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趋势交易简单也不简单
作为一种追随市场动量效应的交易模式,它对市场状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通常在波动率较高的环境下有不错的可靠性
但是我发现很多朋友喜欢在波动率下降的震荡市中,偏向找短期阻力作为参照物,然后等突破就追单进场,把趋势追踪降级用成了短线追涨杀跌。
其中两点问题在于:
(1)注意力会放大我们的期待,尤其是在没有明确目标时的盯盘活动中,我们总是会高估短线波动的“重要性”
看见小阻力被突破了,就联想到了趋势启动。看见低波动K线后面走出了一根高K,就联想到日内高K。
但实际呢,走势可能并没有摆脱阶段震荡(低波动性)的制约,只不过是我们把注意力过度投入到小级别的局部走势中,放大了去看,高估了它的交易价值最终管不住手,被追求“刺激”的交易欲望所支配
很多交易者道理懂得不少,但是他们的视角却受困于每一天之中,交易思路支离破碎
(2)趋势运行是有阶段状态的,我们需要去研究它在每一个阶段区域内的波动逻辑
交易者在预估未来时总是会把趋势发展想象得非常顺利,这就导致很多人喜欢在趋势中不断以突破的方式进场或加仓,也就是用直觉式的逻辑处理趋势交易。
但实际上很多趋势在不同阶段的运行逻辑完全不同,比如:
启动初期,动量效应不够强要尽量避免使用突破这类对波动性要求比较高的策略
运行中期重点在于积累仓位,就要求我们必须专注于追求具有“点位优势”的介入逻辑
到了趋势爆发期,预期驱动开始加速,这种情况下容易走出连阴或者连阳之类的爆发性走势,最终完成冲顶和见底态势,那么此类高波动市况中突破策略又得到强化。
在趋势的不同阶段中运行逻辑不同,我们的行为倾向也应该是有区别的,如果认知不到这个层次,还不如就别做主动式交易,干脆直接开仓持有,一路逢阻减仓,被动式持有顺着时间达成利益最大化。
其实很多新手亏钱的原因挺简单的,他们没有技术能力去贯彻高难度的交易手法,但又不甘心用保守的交易策略赚平均收益……
换句话说,这个市场中聪明人不会挨打,傻瓜也不会挨打,挨打的只有那些本身是傻瓜但自认为比其他人聪明的人。
二、 交易者对于“趋势”概念的理解是高度一致的,在应对手法上也是极度相似的,这就形成了共同的认知基础。
共同认知可以驱动走势自我实现预期趋势, 它也能利用群体思潮创造接盘陷阱
交易就是一个博弈游戏,谁能更快地认识到市场即将形成“共同预期”,那么他就能做出领先其他的判断,在游戏中占据先发优势,而迟缓的人则会被预期影响后知后觉丧失点位优势,散户的特点是:合情,合理,但永不和时宜
“分析”和“决断”是两码事,每个人都能在事后为历史走势做出最合理的解释,但却不是每个人在事前都有勇气去为自己的判断下注。
三、不要过度强调止损的“意义”而是应该持续优化自己进场的精度
止损的本质是风险控制,是对一次交易机会所付出的“尝试代价” ,所以当一个人压不住自己的交易频率时,止损做得再好也不只不过是延缓了爆仓速度罢了,他会在累次犯错中崩溃,并不能真正的赌出机会
因此,不要相信什么“止损斩断就能盈利放飞”的虚假属性,盈利的核心原则只有两点:1、只在适宜策略发挥的市场背景中交易 2、尽可能地只做最高价值,最理想的交易信号。
所以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一些过滤手段,对图形的标准化,对策略的进场精度加以控制,一个优秀的交易者要学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等待并利用市场的“傻瓜时刻”来赚钱
四、市场是一个生态体系,明确你的交易类型,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个市场里,炒单有人赚钱,日内有人发财,做中长趋势暴富的更是比比皆是,市场是公平的会为所有“角色”提供登场机会,关键的问题是:你的策略捕捉的“走势片段”是什么?它又该何时启用登台表演?
所以分类市场的波动性质,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交易对象”
理解什么是【时机】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不是学会一大堆的技术概念,最终没能提高交易能力,倒是误导我们变相扩大了对于“做单”的心理需求。
散户最可怕的心理是什么?不是消除不了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觉得自己对未来一无所知, 而是什么都能描述出个一二三,过度自信,以为自己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交易机会”
实际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没有人可以用语言来准确描述一个不确定、易变的概念对象
就像我说:
这个下跌有可能是阶段回调,如果它回抽打出一根长影,可以试个空单毕竟回落力度挺强的;
同时如果它快速转阳走出高K,也不能说它没有回调完毕的表现,这样又是一个阶段进场的多头优势点位;
如果停滞企稳在节点附近发生收敛的话,也还可以等待突破进场,毕竟小级别出收敛图形后破位,上和下都是当日单边的启动位;
当前这走势得多关注,因为无论走什么方向,近期价格波动都有理想的幅度,存在很强的动量效应,代表当前处于高波动率的市场背景,交易价值不错。
能听懂我所描述的三种走势类型吗?能听懂三种可能性所发现的先后时序吗?能理解其中谁否定谁,谁证明谁的验证逻辑吗?
能听懂的人,就知道什么也没说,说了也白说;听不懂的人只会觉得是一团浆糊,然后挑出自己想听到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所以很多人学的技术分析实质上就是想建立一个预测模型,按刻板逻辑推理出一个“确定的未来”,但市场偏偏是不确定的,一个时刻分叉成很多条路线,最终市场选哪个,我们看得到节点,却看不到结果。
所以优秀的交易者必须对概率化的走向有认识,预设几种走势方案,然后等待市场验证并且第一时间去修正自己的思路。
难也难在这一点,我们总是要在短时间内承受巨大的“概念扭转” 前面准备回调做多,可能下一秒就因为回落力度超出预期而转向看空, 身在局中,让大脑在短时间内完全放弃之前的思维立场谈何容易?
所以专业和非专业交易者的差别,也在于对心理恐慌的控制,谁能更快地恢复理性就会更强韧,谁被慌乱情绪影响的越久就越容易错失良机。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07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