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必看低于20满仓进高于80满仓出老杨教你避开90的坑

有人问他:“你咋知道现在该卖了?”老杨掏出烟,慢悠悠说:“靠‘20满仓进,80满仓出’啊!去年10月那指数跌到20以下,我加仓加到满;现在涨到80往上,赶紧卖,这规律我用了5年,从没栽过跟头。”
这话让我想起前几年,我跟着老杨买股票的经历。当时我刚入市,追涨杀跌,半年亏了3万,后来老杨把这个“20-80法则”教给我,我照着做,不仅把亏的赚了回来,还多赚了不少。今天就把这个法则掰开揉碎,结合老杨和我自己的实战案例,跟大家聊聊——为啥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能让普通人炒股稳赚不亏?

炒股必看低于20满仓进高于80满仓出老杨教你避开90的坑

一、先搞懂:“20”和“80”到底指啥?大白话给你讲透

很多人一听“低于20满仓进,高于80满仓出”,还以为是股价20块买、80块卖,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老杨第一次跟我讲的时候,特意拿了张K线图,指着上面的指标说:“这俩数字,说的是‘相对强弱指数’,也就是RSI,平时我们看的是6日RSI,范围在0-100之间。”

他怕我听不懂,又举了个生活例子:“你就把RSI当成菜市场的菜价——RSI低于20,就像菜价跌到了最低价,大家都嫌便宜没人买,其实这时候入手最划算;RSI高于80,就像菜价涨到了最高价,大家都抢着买,其实这时候该赶紧卖,不然等降价就亏了。”

我当时还是有点懵,老杨就打开自己的交易记录给我看。2022年10月,他买的那只新能源股,6日RSI跌到18,正好低于20,他直接满仓进去,成本12块;到了2023年4月,这只股的RSI涨到85,高于80,他全部卖出,股价21块,半年赚了75%。

“简单说,RSI低于20,说明这只股票‘跌过头了’,后面大概率会涨;高于80,说明‘涨过头了’,后面大概率会跌。”老杨拍着我肩膀说,“别觉得这方法太简单,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执行,也越不容易出错。”

不过老杨也提醒我:“不是所有股票都能用这个方法,得选那些基本面好的,比如业绩稳定、行业有前景的,要是选个垃圾股,就算RSI低于20,也可能一直跌,永远涨不回来。”

二、老杨的实战故事:靠这法则,5年从10万赚到80万

老杨以前是做销售的,2018年才入市,一开始跟大多数人一样,听消息、追涨停,一年亏了4万。后来他在券商听课,学到了“20-80法则”,试了几次,发现特别好用,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交易体系。

2019年,老杨看中了一只医药股,当时这只股因为行业政策调整,股价从30块跌到20块,6日RSI跌到19。身边的朋友都劝他:“别买,这行业还没稳呢,说不定还得跌。”但老杨查了公司财报,净利润没降,反而还涨了5%,他觉得是“错杀”,就满仓进去,买了2000股,成本20块。

结果没过多久,这只股就开始反弹,到了2020年3月,RSI涨到82,老杨果断卖出,股价35块,这一波赚了3万。当时正好赶上疫情,很多股票都在跌,老杨却靠这只股赚了钱,朋友都佩服他:“你这方法真管用!”

还有一次是2021年,老杨买的消费股,RSI跌到22,他加仓进去,后来涨到83卖出,赚了5万。但最让他得意的,是2022年的那次操作。

2022年4月,大盘跌到2800点,老杨手里的半导体股,RSI跌到16,创了新低。当时他手里只有5万现金,犹豫要不要满仓——毕竟大盘一直在跌,很多人都在割肉。但他想起“20-80法则”,又看了这只股的业绩,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0%,觉得机会来了,就把5万全部投进去,成本8块。

没想到,这只股后来一路上涨,到了2023年1月,RSI涨到86,老杨卖出的时候,股价15块,5万变成了9万多,翻了将近一倍。“当时要是怕了,不敢满仓,就赚不到这么多了。”老杨说,“炒股最怕的就是‘想太多’,明明信号已经出现了,还犹犹豫豫,最后错过机会。”

5年下来,老杨从最初的10万本金,靠“20-80法则”滚到了80万,虽然不是赚得最多的,但胜在稳——这5年里,不管大盘是涨是跌,他每年都能赚20%以上,从没亏过钱。

三、我踩过的坑:3次误用法则,差点亏光本金

虽然“20-80法则”好用,但我刚开始用的时候,也踩过不少坑,差点把本金亏光。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因为没搞懂法则的“细节”,盲目套用导致的。

第一次踩坑是2020年,我看一只科技股的RSI跌到19,低于20,没看公司基本面,就直接满仓进去,成本18块。结果后来才发现,这只股业绩亏损,还被监管处罚,RSI虽然低,但股价一直跌,最低跌到6块,我亏了60%,差点割肉。

