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守20止盈亏惨了!基金该卖多少有讲究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阵子有个朋友跟我吐槽,去年买的消费基金涨到18%的时候,他咬着牙没卖,一门心思想等凑够20%再止盈。结果没几天消费板块回调,收益从18%直接跌到5%,后来更是亏了10%,到现在还套在里面。他特纳闷:“不是都说基金赚20%就卖吗?咋我守着反而亏了?”

其实“20%止盈”就是个图省事的说法,根本不是万能公式。尤其2025年这市场,一会儿震荡一会儿局部涨,死盯着20%卖,要么卖早了少赚一大截,要么等不到还把本金亏进去。今天就跟你说透,基金该卖多少,得看3个实在因素,还有3个上手就能用的方法,照着做比硬守20%靠谱多了。

硬守20止盈亏惨了!基金该卖多少有讲究

先掰扯清楚:为啥硬守20%会亏?3种情况最坑人

不是20%这个数不好,是“不管啥情况都死等20%”太死板。今年这市场,这3种情况里守着20%,基本都是亏多赚少,你对照看看有没有踩过坑。

第一种:牛市里守20%,卖早了拍大腿

要是遇到市场单边上涨,比如2023年那波AI基金,不少从底部涨了50%甚至更多。这时候你要是赚20%就卖,后面30%的收益根本吃不到。我身边有个老基民,去年AI基刚涨20%就清仓了,结果后面又涨了35%,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只能干着急——这就是把“止盈线”当成“天花板”,白白浪费好行情。

第二种:熊市里等20%,根本等不到还套牢

比如2022年,大部分股票基金跌了20%-30%,很多人买的基金好不容易涨10%,就想着“再等等,凑够20%就卖”,结果没等几天,市场又跌回去,不仅收益没了,还倒亏本金。就像我另一个朋友,2024年买的新能源基金涨15%,非要等20%,结果遇到板块回调,直接亏到本金,这就是“贪心过头,把浮盈熬成了浮亏”。

第三种:震荡市里守20%,来回被“割韭菜”

2025年到现在,市场基本是震荡行情,基金收益也是“涨几天跌几天”,很少有能稳稳涨到20%的。比如沪深300ETF,今年好几次涨到12%-15%就回调,要是你每次都等20%,结果就是“涨的时候没卖,跌的时候又套住”,来来回回几次,手续费花了不少,本金还亏了——这不是止盈,是被市场反复“遛弯”。

核心:基金该卖多少?看这3个因素,比20%靠谱

基金止盈没有固定数,得看“市场行情、基金类型、自己能扛多少亏”,这3个因素一结合,该卖多少就清楚了,不用瞎猜。

因素1:看市场估值——贵了少赚就卖,便宜了可以多等

市场估值就是“市场贵不贵”,这是最核心的指标。估值高的时候风险大,哪怕没赚到20%也得卖;估值低的时候风险小,哪怕赚超20%也能再拿拿。

怎么查估值?特简单,支付宝、天天基金里都有“指数估值”板块,看“估值分位”就行:

– 要是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估值分位超过70%(就是比历史上70%的时候都贵),哪怕基金只赚15%,也得卖一半,剩下的留着观察;

– 要是超过80%,不管赚多少,至少卖70%,别贪;

– 要是低于50%(市场不算贵),哪怕赚了25%,也可以再拿拿,比如今年的先进制造板块,估值不算高,涨25%也不用急着卖。

就像今年3月,沪深300估值到了75%分位,我手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只赚了18%,但我还是卖了60%,后来果然回调了,这18%的收益就稳稳落袋了,比等20%靠谱多了。

因素2:看基金类型——不同基金,止盈线差老远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行业基金的风险不一样,止盈线肯定不能都按20%来。比如债券基金一年也就赚3%-5%,你等20%根本不可能;行业基金波动大,有时候赚10%就得卖,有时候赚30%还能拿。

给你个2025年能用的参考,照着设基本不踩坑:

– 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中证500这类):15%-25%,估值高就取低的(15%),估值低就取高的(25%);

– 行业主题基金(新能源、AI、消费这类):10%-20%,波动大的(比如半导体)取10%-15%,波动小的(比如消费)取15%-20%;

– 债券基金:5%-8%,纯债基金赚5%就可以卖,二级债基(含少量股票)最多等8%,别贪心;

