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得纠正一个最大的误区:炒股真不是“零和博弈”。啥叫零和博弈?就像打麻将,四个人凑一桌,赢的钱加起来,刚好等于输的钱加起来,桌上总钱数没变,只是从张三口袋到李四口袋。
但股票不一样,这里面有个关键角色——“公司”。公司是能实实在在干活赚钱的,能让市场里的钱变多,不是光挪来挪去。
举个最实在的例子:你买了家卖早餐的公司股票,这家公司今年开了10家分店,卖包子、豆浆赚了200万。它可以把这200万里的100万分给股东(也就是你),这叫“分红”;也可以用剩下的100万再开20家分店,明年赚400万。这时候公司更值钱了,想买它股票的人变多,股价自然涨。你不管是拿分红,还是股价涨了卖掉,赚的钱都不是别人亏的,是公司自己卖早餐赚出来的新钱。
只有一种情况会涉及“赚别人的钱”——你不管公司好不好,就盯着股价短期涨跌,想低买高卖赚差价。但这只是股票赚钱的一种方式,而且风险贼高。咱普通人要是只盯着这种钱,很容易变成“被别人赚的人”。
第一种钱:赚“公司成长的钱”——这才是实在钱,不用靠别人亏
咱先讲最稳、最靠谱的一种:赚公司成长的钱。这钱咋来的?说白了就是:公司靠做生意赚钱,咱作为股东,跟着分一杯羹;要么公司越做越大,股价跟着涨,咱卖了也能赚。这钱不是从别人口袋里抢的,是公司自己创造的价值,就像你开个小超市,生意越做越好,别人想盘你的店,就得花更多钱——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公司值钱了,股份自然涨价。
具体来说,有俩路子,咱用大白话讲:
第一个是“拿分红”。比如你买了某家家电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今年卖了100亿的冰箱、洗衣机,赚了20亿。董事会一拍板,把其中10亿分给股东,你手里有1000股,按比例能分到几百块——这钱直接打到你账户里,不用靠谁亏。很多老公司,比如银行、卖牛奶的,每年都会稳定分红,就跟你买了个靠谱的长期理财似的,每年能拿点利息,还不用怕暴雷(只要公司不倒)。
第二个是“股价跟着公司价值涨”。有些公司不怎么分红,比如新能源、科技公司,它们赚了钱之后,不分给股东,而是用来搞研发、扩生产线。比如某家做电动车电池的公司,去年赚了50亿,全投去建新工厂,今年产能翻了一倍,赚了100亿。市场上的人都觉得这家公司未来更值钱,就愿意花更高的价格买它的股票,股价自然涨。你去年10块买的,今年20块卖,赚的一倍钱,也不是别人亏的,是公司产能扩大、赚钱变多带来的——相当于你提前买了“未来会更值钱的资产”。
这里必须提醒一句: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赚成长的钱。得选那些“能持续赚钱”的公司——比如你能说清它靠卖啥赚钱,而且这生意能一直做(比如卖牛奶、卖家电,总不能突然没人买)。要是选了家年年亏损的公司,别说赚成长的钱,可能连本金都得亏没。
第二种钱:赚“市场波动的钱”——这才是“赚别人的钱”,但风险高到吓人
再讲第二种:赚市场波动的钱。简单说就是“低买高卖”——比如你10块买了只股票,等涨到15块卖掉,赚的5块钱,可能就是某个在15块买的人亏的(要是后来股价跌回10块,他卖了就亏5块)。这种钱本质上是“钱的转移”,有人赚就有人亏,而且因为有手续费、印花税,其实是“负和博弈”——整体算下来,亏的钱比赚的钱多,就像打麻将抽台费,最后所有人加起来是亏的。
这种钱为啥能赚?主要是因为“市场不理性”——股价会因为情绪、谣言、信息差,偏离公司的真实价值。比如:
– 有人恐慌乱卖:公司出了点小问题,其实不影响长期赚钱,但散户慌了,纷纷10块钱卖。你觉得公司没问题,10块钱买了,等大家冷静下来,股价涨回15块,你卖掉就赚了——这时候你赚的是那些恐慌卖出的人的钱。
– 有人贪心追高:某只股票被炒得火热,明明公司只值10块,大家都觉得能涨到20块,纷纷15块买。你10块买的,15块卖给他们,赚的是追高者的钱——但要是你贪心,15块没卖,等着涨到20块,可能最后股价跌回10块,你反而亏了。
这种赚钱方式看着简单,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最难。你得判断“啥时候是低、啥时候是高”,还得对抗自己的情绪——很多人本来想低买高卖,结果变成“高买低卖”:看见涨了就追,买完就跌,慌了又卖,这不就成了给别人送钱吗?
更关键的是,赚波动的钱没有“安全底线”。要是公司本身不赚钱,股价涨再高都是“虚的”。比如某只炒“元宇宙”概念的股票,从10块涨到30块,结果公司连个正经产品都没有,最后爆雷跌回1块,所有在高位买的人都得亏。这时候赚的钱就是接盘者的“血汗钱”,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的。
普通人该赚哪种钱?记住3个实在原则,别做“被收割的冤大头”
很多人刚进股市,就盯着波动的钱,觉得“赚快钱爽”,结果亏得底裤都快没了。其实对咱普通人来说,优先赚“公司成长的钱”,才是稳赚的关键,这3个原则一定要记牢:
原则1:别把“赚快钱”当目标,那是在赌不是在投资
赚波动的钱就像“刀尖上舔血”,偶尔赢一次行,长期肯定栽。咱普通人没机构的信息优势,也没那么多时间盯盘,很容易在波动中犯错。与其天天琢磨“怎么低买高卖”,不如花点时间选几家能持续赚钱的公司,买了之后拿住,赚它们成长的钱。虽然慢一点,但稳得多,总比赚了又亏回去强。
原则2:买股票前先想清楚“赚啥钱”
买股票前别瞎买,先问自己一句:“我买这只股票,是想赚公司成长的钱,还是想赚波动的钱?”
– 要是想赚成长的钱:就看公司最近3年是不是都在盈利,业务是不是靠谱(你能说清它靠啥赚钱),要是能稳定分红就更好了。
– 要是想赚波动的钱:就得想清楚“我凭啥能赢?”是比别人更懂公司,还是能控制住不贪心、不恐慌?要是都做不到,别碰。
原则3:别碰“只靠概念涨的股票”
有些股票根本不赚钱,全靠“概念”炒作,比如“量子科技”“AI医疗”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公司没实际业务,股价涨得快跌得更快。这种股票赚的全是波动的钱,而且大概率是“先赚后亏”,咱普通人进去就是送钱。记住:能实实在在赚钱的公司,才值得买。
最后:股票赚钱的本质,是“跟对公司”,不是“赢了别人”
很多人把炒股当成“跟别人较劲”,觉得自己赚的就是别人亏的,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股票的核心价值,是让咱普通人能“投资优秀的公司”,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就像你当年要是买了茅台、美的的股票,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厉害,而是因为这些公司靠卖产品赚了越来越多的钱,你作为股东,自然跟着赚钱。
要是总想着赚波动的钱,盯着别人的口袋,最后很可能变成“别人的口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个“接最后一棒”的人。
咱普通人炒股,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不用天天盯盘看K线,选个靠谱的公司,拿住了跟着赚点实在钱,比啥都强。记住:你赚的钱不是从别人口袋里抢的,是公司好好干活赚出来的,这才踏实。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4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