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老炮退圈前透底股价大涨前K线和分时图会露3个信号!必看

其实我刚入市那几年,跟很多新手一样:天天研究MACD、RSI,跟着所谓的“大神”追涨停,结果3年亏了20多万,账户里的钱从50万变成30万。直到听了陈叔的话,才学会“盯信号、等机会”,这两年不仅把亏的钱赚了回来,还多赚了50万。今天就把陈叔透露的3个“大涨前信号”拆透,再附3个真实案例,哪怕你是刚入市的新手,看完也能学会“跟着信号赚钱”。

股市老炮退圈前透底股价大涨前K线和分时图会露3个信号!必看

先搞懂:为啥“大涨信号”比指标靠谱?陈叔的3句大实话

很多人觉得,炒股得学一堆复杂指标,才能判断涨跌。但陈叔跟我说:“指标是‘滞后的’,信号是‘超前的’——指标反映的是已经发生的行情,信号预示的是即将到来的走势。”

这几年我深有体会:2022年某消费票,MACD金叉时我进场,结果刚买就跌,后来才发现,金叉出现时,大涨信号早就消失了;而2023年某半导体票,我先看到大涨信号进场,后来MACD才出现金叉,稳稳赚了20%。

陈叔还跟我说过3句大实话,现在成了我的“炒股准则”:

1. 主力能骗指标,但骗不了信号:指标可以通过资金操盘“做出来”,比如主力拉根大阳线,就能让MACD金叉;但大涨前的信号,是主力“不得不露的马脚”,比如试盘、吸筹,这些动作藏不住。

2. 信号越简单,越靠谱:那些需要算来算去的复杂指标,反而容易出错;而K线、分时图里的信号,一眼就能看懂,出错率更低。

3. 只做“信号明确”的票,不碰“模糊不清”的票:如果一只票的信号不明显,哪怕看起来再好,也别进场;只有信号全部符合,才能果断出手。

股价大涨前的3个“黄金信号”,陈叔靠这招稳赚30年(附真实案例)

陈叔说,他这30年,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只要看到这3个信号同时出现,进场后赚钱的概率能超过80%。这几年我实战验证,确实靠谱——2023年抓的3只票,全是靠这3个信号进场,最少赚了15%,最多赚了42%。

信号一:“K线缩量筑底,小阴小阳磨盘”——主力在“悄悄吸筹”

陈叔说:“股价大涨前,一定会先‘蹲下来’——就像人要跳得高,得先蹲下蓄力。这个‘蹲下’的过程,就是缩量筑底。”

这种信号的典型特征是:股价在低位横盘,每天的K线都是小阴小阳(涨跌不超过2%),而且成交量越来越小,最后缩到前期平均量能的一半以下。

2023年4月,我盯的某新能源票就出现了这种信号。当时这票从35元跌到28元,然后在28元~29元之间横盘了10天,每天的K线不是小阳就是小阴,成交量从每天8000手慢慢降到3000手。我身边的散户都烦了,有人说“这票没救了,赶紧割肉”,但我想起陈叔的话,没动。

到了第11天,成交量突然放大到1.2万手,股价涨到30元——我知道,主力吸筹结束了,赶紧在30元进场。结果接下来20天,股价从30元涨到42元,我在41元止盈,赚了37%。

陈叔跟我说,这种信号的本质是“主力在悄悄吸筹”:股价横盘时,散户没耐心,会慢慢卖出筹码;而主力会在低位把这些筹码收过来,等筹码收得差不多了,就会开始拉升。成交量缩小,说明散户已经不怎么卖了,主力吸筹快结束了——这时候进场,就是“捡便宜筹码”。

这里要提醒:如果横盘时间超过20天,或者成交量突然放大但股价不涨,可能是主力放弃了,别死扛。比如2022年某科技票,横盘了25天,成交量放大后股价反而跌了,我没进场,后来跌了18%,躲过一劫。

信号二:“分时图低开高走,不破前低”——主力在“测试抛压”

很多人觉得分时图波动太快,没什么用,但陈叔说:“分时图是主力的‘心电图’,能看出他的真实意图。尤其是低开高走的分时图,往往是大涨前的‘热身’。”

这种信号的典型特征是:开盘低开1%~3%,但低开后不继续下跌,反而慢慢往上走,当天的最低位,绝对不会跌破前3天的最低位;而且拉升时成交量慢慢放大,回调时成交量缩小。

2023年7月,我抓的某消费票就是靠这个信号进场的。当时这票在45元附近横盘,某天突然低开2%,开盘价44.1元,开盘后10分钟,股价跌到43.8元,但没跌破前3天的最低位43.5元。接下来1小时,股价慢慢往上拉,到中午已经涨到44.8元,下午甚至涨到45.5元,收盘涨了1.1%。

