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坑:“万1.5佣金”听着香,藏着“最低5元”的鬼把戏
我当初开户,是在某大券商的APP上直接点的,首页明晃晃写着“佣金万1.5,开户就享”。我当时还觉得捡着便宜了,比别人说的万3低不少,立马就开了。结果后来我喜欢做短线,经常一天买个1万块钱的股,每次交割单里都显示“佣金5元”——我拿着计算器琢磨半天才算过来:这万1.5根本是幌子,“最低5元收费”才是藏在后面的坑!
你也算笔账就懂了:万1.5的佣金,1万块交易一次,本该收1.5元(10000×0.015%),但因为有“最低5元”的限制,券商直接按5元收。等于我实际佣金率变成了万5(5÷10000×10000%),比宣传的高了3倍还多!
更气人的是,后来我找客户经理问,他才慢悠悠说:“APP默认开户都是最低5元,你当初找我协商,就能取消这个限制啊。”合着我不主动问,他们就一直这么坑下去,这不是明着欺负咱散户不懂行吗?
后来老周跟我说,现在市场上真正的主流佣金是“万1到万1.2,还免5元最低收费”,但必须得主动找客户经理谈,直接在APP开户的,90%都会被默认“最低5元”。尤其是像我这样做短线的,一天交易2-3次,每次多交3.5元,一年200个交易日,光这一项就多交1400元——我那3000块手续费里,有1200都是这么白扔的。
第二个坑:除了佣金印花税,还有“隐形规费”在偷偷吸血
之前我一直以为,手续费就三样:给券商的佣金、卖的时候收的印花税(国家收的,这个没辙)、买卖都收的过户费(给交易所的)。结果有次我闲得慌,把一周的交易费加起来算总账,发现交割单里的“总手续费”比我自己算的多了十几块,这才知道还有个叫“规费”的玩意儿藏在里面。
规费其实是券商代交易所和证监会收的钱,包括“证管费”和“经手费”,加起来大概是成交金额的万0.687,按规矩本该包含在佣金里,明明白白收。但有些券商特别鸡贼,会把规费单独列出来收,或者在佣金里额外加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就说我之前那个券商,佣金说是万1.5,实际把规费算成“额外收费”。我每次交易10万块,佣金收15元,规费再单独收6.87元,等于总费率变成了万2.187,比当初说的万1.5多了快一半。我当时没注意,半年下来交易了200万,光这额外的规费就多交了1374元——现在想起来都心疼,这钱买点肉吃不香吗?
更坑的是,这部分费用在APP里不会直接标“规费”,而是混在“其他费用”里,字体还特别小。我后来逼着客户经理打了详细账单,才把这笔账算清楚,他还含糊其辞说“这是交易所规定的”,其实就是想多赚点黑心钱。
第三个坑:开“两融账户”不问利率,一年多交3万利息
今年3月,我想加杠杆做两融,找券商的工作人员问,他拍着胸脯说“咱这两融利率6.99%,绝对行业最低”。我当时也没多想,觉得人家是专业的,就稀里糊涂开了。结果后来跟老周聊天,他说他的两融利率才5%,我当时脑子就懵了——同样拿100万资金,我一年要付6.99万利息,他才付5万,这一下就差了快2万,比我那半年炒股赚的还多!
我赶紧去找客户经理对质,他才扭扭捏捏说实话:“默认利率是6.99%,但资金量10万以上能降到5.8%,50万以上能降到5.2%,你当时没问,我就按默认的开了。”合着又是“你不问,我就坑”的套路!
