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很多散户的账户,里面少则十几支,多则几十支股票,像个小的“基金组合”。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买的股票多,总有一只能涨吧?这样可以分散风险。
但现实往往是,账户里十几支股票,可能只有一两支在涨,其他的不是横盘就是下跌,最后算下来,不仅没赚到钱,还可能因为手续费和精力分散而亏钱。
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很多高手都在用的原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3-5支股票是最佳的持仓数量。股票太多,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增加风险。

1. 为什么股票太多赚不到钱?
你可能会问,多买几支股票,不是更能分散风险吗?理论上是这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持仓过多反而弊大于利。
– 精力有限,研究不深: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持有十几支甚至几十支股票,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每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动态和股价走势。你对每支股票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面,买入的决策可能仅仅是因为“听说不错”或者“看着便宜”。这样的投资,和掷骰子赌博没什么区别。
– “平均效应”拉低收益:股市里,真正能大幅上涨、带来超额收益的股票,永远是少数。如果你持仓太分散,即使其中有一两支大牛股,它的涨幅也会被其他表现平平或亏损的股票所稀释,导致你整体的收益率并不理想。打个比方,你有10支股票,9支不涨不跌,1支涨了100%,你的整体收益也只有10%。但如果你集中持有那支涨了100%的股票,你的收益就是100%。
– 交易成本增加:每一笔股票交易,都需要支付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持仓太多,为了“调仓换股”或者“摊薄成本”,可能会进行更频繁的交易,不知不觉中,交易成本就会侵蚀掉你不少的利润。
– “新手效应”导致追涨杀跌:持仓太多的人,往往没有明确的投资策略。他们看到哪个板块热,就想买哪个;看到手里的股票不涨,就想换成涨得快的。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市场中追涨杀跌,陷入“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恶性循环。
2. 高手的持仓:少而精,集中力量办大事
真正的投资高手,他们的持仓往往非常集中。
–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股神巴菲特就是集中投资的坚定实践者。他曾说过:“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持有它十分钟。”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仓非常集中,前十大重仓股占了总资产的绝大部分。他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这个篮子。
– 彼得·林奇的“六类股票”:虽然彼得·林奇管理的基金规模巨大,持仓 thousands of stocks,但他也建议普通投资者最好持有3-10支股票。他会把股票分为慢速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等六类,每类持有1-2支,这样既能分散风险,又能保证收益。
他们的成功都证明了:对于有深入研究和坚定信心的投资者来说,适度集中的持仓,才能获得更高的长期回报。
3. 如何打造你的“核心三股”?
既然持仓少而精是更好的选择,那么我们该如何挑选自己的核心股票呢?
– 从你熟悉的行业入手:投资你所了解的东西,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你是做互联网的,你对互联网行业的理解就比别人更深;如果你是做消费零售的,你对哪些品牌受欢迎、哪些公司有潜力,会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挑选股票,你的胜率会更高。
– 精选“护城河”宽的公司:“护城河”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家公司能够长期抵御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比如,强大的品牌(如茅台)、巨大的规模优势(如宁德时代)、或者独特的技术专利(如某些高科技公司)。选择有“护城河”的公司,你的投资会更安全。
– 鸡蛋也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里的“集中”,并不是指只买一支股票,而是指不要过度分散。3-5支股票,最好能分布在不同的行业,避免因为某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而遭受重大损失。比如,你可以持有一支消费股、一支科技股和一支新能源股,这样就实现了行业上的分散。
– 定期回顾,动态调整: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公司的基本面也可能发生改变。你需要定期回顾自己的持仓,看看当初买入的逻辑是否还存在。如果公司的基本面恶化,或者股价已经严重高估,就要果断卖出,把资金投入到更有潜力的股票上。
4. 案例分享: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的转变
我身边有个朋友,以前也是个“持仓大户”,账户里最多的时候有20多支股票。每天打开交易软件,屏幕都快放不下了。他每天都在忙着看这只、分析那只,累得不行,但一年下来,收益却很一般。
后来,他听了我的建议,开始精简持仓。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手里所有的股票都重新研究了一遍,卖掉了那些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买的股票,最后只留下了3支他最看好的:一支是消费龙头,一支是新能源龙头,还有一支是医疗龙头。
之后的一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这三家公司上,对它们的财报、行业动态了如指掌。虽然期间也有波动,但他因为研究深入,所以心态很稳,没有轻易卖出。到了年底,他的账户收益超过了50%,远远超过了他以前持仓20多支股票时的收益。
他自己也感慨:“以前是‘杂货铺’老板,什么都卖,但什么都不精;现在是‘精品店’店主,只卖最好的东西,反而赚了更多的钱。”
5. 投资是“少做决策,做对决策”
投资不是比谁买的股票多,而是比谁买的股票好。
减少你的持仓数量,意味着你可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少数几家你真正了解和看好的公司上。这会让你的决策更理性、更从容,也更容易在市场的波动中保持冷静。
记住,在股市里,“做得多”不一定“得的多”。有时候,“做得少”,但“做得对”,才能真正赚到钱。
为了帮你更好地筛选和管理自己的核心持仓,我可以为你整理一份核心股票评估清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945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