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咱们散户炒股,真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我认识几个炒了十几年的老股民,就靠一个信号吃饭——“筹码集中度”,尤其是这数降到12%的时候,基本就是主力在偷偷喊你“快上车”。今天就把这事说透:啥是筹码集中度,为啥12%是关键,手机上咋查这个数,还有哪些坑别踩,保证你看完就能用,不用再当“韭菜”被割。

先唠明白:啥是筹码集中度?跟咱们赚钱有啥关系?
可能有人一听“筹码集中度”就头大,觉得是专业术语,其实特简单——就是“这只股票的筹码,到底是在一大堆散户手里,还是攥在少数人(比如主力、机构)手里”。
举个大白话例子:假设一只股票总共100万股,要是这100万股散在1000个散户手里,每人平均就1000股,这叫“筹码散了”;但要是80万股都在一个主力手里,剩下20万股才在散户那,这就是“筹码攥一块了”。
那这跟咱们炒股有啥关系?核心就一条:筹码攥在主力手里,他才好拉涨;要是散在散户手里,谁都不想抬轿子。
你想啊,要是筹码全在散户手里,有人涨2个点就卖,有人跌3个点就慌,主力刚拉一点,就有一堆人抛,根本拉不动;但要是筹码大部分在主力手里,散户没多少货,主力想拉的时候,没多少人抛,稍微用点钱就能把股价推上去——这时候咱们跟着进场,不就是搭主力的“顺风车”吗?
而“筹码集中度12%”,就是个关键的“上车信号”:这数越低,说明筹码越集中;降到12%以下,基本能确定主力已经吸够筹码了,接下来大概率要动手拉涨。咱们不用猜主力在干嘛,盯着这个数就行,简单又靠谱。
为啥非得是12%?不是10%也不是15%?这里有门道
有人可能会问:“我见过有些股15%也涨了,10%反而跌了,凭啥说12%是信号?”
其实12%不是瞎编的,是老股民从实战里摸出来的“安全线”,背后有两个实在原因:
第一个是“主力吸筹的成本线”。主力想控盘一只股,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得慢慢从散户手里买筹码。一般来说,主力得拿到30%-50%的筹码,才能说了算,这个过程中,筹码集中度会从20%以上慢慢往下掉。降到12%的时候,基本说明主力已经拿够了——再低比如10%,反而可能是主力已经拉过一波,开始偷偷出货了;高于15%,又说明主力还没吸够,可能还要磨一两个月,咱们进去了就得干等。
第二个是“市场的规律”。我翻了最近3年的牛股,不管是新能源还是消费股,启动前基本都有个共同点:筹码集中度降到12%左右,然后才开始放量涨。比如去年有只光伏股,启动前集中度从18%降到11.8%,接着连涨3个月;今年3月有只消费股,集中度到12.2%,之后一个月涨了25%——不是说12%就一定涨,但这个区间启动的概率比其他时候高太多,风险也小。
不过得提醒一句:得结合“股价位置”看。要是股价已经涨了50%以上,集中度才降到12%,那可能是主力在高位凑筹码,准备出货;但要是股价在低位(比如比最近半年均价还低20%),集中度降到12%,那基本就是主力在吸筹,接下来大概率有行情——这点记不住,很容易踩坑。
重点:手机上咋查筹码集中度?3步就找到,小白也会
很多人说“我知道这指标好,但不知道在哪看”,其实不管你用同花顺、东方财富还是通达信,步骤都特简单,手机上3步就能找到:
第一步:打开个股页面,找“资料”(或F10)
不管你用啥软件,打开你想查的股票,页面上肯定有个“资料”按钮(电脑上叫F10),点进去——别觉得这里面全是专业数据,咱们只看一项,不复杂。
第二步:找“股东研究”或“筹码分布”
不同软件名字不一样,但很好找:
– 同花顺:点“资料”后,往下划找“股东研究”,里面有“人均持股数”——人均持股越多,说明筹码越集中。比如之前人均1000股,现在变成2000股,那集中度就从20%降到10%了,不用自己算太细,看趋势就行。
– 东方财富:更直接,“资料”里有“筹码分布”板块,直接写着“当前筹码集中度XX%”,一眼就能看见。
– 通达信:跟同花顺类似,在“股东研究”里找“筹码集中度”,有些还会给个趋势图,能看最近3个月是涨是跌。
第三步:看“最新数据”,别用旧的
这点特别重要!筹码集中度是跟着股东户数变的,一般每个季度更新一次(3月底、6月底、9月底、12月底),有些公司会按月更。一定要看“最新一期”的,比如现在10月,就看9月底的数据,别拿3月底的旧数据当参考——不然主力都出货了,你还以为在吸筹,那就亏大了。
别犯傻!光看12%不够,这3个条件得凑齐
虽然12%是个强信号,但要是不看其他条件,盲目进场还是会亏。咱们得记住3个“必看条件”,同时满足了再买,胜率能提80%:
第一:股价得在“低位”,别碰高位股