后来我特意查了下,2024年两融的正常利率是“5%-5.8%”,但90%的散户开户时都不会主动问,券商就按“默认6.8%-7.35%”收。尤其是资金量50万以上的,一年利息差能到3万多,这坑比手续费还大,简直是抢钱。
更气人的是,有些券商还会附加条件,比如“两融账户必须每月交易满10笔才能保利率”,或者“得绑定买理财产品才能享低利率”,本质就是捆绑销售,逼着你多花钱。
怎么查自己被坑了多少?3步算出真实手续费
我亏了3000块后,自己摸索出个查手续费的法子,就三步,新手也能学会,不怕被券商蒙:
第一步:先找着“交割单”,别光看“持仓”
打开炒股软件,在“交易”页面里找“交割单”——别跟“对账单”弄混了,对账单是汇总,交割单是每笔交易的明细。比如我用的软件,得点“更多”才能找着,每笔买卖的“佣金、印花税、过户费、其他费用”都列得清清楚楚,就是字有点小,得仔细看。
第二步:算“实际佣金率”,避开“最低5元”的坑
拿你最近一笔交易举例,比如你买了1.2万块的股票,交割单里佣金收了5元。那实际佣金率就是5÷12000×10000%≈万4.17,根本不是券商说的万1.5。
要是你交易金额大,比如买了10万块股票,佣金收了12元,那实际佣金率就是12÷100000×10000%=万1.2,这才是正常的,没被坑。
重点看“小额交易”的佣金,比如1万-3万的交易,要是每次都收5元,那基本就是被“最低5元”坑了,赶紧找券商改。
第三步:算“总费率”,把规费也加进去
总费率=(佣金+规费)÷成交金额×10000%——印花税和过户费是固定的,印花税卖的时候收万10,过户费买卖都收万0.1,这俩是国家和交易所收的,不算券商的坑,不用算进去。
比如你交易10万块,佣金12元,规费6.87元,总费率就是(12+6.87)÷100000×10000%≈万1.887。要是这个数比券商承诺的佣金高很多,那就是被额外收了规费,得找他们掰扯。
开户前必做3件事,比选低佣金还重要
现在我帮身边朋友开户,都会让他们先做3件事,比光盯着“万1佣金”有用多了,能避开90%的坑:
第一:千万别在APP直接开户!先找“客户经理”
直接在APP开户,拿到的就是“散户默认套餐”:佣金高、有最低5元限制、两融利率也高。正确的做法是:在券商官网或者正规股吧里找客户经理(一定要是券商官方的,别找第三方中介),先跟他聊清楚“佣金要万1.2以内,免5元最低收费,规费包含在佣金里”,让他发专属开户链接,这样开的户才是优惠户。
我后来换的券商,就是这么开的,佣金万1.1,免5元,规费也包在里面,半年下来手续费比之前省了800多,够我买好几斤排骨了。
第二:两融利率和资金门槛,一定要问清楚
要是你以后可能开两融,开户前必须问:“我有50万资金,两融利率能降到多少?有没有其他条件?”现在主流利率是5%-5.5%,低于5%的得大资金(100万以上),高于5.8%的就别考虑了,太坑。
还要问“有没有强制交易要求”,比如“必须每月交易10笔才能保利率”,这种券商千万别选,后期指不定还会涨价。
第三:确认没有“捆绑收费”,别被套路
有些券商会说“开户送Level2行情”,但转头就收你“年费180元”;还有的“送投顾服务”,结果每月扣30元。开户前一定要问:“有没有年费、服务费、账户管理费?”所有收费都要让客户经理在聊天记录里说清楚,留个证据,避免后期扯皮。
我之前有个同事,开户时没问,后来被扣了“投顾服务费”298元/月,找券商退,对方说“开户时默认开通的”,最后闹了半个月才退回来,特别糟心。
最后说句实在话:3000块手续费买的教训,比炒股技巧有用
现在我才算明白,炒股想赚钱,第一步真不是学啥K线、看啥研报,而是先把开户的手续费掰扯清楚——你想啊,炒股一年好不容易赚5%,要是手续费多交3%,这不等于白忙活一场?要是能省2%手续费,就算少赚1%,也能补回来。
之前我总觉得“手续费没几个钱,不用较真”,直到亏了3000才醒:券商就是靠咱散户的“不在意”赚钱,你越不较真,他们越敢坑。现在我每次交易前都会看一眼费率,换券商后省的手续费,够我买台新电脑,比在股市里瞎折腾赚点小钱容易多了。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504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