见顶信号。
(二)买卖点:卖点要“早”,别等跌破颈线位才慌
头肩顶的卖点很关键,卖早了可能少赚点,但卖晚了就会被套,记住这3个卖点,按顺序来:
– 第一个卖点:右肩上涨“没力气”时:右肩涨到比左肩高点低的位置(比如19元),而且成交量很小,股价开始震荡,这时候就可以先卖一部分,不用等跌破颈线位,因为这时候已经能看出涨不动了。比如右肩涨到19元后,连续3天没涨到20元,还偶尔下跌,这就是卖的信号。
– 第二个卖点:跌破颈线位“当天”:当股价跌到颈线位以下(比如跌破18元),而且当天收盘价也在18元以下,成交量还放大,这时候必须把剩下的全部卖掉,不管亏赚,因为这说明头肩顶已经形成,接下来大概率会大跌。
– 第三个卖点:回踩颈线位“没上去”时:有些股票跌破颈线位后,会回调一下,试着涨回颈线位以上(比如从17元涨回18元附近),但没涨到18元就跌回去,这叫“回踩确认”,说明颈线位已经从支撑位变成压力位,再卖就是最后的机会,别再抱有幻想。
(三)避坑提醒:这2种情况不是头肩顶,别卖错了
有时候会把正常的震荡当成头肩顶,卖了之后股票还在涨,白白少赚,这两种情况要区分开:
1. 头部成交量“比左肩大”的不是头肩顶:如果头部上涨时成交量比左肩还大,说明还有资金在进场,不是真的见顶,可能只是正常的上涨震荡,不用急着卖。
2. 没形成右肩就下跌的不是头肩顶:股价从头部跌下来后,没涨起来形成右肩,直接就跌破颈线位,这可能是短期恐慌性下跌,不是头肩顶,别慌着卖,等企稳了再看。
四、第三组:“均线多头排列图形”——涨势刚开始,买在“回调到均线”最安全
前面两组是“反转图形”,要么抄底要么逃顶,而“均线多头排列”是“趋势图形”,简单说就是股票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买进去大概率能跟着赚,适合不想猜顶底、只想赚趋势钱的人。
(一)先懂均线:常用的3条均线,记牢作用
讲多头排列之前,得先搞懂3条最常用的均线,软件里一般都有,分别是5日均线(MA5)、10日均线(MA10)、20日均线(MA20):
– 5日均线:代表最近5天买入的人的平均成本,股价在5日均线上,说明最近5天买的人都赚钱了,短期趋势好。
– 10日均线:代表最近10天的平均成本,比5日均线更稳,能反映中期趋势。
– 20日均线:代表最近20天的平均成本,是短期趋势的“生命线”,股价跌破20日均线,说明短期上涨趋势可能要变。
(二)认图形:多头排列就一个标准,简单好记
“均线多头排列”的标准很简单,就一句话:5日均线在10日均线上方,10日均线在20日均线上方,而且三条均线都向上拐头。就像排队一样,5日线在最上面,10日线在中间,20日线在最下面,一起往上走,这种情况说明短期、中期的买盘都很足,股价会持续上涨。
比如某只股票的5日线是15元,10日线是14.5元,20日线是14元,三条线都往上走,股价在5日线上方运行,这就是标准的多头排列。反过来,如果5日线在10日线下方,10日线在20日线下方,就是空头排列,是下跌趋势,不能买。
(三)买卖点:买在“回调到均线”,卖在“跌破均线”
均线多头排列的买卖点最容易操作,不用猜,跟着均线走就行:
– 买点:回调到“10日均线”或“20日均线”时买
1. 别追高买:股价在5日线上方持续上涨,别看到涨了就买,追高容易被套,比如股价从15元涨到16元,直接买进去,万一回调到15.5元,就会短期被套。
2. 回调到10日均线买:股价上涨过程中,偶尔会回调到10日均线附近(比如14.5元),这时候只要没跌破10日均线,而且成交量缩小,就是买入机会,因为10日均线有支撑,回调后还会涨。
3. 回调到20日均线买更稳:如果回调幅度大一点,到了20日均线附近(比如14元),但没跌破,成交量还是缩小,这是更安全的买点,因为20日均线是短期生命线,跌破的概率小,买进去上涨的概率更大。
– 卖点:跌破“20日均线”就卖,别等破位太深
1. 跌破5日均线不用慌:股价偶尔跌破5日均线,只要很快能收回来,而且没跌破10日均线,就是正常回调,不用卖,比如跌到14.8元(5日线是15元),第二天又涨回15元以上,就不用管。
2. 跌破10日均线要警惕:如果跌破10日均线(比如跌到14.4元),而且3天内收不回10日均线以上,就要开始准备卖,这说明短期趋势可能要变。
3. 跌破20日均线必须卖:一旦股价跌破20日均线(比如跌到13.9元),而且当天收盘价也在20日均线以下,成交量放大,这时候必须卖,因为多头排列已经被破坏,接下来很可能进入下跌趋势,再拿着会被套。
(四)避坑提醒:这2种“假多头排列”别碰
不是三条均线向上就是好趋势,这两种情况是“假多头”,买了容易亏:
1. 均线粘合后“突然发散”的多头排列:之前三条均线缠在一起,某天突然分开变成多头排列,但成交量没放大,这是主力刻意做出来的图形,吸引散户买,很快就会跌回去。
2. 股价“远离均线”的多头排列:股价涨得太快,远远超过5日均线(比如5日线是15元,股价涨到17元),这叫“乖离率太大”,随时可能回调,别追进去,等回调到均线附近再买。
五、最后:3个实用提醒,比懂图形更重要
学会这3组图形,基本能应对大部分行情,但还有3个关键点,要是忽略了,再准的图形也没用:
(一)别只看K线,结合“成交量”才靠谱
所有K线图形的信号,都得靠成交量验证,比如双底的第二个底要放量上涨,头肩顶的头部要缩量上涨,多头排列的回调要缩量。没有成交量的配合,图形再标准也是假的,比如双底没放量,就算突破颈线位也涨不动;头肩顶没缩量,可能只是正常震荡,不是见顶。
(二)别贪心,“见好就收”比啥都强
很多人明明认出了图形,却因为贪心没卖,结果被套。比如头肩顶的右肩出现了,觉得还能再涨点,没卖,结果跌破颈线位大跌;双底突破颈线位,涨了一点就想等翻倍,结果回调又跌回去。记住:股市里没有“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的完美操作,能吃到中间的利润就够了,见好就收才是长久之道。
(三)新手别频繁操作,先拿小资金练手
刚学会这些图形,别拿着大资金满仓操作,先拿小资金试试,比如用10%的资金买,就算判断错了,亏损也不大,还能积累经验。等操作几次熟练了,能准确判断图形和买卖点了,再慢慢加大资金,这样既安全又能稳步赚钱。
最后想和大家聊一聊:你以前炒股时,有没有遇到过这3组图形?是成功抓住了机会,还是不小心踩了坑?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80193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