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冲3900我却亏了钱?A股这反差行情到底咋回事?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两天打开A股行情软件,不少朋友估计都有点懵:明明看指数一路往上走,上证指数都快摸到3900点了,可自己手里的票要么不涨,要么还往下跌,这种“指数涨、个股跌”的反差,越看越让人心里发毛,甚至有人开始慌着“要不要割肉”。其实不用急,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这反差到底是咋来的?接下来行情会怎么走?看完你心里或许就有谱了。

指数冲3900我却亏了钱?A股这反差行情到底咋回事?

先说说这“行情反差”的根子在哪,不是市场故意“逗人玩”,而是资金在“挑着走”。你去看最近的盘面就知道,涨得好的基本是两类股:一类是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科技赛道的权重股,比如中芯国际、科大讯飞,每天成交额都几十亿上百亿,资金扎堆往里冲,它们一涨,指数自然被带着往上走;另一类是白酒、保险这些大盘股,像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盘子大、占指数权重高,稍微动一动,指数就能涨不少。

可反观中小盘股呢?尤其是那些传统行业的票,比如做建材的、搞纺织的,最近基本没什么资金关注,每天成交额就几千万,有的甚至几百万,没人买,股价自然涨不起来。这就像菜市场一样,大家都挤到海鲜区买虾蟹,没人去蔬菜区,海鲜价格涨得欢,蔬菜价格却纹丝不动,最后看起来“市场很热闹”,但没买海鲜的人根本没享受到“涨价福利”——A股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为啥资金偏偏盯着这些权重股?其实是两方面原因推着走。一方面是“业绩预期”,比如半导体行业,最近有政策支持,加上行业本身在扩产,机构觉得未来业绩能涨,就愿意提前布局;白酒呢,临近中秋国庆,大家觉得消费会回暖,业绩有盼头,资金就提前进场等着“吃红利”。另一方面是“避险心理”,现在市场里不少资金怕踩雷,觉得权重股盘子大、基本面稳,比中小盘股安全,所以宁愿扎堆在里面,也不愿去碰没把握的票。

再看接下来的行情,会不会一直这样“指数涨、个股跌”?大概率不会,但短期也别指望马上“普涨”,更可能是“慢慢切换”。为啥这么说?有三个关键点可以参考。

第一个是“成交量”,最近两市每天成交额基本维持在1.2万亿左右,没缩量也没放量,说明资金没大规模撤离,只是在“换方向”。以前资金可能还会偶尔炒炒题材股,现在更偏向“稳扎稳打”,先在权重股里“蹲稳”,等后续有更多利好政策出来,比如消费刺激、科技补贴,资金才会慢慢往中小盘股扩散——毕竟市场里的钱就这么多,不可能一直只抱著几只权重股,总得找新的机会。

第二个是“政策面”,最近高层一直在提“稳增长、促转型”,不管是对科技行业的扶持,还是对消费领域的鼓励,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比如之前说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已经开始落地,不少制造企业能拿到补贴,后续业绩可能会改善;还有“新能源汽车下乡”,也在带动相关产业链的需求。这些政策不会马上反映在股价上,但会慢慢给市场信心,等信心足了,中小盘股也会跟着动起来。

第三个是“市场情绪”,虽然现在大家对“行情反差”有抱怨,但没出现大规模恐慌——从融资融券余额就能看出来,最近两融余额还在慢慢涨,说明没多少人慌着卖票,更多是“观望”。这种时候,市场不会突然大跌,更可能是“震荡调整”,等权重股涨累了歇一歇,资金就会趁机往没涨的板块挪,比如最近已经有少量资金开始关注医药、公用事业这些“防御板块”,这就是个信号。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面对这种行情,别犯两个错。一是别盲目追高权重股,比如有些科技股已经涨了不少,现在再冲进去,很可能刚好碰到回调;二是别慌着割掉手里的中小盘股,要是手里的票基本面没问题,比如业绩没亏损、没踩雷,只是暂时没涨,不妨再等等,说不定后续资金切换的时候,就能轮到它。

A股从来不是“一竿子涨到底”的市场,有反差、有震荡都很正常,关键是别被短期行情带着走。咱们只要搞清楚资金的逻辑,知道哪些票有支撑、哪些票有风险,就能稳得住——毕竟投资是个长期事,一时的反差,不算啥。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218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