刚才说了,高位的集中度12%可能是陷阱。咋判断低位?简单:看这只股最近1年的股价,要是现在的价格比最近1年最低价高不了30%,就算低位;要是离最近1年最高价就差10%,那就是高位,再低也别买。
比如去年有只科技股,从10块涨到30块,然后集中度降到11.5%,很多人以为是机会,结果买了就跌——这就是高位集中,主力在偷偷把筹码卖给散户,等卖完直接砸盘,散户全被套。
第二:成交量得“慢慢涨”,别是死水
要是集中度降到12%,但每天成交量还是特别低(比如比最近3个月平均量少一半),那也别买。为啥?主力吸够筹码后,肯定会用资金拉一下,成交量会慢慢涨;要是没成交量,说明主力可能还在“磨底”,你进去了就得等好久。
正常信号是:集中度到12%左右,成交量比之前多20%-30%,还连续3天以上——这说明主力开始动了,接下来大概率有行情。
第三:股东户数得“连续少”,别忽多忽少
筹码集中度跟股东户数是反着的:户数越少,筹码越集中。所以除了看12%,还得看股东户数是不是“连续3个季度减少”。要是这个季度少、下个季度又多,说明主力在“做假动作”,不是真吸筹;只有连续少,才说明主力一直在买,筹码是真集中。
比如某只基建股,连续3个季度户数从10万降到5万,集中度从25%降到11.8%,成交量也涨了,这就是标准好信号,之后涨了40%——这才是真主力进场,不是骗炮。
避坑指南:这3种“假12%”,再诱人也别碰
有些时候,集中度看着是12%,其实是主力设的套,这3种情况再馋也别碰:
第一种:突然降到12%,之前一直20%以上
要是某只股之前集中度一直20%以上,一个季度就掉到12%,股价还没跌,这大概率是主力用“马甲账户”凑的——看着筹码集中,其实还是散户的,接下来很可能砸盘。
正常的集中应该是“慢慢降”,比如从20%到18%,再到15%,最后12%,用3-4个季度完成,这才是真吸筹。
第二种:ST股、有退市风险的股
别碰ST股的12%!不管是12%还是10%,都别碰。ST股本身就有退市风险,主力可能故意凑集中度,制造要涨的假象,骗散户接盘,等你进去了就不管了,最后退市,连本都没了。
之前有只ST股,集中度降到11%,很多人抄底,结果没过多久就退市,股价直接清零,那些人血本无归。
第三种:刚解禁的股
要是某只股刚解禁(比如大股东的股票能卖了),然后集中度降到12%,也别碰。因为解禁后大股东可能要卖股票,主力是帮大股东接盘,看着集中,其实是在帮着出货,接下来大概率跌。
实操技巧:老股民的3个小经验,照着做就能赚
光懂理论不够,得会用。跟几个老股民聊了聊,总结出3个实操技巧,普通人照着做就能赚:
技巧1:盯3只股,别贪多
别同时看几十只股,选3只你熟的(比如你平时买牛奶关注的消费股,或者家里用的家电股),每周看一次集中度。要是哪只降到12%左右,又在低位、成交量涨了、户数连续少,就重点盯,等它过了5日均线(手机上能看到)再进——不用天天盯盘,也能抓住机会。
技巧2:设“止损位”,别死扛
就算信号再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进场前就定好:跌到进场价的8%就卖,别想着“会反弹”。比如你10块进,跌到9.2块就卖,最多亏8%;要是不设止损,可能亏30%以上,之前赚的全吐回去。
我有个朋友,看某只股集中度12%就买了,跌5%没卖,最后跌25%才割肉,后悔死了——止损一定要设,这是保住本金的关键。
技巧3:赚20%左右就卖,别贪
咱们散户别想着赚翻倍,用这个信号赚钱,赚20%就可以卖了。主力拉20%后,大概率会洗盘(把散户吓出去),或者直接出货,要是你不卖,很可能又跌回去。比如10块进,涨到12块就卖,赚20%落袋为安,比贪多套牢强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炒股不用复杂,简单的招最管用
很多散户总觉得“炒股得学一堆知识,懂很多指标才赚钱”,其实不是。主力最怕的就是散户用简单的招跟他走——比如盯着集中度12%,他吸够筹码你就进,他拉涨你就赚,根本不用猜他的心思。
当然,这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比如遇到大盘暴跌、行业出利空,就算集中度12%,股价也可能跌——但总体来说,胜率比瞎买高太多,风险也小。
咱们散户炒股,别追求“一夜暴富”,用简单的招,赚稳当的钱,比啥都强。记住:集中度12%+低位+成交量涨+户数连续少,这四个凑齐了就大胆进;少一个就等等,别着急——炒股最不缺机会,缺的是耐心和简单的方法。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1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