– 混合型基金(又买股票又买债券):12%-18%,股票占比高的取15%-18%,债券占比高的取12%-15%。

比如我今年买的纯债基金,赚了5.2%就卖了,后来果然跌了1.3%;而手里的先进制造行业基金,因为估值不高,赚了22%才卖,多赚了不少。

因素3:看自己的“心理预期”——别跟别人比,自己满意就卖

有些人能扛住10%的回调,有些人跌5%就睡不着觉,止盈线也得跟着自己的承受力来。比如你是保守型,赚12%就觉得够了,那就卖,别非要等20%;要是你能扛跌,赚25%也能接受回调,那就再拿拿。

我有个亲戚,快60了怕亏,买的混合基金赚10%就卖,虽然没赚最多,但每次都能落袋为安,比硬守20%亏回去强。反而有些年轻人,明明扛不住跌,却非要等20%,结果每次都把收益熬没,还影响心态。

3个实操止盈方法,比硬守20%管用,新手也能会

光知道“该卖多少”还不够,得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这3个方法我自己用了好几年,不用懂复杂理论,上手就能会。

方法1:“估值+目标”双止盈——先看估值再定目标,不瞎等

把“市场估值”和“收益目标”绑在一起,既不浪费行情,也不贪多套牢:

1. 先查你买的基金对应的指数估值(比如买的消费基金,就查中证消费指数);

2. 要是估值分位低于50%,止盈目标设高一点(20%-25%);要是高于70%,目标就设低一点(12%-15%);

3. 等基金涨到目标收益,先卖一半,剩下的一半设“回撤止盈”——比如从高点跌5%就卖,避免收益又回去。

比如今年初,我买的中证500基金,对应指数估值分位45%(偏低),就把止盈目标设22%。涨到22%的时候卖了50%,剩下的设了5%回撤线,后来涨到25%又跌回20%,触发回撤线就全卖了,总共赚了23%,比硬守20%多赚了3%。

方法2:“分批止盈”——别一次性卖完,留余地

很多人怕“卖早了少赚”,又怕“卖晚了亏回去”,那就分3次卖,涨跌都有应对:

1. 第一次:基金涨到预期收益的60%时卖30%,比如目标赚20%,涨到12%就卖30%;

2. 第二次:涨到预期收益的90%时卖40%,比如涨到18%就卖40%;

3. 第三次:要么涨到目标收益卖剩下的30%,要么从高点跌5%就卖。

我去年买的AI基金,目标收益设20%,涨到12%卖了30%,涨到18%卖了40%,后来涨到21%,把剩下的30%卖了,总共赚了19.8%。虽然没卖到最高点,但也落袋为安了,比等20%卖结果跌回去强。

方法3:“动态回撤止盈”——让利润多跑一会儿,不浪费行情

要是遇到某板块突然爆发(比如今年初的商业航天),别设固定止盈线,用这个方法让收益多跑一会儿:

1. 先设个“最低收益线”,比如赚10%,没到10%的时候不卖;

2. 超过10%之后,设“回撤幅度”,比如5%——就是说,从当前最高点跌5%,就马上卖;

3. 比如基金涨到15%,就把回撤线设10%(15%-5%);要是继续涨到20%,就把回撤线提到15%,跟着涨不断上调。

今年初我用这个方法买商业航天基金,从赚10%一路调到赚20%,最后跌到15%的时候卖了,总共赚了18%,要是一开始设20%止盈,早就卖了,少赚不少。

最后说3个止盈避坑提醒,别犯傻

1. 别跟别人比收益:别人的基金赚30%卖,不代表你的也能等,得看你的基金类型和市场估值,盲目跟风只会亏;

2. 别把“止盈”变成“止损”:要是基金已经亏了,别想着“等涨回20%再卖”,比如亏10%的时候,市场不好就该止损,别越套越深;

3. 卖了之后别慌着再买:止盈后要是市场估值高,先把钱放余额宝里,等估值低了再买,别卖了马上又买,结果套在高位。

其实基金止盈的核心,不是找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2025年这市场,硬守20%肯定不行,不如先查估值、看基金类型、想自己能扛多少跌,再定止盈线,配合分批卖或者回撤止盈,这样既能落袋为安,又不会浪费行情。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基金赚20%就卖”,别全信,先想想你手里的基金啥情况——适合自己的止盈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7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6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