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易来讲,我们要尽量保证两件事:
第一,你得有一个合理自洽的交易系统,确保自己是遵循一个“思维框架”来做判断和决策,行为模式上要具有一致性
第二,你得有足够的风控意识和自律能力来管控自己的压力和情绪,让它们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影响决策,确保自己的执行力不脱节能够实行你的交易系统,避免情绪化交易破坏这个“思维框架”
建立交易系统,是从无到有;严格风控纪律,是从有到优,两者同等重要。
各种止损方式都互有优劣,相对于固定止损来说,它的好处是建仓之初就明确了一次“机会成本”的大小。
但劣势在于有时候容易误扫,因为数值是大致固定的,而市场波动率却是会周期性地扩大和缩小;这就导致某些时段下止损范围不匹配高波动的市况状态,容易出现打掉止损再次掉头的情况。
同时技术止损也有劣势,有些朋友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对阻力支撑划分不太科学,止损点位设置得不合理,经常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虚破,损完了才发现自己设置的损位不是有效的阻力位置。
更大的问题在于,人是有交易欲望的,我们看到了阻力就联想到反转,联想到反转就顺理成章地幻想以小博大的“试仓机会”,交易者的想象力总是会被过剩的精力几倍十几倍的放大。
正常情况下来说,风险控制是一个负面的东西,我们尽可能地确保自己的进场是正确的,但市场有其不确定性,不会按照我们的主观意志发展,一旦当判断被走势证明是错误时,需要壮士断腕,保护性离场限制本金的亏损。
但有些朋友慢慢地把止损当成一个正面的东西,似乎只要自己“接受”了亏损,就可以为所欲为,更可怕的是他们竟然以为做趋势就是要积极尝试,只要简单的付出亏损便有机会搏得相应利润。
这种想法并不合逻辑,交易永远是一个靠认知格局和长远眼光赚钱的行业,朴素的“老实人”思想,在这里完全行不通。
主观止损
一句话总结:短线多空强弱颠倒,K线破坏了原有趋势格局,之前的判断计划被推翻形成极端不利的局面后,手动止损离场。
当然,对主观止损来说,具体出场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情,可能需要在多个因素间去考量,有人用线段,有人用指标,也有人按理论画图形,我要都说上一遍,没有两三万字打不住的,但总体而言它对短线颠簸走势有更大的容忍度是毋庸置疑的。
这在判断周期上是最好的体现,比如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为什么很多趋势交易者的止损离场都需要在日线周期上去研判?

因为日K能够更直观的表现出短期多空力度强弱的对比,一旦出现反向的高波动K线可以直白的看到——原有趋势结构被突兀的高K(高波动K线)所破坏。

当然,如果是低波动K线,那么再去看形态组合就没有意义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小级别大概率是震荡,而不是多空单边颠倒,并非是快速的动能转换。
同时细化到日内的走势,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多空反赞,因为它有清晰的连贯过程。

比如上图,短线趋势在亚盘启动,在欧盘被强化,在美盘形成衰竭反转,并上破了亚盘出现的“启动位”
动能颠倒走成事实意义上的反向突破,最终日线收线验证了它的力度——实体/收盘价维持在阻力上方,暗示现在是空头衰竭,而新的多头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力度颠倒代表了市场预期出现变化,可能形成阶段性的回调——快速反弹走势,如果不然趋势应该是这样

亚盘启动位作为上方阻力,压制了反弹幅度得到欧盘和美盘的验证,然后短线下跌。
总的来说,主观止损,一方面考虑日线高K对趋势的破坏,格局被打破则主动退场,避让阶段性的反弹。
另一方面考虑小级别盘面多空格局,通过高K对比走势力度来确定自己的持仓计划是否合理,如何调整。
毕竟,流畅的趋势各有各的走法,但反转的图形表现却是千篇一律。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做趋势交易,减仓和平仓并不意味着交易立场转变,更多是对局部回调风险的规避,新手减仓时想着落袋为安,而老手减仓时就已经计划好如何在更优的点位回补。
当然,我讲的很多东西不一定只能应用在止损上,你想通了“力度”的概念,开仓也同样适合,毕竟交易就是做价差,波动活跃自然有对应的交易机会,完全看我们如何去认知规律加以利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71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