后来老杨帮我分析:“你这是犯了‘只看指标不看基本面’的错。RSI只是个辅助工具,得先选好股票,再用指标找买卖点,不然就算指标到了20,也可能是个坑。”从那以后,我每次用法则之前,都会先看公司的财报、行业前景,再也不敢乱买垃圾股。

第二次踩坑是2021年,我买的一只白酒股,RSI涨到81,高于80,我赶紧卖了,结果卖了之后,股价还在涨,RSI一直维持在80以上,最后涨到我卖出价的1.5倍。我后悔得不行,去找老杨问原因。

老杨打开K线图跟我说:“你看这只股,当时业绩一直在涨,行业也在景气期,这种情况下,RSI可能会在80以上维持很久,不能一到80就卖,得结合‘量能’看——如果成交量没放大,说明主力还在,还能再拿拿;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再卖也不迟。”

第三次踩坑是2022年,我买的一只基建股,RSI跌到23,我觉得快到20了,就提前满仓进去,结果后来RSI又跌到18,股价还跌了10%,我慌了,赶紧割肉,结果割肉后没多久,股价就开始涨。

老杨跟我说:“‘低于20’不是‘接近20’,得等指标真的跌到20以下,并且稳定一两天再买,不然很容易抄底抄在半山腰。炒股不能急,得等信号明确了再动手。”

这三次坑踩下来,我终于明白:“20-80法则”虽然简单,但不是“傻瓜式操作”,得结合基本面、量能、信号稳定性来看,才能用好。

四、用好“20-80法则”的3个关键细节,少走3年弯路

老杨说,他见过很多人学了“20-80法则”,但还是赚不到钱,就是因为没掌握这3个关键细节。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实战总结出来的,比法则本身还重要。

细节一:选“好股票”是前提,别在垃圾股上浪费时间

老杨说:“法则是‘武器’,股票是‘战场’,要是选了个烂战场,再厉害的武器也没用。”他选股票有三个标准:

1. 业绩稳定:近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0%,没有出现亏损;

2. 行业有前景:比如新能源、半导体、消费这些长期有需求的行业,避开那些夕阳行业;

3. 估值合理:市盈率(PE)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要买估值太高的股票。

“只有选对了股票,RSI到20的时候,才是‘黄金坑’;要是选了垃圾股,RSI到20的时候,可能是‘万丈深渊’。”老杨说,这是他用5年经验换来的教训,新手一定要记住。

细节二:结合“量能”判断,避免误判

很多人只看RSI,不看成交量,结果经常卖飞或者套牢。老杨说,量能是“主力的脚印”,能看出主力是在进还是在出。

– 当RSI低于20时,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说明有主力在抄底,这时候满仓进去,胜率更高;如果成交量没放大,说明还没到真正的底部,可能还要等;

– 当RSI高于80时,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说明主力在出货,这时候赶紧卖;如果成交量没放大,说明主力还在,还能再拿一段时间,不用急着卖。

比如2023年,老杨买的一只人工智能股,RSI跌到19的时候,成交量比前几天放大了3倍,他果断满仓,后来股价涨了60%;而我之前卖飞的白酒股,RSI涨到80的时候,成交量没放大,所以还能继续涨,我当时没看量能,才卖早了。

细节三:“耐心等信号”,别急于求成

老杨说,炒股最忌讳的就是“急”,很多人看到RSI接近20,就提前满仓,看到接近80,就提前卖出,结果总是出错。

他的经验是:“等RSI真的跌到20以下,并且连续2天维持在20以下,再满仓;等RSI涨到80以上,并且连续2天维持在80以上,再满仓卖出。”这样能避免“假信号”,提高胜率。

比如2022年,老杨买的半导体股,RSI第一次跌到19,他没买,因为只维持了1天,第二天又涨到25;直到后来RSI跌到16,连续2天维持在20以下,他才满仓进去,结果买在最低点,后面涨得很稳。

“炒股就像钓鱼,得等鱼上钩了再提竿,没上钩就急着提,肯定钓不到。”老杨说,耐心是炒股最重要的品质,也是用好“20-80法则”的关键。

五、总结:简单的方法,重复做,就是最好的策略

老杨常说:“炒股不是比谁的方法更复杂,而是比谁的方法更能坚持,更能执行。‘20-80法则’虽然简单,但只要你选对股票、结合量能、耐心等信号,重复做下去,就能稳赚不亏。”

我刚开始用这个法则的时候,也觉得太简单,怀疑是不是真的有用,但跟着老杨做了几次,才发现——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记住,也越容易执行,不会因为复杂的分析而犹豫,更不会因为情绪而乱操作。

这几年,我见过很多人用复杂的指标、高深的理论炒股,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而老杨用这个简单的法则,每年都能稳定盈利,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

记住:股市里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有“稳扎稳打”的幸福。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而“20-80法则”,或许就是你寻找的那个方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506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