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指数基金不踩坑!2个有效方法经久不衰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个方法:先盯“指数本身”,再挑“基金细节”——根选对了,果才甜

选指数基金,别先看基金多花哨、经理多有名,核心得先看它“跟踪的指数”——指数是根,基金是长在根上的果,根歪了,果肯定好不了。先选对指数,再挑具体基金,一步都不能错。

选指数基金不踩坑!2个有效方法经久不衰

第一步:先选对“指数”——新手别瞎碰行业基,宽基先打底

好多人一上来就买“AI指数基金”“新能源指数基金”,觉得热点涨得快,其实风险大得很。咱普通人没那么多精力研究行业,先从“宽基指数”入手最稳——宽基指数覆盖的公司多、行业广,不会因为某一个行业大跌就亏惨,比如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这些,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硬通货”。

选宽基指数,就看俩点,手机上5分钟就能查明白:

– 看估值:别买太贵的,数字说话

指数再好,买贵了也赚不到钱。这里要查“PE百分位”,说白了就是看现在这指数的价格,比历史上多少时候都贵。比如沪深300的PE百分位超过70%,意思就是现在比过去70%的时间都贵,这时候别多买;要是低于30%,就是便宜了,适合多投点。

查的方法特简单:打开支付宝或者天天基金,搜你想查的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往下滑找到“估值分析”,里面就有PE百分位,不用算复杂公式,看数字就行——比如显示“PE百分位28%”,就说明现在挺便宜,能买。

– 看长期走势:别选“新出炉”的小众指数

有些指数名字听着洋气,比如“某某细分制造指数”“某某创新指数”,成立才一两年,之前涨没涨过、跌没跌过都不知道,涨的时候可能猛,但跌的时候能让你哭。优先选成立5年以上、长期慢慢往上走的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这些指数跟着中国经济走,只要经济不差,长期肯定不会垮。

要是你真懂某个行业,比如家里有人做新能源,知道行业政策、原材料价格,想多赚点,可以配20%以内的“行业指数”,但别全买——比如你买新能源指数,就得知道补贴会不会退坡、电池会不会降价,这些都不懂的话,不如老老实实买宽基,至少不踩大雷。

第二步:再挑“基金”——3个细节不看,等于白选

选好指数后,同一指数可能有十几只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光ETF就有五六只,这时候看3个细节,就能选出靠谱的:

– 规模要够大:50亿以上才安全,小的别碰

基金规模太小(比如低于5亿),每天买卖的人少,很容易“想卖卖不出去”,甚至可能被清盘——虽然清盘后钱会还你,但得等好几个月,急用钱的时候根本拿不出来。我之前有个同事,买了只规模才2亿的指数基金,没过半年就被清盘了,钱等了3个多月才拿回来,期间孩子交学费都得借,别提多闹心了。

查规模的方法:打开基金详情页,“基金规模”那一栏会写,优先选50亿以上的,规模越大越稳。

– 成交额要高:日成交额1亿以上才灵活,少的别选

要是基金每天成交额就几百万,你买10万块进去,可能会把价格推高,等你想卖的时候,又得把价格压低,赚的钱全被价差和手续费吃了。选的时候要看近一周的平均成交额,别只看某一天的——比如某基金某天突然成交2亿,但平时就5000万,这种也不靠谱,说不定是机构临时操作的。

– 费率要够低:管理费0.5%以下才划算,贵的别选

指数基金是“被动跟着指数走”,不用基金经理花心思选股,所以费率都该低。要是某只指数基金管理费超过0.8%,别买,纯属坑钱;优先选管理费0.5%以下、托管费0.1%以下的,ETF比场外指数基金更便宜,还能省申购费,新手优先选ETF。

另外提个醒:别选“增强型指数基金”,就选“普通被动型”的。增强型会让基金经理自己加操作,可能偏离指数,新手把控不了;普通被动型就是老老实实跟着指数走,涨跌幅和指数差不多,不会出幺蛾子。

第二个方法:避开3个“隐形坑”——不踩雷,比赚钱还重要

很多人选对了指数和基金,最后还是亏,就是因为踩了“隐形坑”——这些坑看着不显眼,其实特伤钱,避开它们,比选对基金还关键。

坑1:别追“热点指数基金”——涨得快,跌得更快,全是套路

前两年AI火的时候,朋友圈全是晒AI基金收益的,我表舅跟风买了2万,结果买在最高点,现在还套着,亏了快6000;去年中特估又热,有人又冲进去,现在跌得也不少。

热点指数基金就像“网红奶茶”,火的时候排队买,过阵子就没人要了。指数基金赚的是长期的钱,不是短期热点的钱——比如沪深300指数,不追热点,每年也能涨个5%-10%,比追热点亏了强多了。

要是你看到某只指数基金最近涨得特别猛,身边人都在买,先别急着冲,查它的PE百分位——要是超过80%,再火也别碰,大概率会买在山顶,后面哭都来不及。

坑2:别频繁换基金——手续费会吃掉你的收益,白忙活一场

有些人觉得“这只指数基金最近涨得慢,换一只涨得快的”,结果换过来换过去,手续费交了一大堆,收益没多少。我之前帮我妈算过,她一年换了4次指数基金,每次10万块,佣金万3,光佣金就120块,还不算场外的申购赎回费,最后收益才300块,等于一半收益都给了手续费,纯属白忙活。

指数基金适合“长期持有+定投”,选好一只靠谱的,比如沪深300ETF,每月固定日子投,别换来换去——比如你投5年,就算中间有涨有跌,长期下来肯定能赚钱,频繁换反而会错过行情,还多花钱。

坑3:别用“短期钱”买——跌了要用钱,只能割肉,越割越亏

之前有个粉丝跟我说,他用下个月的房租钱买了指数基金,结果跌了,房东催房租,只能割肉,亏了1000多。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人把“急用的钱”投进去,一跌就慌,只能割肉,最后越割越亏。

买指数基金一定要用“闲钱”——至少3年不用的钱,比如你每月工资除去开销还剩2000,就用1000来定投,剩下的1000留着应急。这样就算基金跌了,你也不用慌,能扛得住,等涨回来的时候再卖,不会亏本金。

新手实操:照着做,一步选对基金

很多人看完方法还是不知道怎么动手,这里给新手一个简单流程,照着做就行,不用想太多:

1. 定指数:新手就从沪深300开始

打开支付宝,搜“沪深300指数”,看PE百分位——低于50%就可以买,高于70%就等等,别硬冲。比如现在PE百分位35%,就适合定投;要是到了75%,就少投点或者暂停。

2. 挑基金:认准3个标准

在券商APP里搜“沪深300ETF”,看三个数:基金规模50亿以上,近一周平均日成交额1亿以上,管理费0.5%以下。比如代码510300的沪深300ETF,很多人都买,规模大、成交额高,还便宜,靠谱。

3. 避坑:记住3个“别”

别追最近涨得猛的行业基,别用房租、房贷钱买,别频繁换基金。买了之后,每月固定一天投(比如发工资后第二天),投完就把APP关了,别天天盯盘,省得心慌。

最后说句实在的:选指数基金,简单比复杂好

其实选指数基金真没那么难,咱普通人不用学那些花里胡哨的知识,不用看财报、不用盯行业新闻,就抓住“先选对指数、再挑对基金、避开3个坑”这三点,坚持定投,长期下来肯定能赚到钱。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5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