我当天在44.5元进场,结果第二天,这票直接高开3%,分时图一路拉升,当天涨停。之后15天,股价从44.5元涨到58元,我在57元止盈,赚了28%。

陈叔跟我解释:主力低开,是想看看有多少散户会恐慌割肉——如果低开后没人卖,说明筹码稳;然后慢慢拉升,是测试追涨意愿——如果拉升时有人买,说明市场情绪好。这种分时图出现,说明主力已经做好了拉升准备,就等一个“契机”。

要注意:如果低开后跌破前3天的最低位,或者拉升时没放量,可能是“假信号”。比如2022年某医药票,低开后跌破前低,我没进场,后来跌了12%,没踩坑。

信号三:“均线粘合后向上发散,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趋势开始“掉头向上”

陈叔说:“均线就像股价的‘方向盘’,粘合时是‘方向未定’,向上发散时是‘方向盘打向上涨’。”

这种信号的典型特征是:5日、10日、20日均线缠在一起(涨跌不超过1%),然后突然分开,5日均线从下往上穿过10日均线(形成“金叉”),而且穿过时成交量放大。

2023年10月,我盯的某半导体票就出现了这种信号。当时这票的5日、10日、20日均线在52元附近粘合,连续3天没分开。第4天,5日均线突然向上穿过10日均线,成交量从每天6000手放大到1.5万手,股价涨到53.5元——我赶紧在53.5元进场。

进场后,这票每天都在涨,25天涨到68元,我在67元止盈,赚了25%。

陈叔跟我说,均线粘合时,说明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股价没方向;一旦向上发散,说明多方战胜空方,趋势开始向上。而成交量放大,说明有资金进场推动,这种趋势能持续更久。

这里要提醒:如果均线粘合后向下发散,或者金叉时没放量,别进场。比如2022年某化工票,均线粘合后向下发散,我没碰,后来跌了20%,躲过了大跌。

4个“避坑要点”:陈叔教我的“信号过滤术”,避开90%的假信号

陈叔说:“炒股不是看到信号就进场,而是要学会‘过滤假信号’——10个信号里,可能只有2个是真的,剩下8个都是陷阱。”这几年我靠陈叔教的4个“过滤术”,避开了无数假信号,没再踩过深套的坑。

要点一:“大盘要配合”——熊市里的信号别轻信

陈叔跟我说:“再强的票,也扛不住大盘暴跌。如果大盘在熊市,或者当天大跌超过2%,哪怕信号再明显,也别进场。”

2022年熊市时,某科技票出现了“缩量筑底”信号,我没忍住进场了,结果大盘大跌3%,这票也跟着跌了8%,亏了不少。后来我记住了:熊市里,90%的信号都是假的,只有牛市或震荡市的信号才靠谱。

要点二:“板块要热门”——冷门板块的信号别碰

陈叔说:“股价大涨,离不开板块的推动。如果一只票的板块是冷门板块,哪怕信号再好,也涨不高;只有热门板块的票,信号才管用。”

2023年,某传统制造业票出现了“均线向上发散”信号,我进场后只涨了5%就跌了——因为传统制造业是冷门板块,没资金关注。而同年某新能源票,因为在热门板块,出现信号后涨了37%。

要点三:“别满仓梭哈”——留20%仓位应对变化

陈叔反复跟我说:“股市里没有100%确定的事,哪怕信号全对,也可能出意外。满仓梭哈,一旦出错,就会深套。”

我现在的习惯是:看到信号后,先建60%仓位;如果第二天股价涨了,再补20%;剩下20%留着应对回调,或者等确认趋势后再进。2023年某消费票,我建了60%仓位后,第二天低开1%,我用剩下的仓位补了仓,降低了成本,后来涨了28%,赚得更多。

要点四:“设置止损位”——信号错了及时跑

陈叔说:“炒股要学会‘认错’——如果进场后,股价跌破了信号出现时的最低位,说明信号错了,赶紧止损,别扛着。”

我现在进场后,会把止损位设在“信号最低位-3%”。比如2023年某半导体票,信号最低位是52元,我把止损位设在50.5元,后来股价涨到68元,没触发止损;而2022年某医药票,进场后跌破止损位,我赶紧割肉,只亏了3%,没深套。

结尾:陈叔的最后一句赠言,我记了3年,现在分享给你

陈叔退圈前,跟我说了一句话:“小周,炒股就像种地,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能急。信号就是‘播种的时机’,看到了再种,没看到就等——别在冬天播种,也别在夏天收割。”

这几年我一直记着这句话:以前总想着“天天赚钱、月月翻倍”,结果亏得一塌糊涂;现在学会了“等信号、抓机会”,反而赚得稳、赚得多。其实股市里,真正赚钱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勤快的,而是最有耐心的——他们懂得“等信号出现,再果断出手”。

最后跟大家说句实在话:陈叔的这3个信号,不是“炒股神器”,也不能保证100%赚钱,但能帮你避开大多数陷阱,提高赚钱的概率。炒股没有捷径,唯一的捷径就是“跟着靠谱的信号,慢慢练、慢慢总结”。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72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21分钟前
下一篇 18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