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这操作让主力头疼50底仓长期做T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身边炒股的朋友总吐槽:“好像主力就盯着我那三瓜两枣——刚买进去就跌,扛不住割了吧,一割立马涨;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追进去,又被套在高位,解套遥遥无期。”其实不是主力针对你,是咱没找对跟主力“耗着”的法子。今天说的“50%底仓+长期做T”,就是咱散户的“护身符”——既能防踏空,又能降成本,主力洗盘洗不动、诱多诱不到,最后只能干着急,咱却能稳稳赚差价。

今天就把这法子拆成大白话,先唠唠主力平时咋“坑”散户,再讲为啥这策略能让主力头疼,最后一步一步教你咋操作,新手也能照着来。

散户这操作让主力头疼50底仓长期做T

先弄明白:主力咋“收割”散户的?

咱先搞清楚,主力赚的钱从哪儿来?说白了,就是赚散户“追涨杀跌”的差价。主力常用两招套散户,咱先看清套路,才知道咋破。

第一招是“洗盘”:主力想拉股价前,先故意往下砸,让股价跌个5%-10%。很多人一看跌了就慌,觉得还得跌,赶紧割肉卖;等散户卖得差不多,主力再把筹码捡回来,然后猛拉股价,散户只能眼睁睁看着踏空,拍大腿都没用。

第二招是“诱多”:主力先把股价拉一点,比如涨个3%-5%,还故意放出点“好消息”,吸引散户追。散户一看“涨了,再不买就晚了”,扎堆往里冲;等散户接盘了,主力悄悄把筹码全卖了,股价立马跌,散户又被套在高位,最后只能割肉认亏。

为啥散户总中招?核心就俩问题:要么满仓干,跌了没子弹补,只能割肉;要么空仓等,涨了怕踏空,一追就套。主力就是抓住咱“怕踏空、怕套牢”的心态,来回收割。

但要是咱用“50%底仓+长期做T”,情况就变了——底仓在手,不怕踏空;剩下的钱灵活用,跌了能补、涨了能卖,主力那两招根本不管用,能不头疼吗?

核心原因:为啥这策略能让主力没辙?

这策略没啥高深的,就两句话:一半仓位打底不动,一半仓位灵活折腾;跌了补仓降成本,涨了卖股落袋钱。

咱从主力的角度想想,就知道他为啥怕了:

主力想“洗盘”的时候,得砸盘让股价跌,目的是逼散户割肉。但咱有50%底仓,跌了咱不慌——反而用剩下的50%钱补仓做T,比如股价跌3%,咱就买一点,等反弹1%-2%再卖,不仅没亏,还把底仓成本降了。主力砸出去的筹码,全被咱捡了,他没洗走散户,还丢了筹码,后续想拉涨,还得高价把筹码买回来,这不白忙活吗?

主力想“诱多”的时候,会拉股价吸引散户追高。但咱有底仓,涨了咱不追——反而把之前做T买的筹码卖了,比如股价涨3%,咱就卖一点,落袋为安。主力想让散户接高位筹码,结果咱反过来把筹码卖给主力,他想拉更高,就得自己扛着,最后没人接盘,只能自己套自己。

说白了,主力赚的是“散户割肉的钱”,而这策略让散户“不割肉、不追高”,还跟着主力的节奏赚差价。主力忙活半天,没赚到散户的钱,还被散户“薅了羊毛”,能不头疼吗?

具体咋操作?底仓选对是关键,做T别瞎折腾

这策略看着简单,但实操里有讲究——底仓选不对,后面全白费;T做得乱,反而亏手续费。咱分两步说,每一步都讲实在的,别整虚的。

第一步:底仓咋选?就看3个简单标准

底仓是咱的“老本”,得选稳当的股,要是底仓跌个不停,再怎么做T也救不回来。选底仓不用看复杂的财报,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查,就看3个标准:

1. 选“业绩不亏的”,别选“讲故事的”。业绩稳就是看公司最近3年净利润没亏过——打开股票软件,找“财务摘要”,看2021、2022、2023年的净利润,都是正数就行。别选那些连续亏损的,比如ST股,或者名字里带“科技”“创新”,但业绩忽上忽下的,这些股容易暴雷,底仓套进去就难出来。

2. 选“波动不大不小的”,别选“极端股”。波动适中就是每天涨跌幅大多在1%-3%之间,比如银行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家电股(美的、格力)、消费股(伊利、茅台),这些股不会像半导体、新能源那样一天跌5%、涨6%,做T的空间刚好。别选波动太小的(一天就动0.5%),赚的钱不够交手续费;也别选波动太大的,容易套在高位。

3. 选“有人买的”,别选“冷门股”。成交量就是每天成交的钱,至少要5亿以上——打开软件看“成交量”,最近10天平均每天成交5亿以上就行。冷门股一天才成交几千万,想卖的时候卖不出去,做T也没法操作。

举个例子:像工商银行、美的集团这些,业绩稳、波动适中、成交量够,适合当底仓;那些没业绩还天天炒概念的,千万别碰。

第二步:50%底仓不动,剩下的钱咋“做T”?

做T不是瞎买瞎卖,核心是“低买高卖”,而且只动剩下的50%资金,底仓始终保持50%,别动。咱说两种最常用的T法,新手一学就会。

1. 日内T:当天买当天卖,适合上班族

日内T就是早上买、下午卖(或者早上卖、下午买),当天完成交易,不隔夜,风险小,每天花10分钟看盘就行,适合没时间盯盘的人。

具体咋做?就看两个点:

– 买的时机:早上开盘后,股价跌了1%-2%,而且不继续跌了(比如股价跌到某个价就稳住了,成交量也变小),就用剩下的资金买一点——别买太多,比如用总资金的10%-15%,比如你有10万,底仓5万,剩下5万,一次买5000-7500块就行。

– 卖的时机:买了之后,股价反弹1%-2%,就把早上买的卖掉,落袋为安。要是没反弹反而跌了,别慌,当天别卖,等第二天再看,底仓还在,不怕踏空。

比如你有2万,底仓1万,剩下1万做T:早上股价跌1.5%,你买1500块的;下午股价反弹1.2%,你把这1500块的卖掉,赚的差价就是1500×(1.5%+1.2%)≈40.5块,扣掉手续费(大概1块),净赚39.5块。虽然不多,但一个月做10次,就赚300多,积少成多。

这里要注意:别贪多,反弹1%-2%就卖,别等涨5%,不然很可能反弹后又跌回去,白忙活;也别跌一点就买,至少跌1%再动手,不然成本降不下来。

2. 波段T:几天到几周做一次,更省心

要是股价波动大一点,比如一周跌了3%-5%,就适合做波段T,不用天天操作,更省心。

做法也简单:

– 买的时机:股价连续跌3%以上,而且大盘没大跌(比如大盘只跌1%),说明是这只股自己调整,不是市场不好,就用剩下的资金补10%-20%,比如剩下5万,补5000-10000块。

– 卖的时机:补仓后,股价反弹2%-3%,就把补的部分卖掉,落袋。

比如你底仓5万,股价跌了4%,你补了8000块;过了3天,股价反弹3%,你把这8000块的卖掉,赚的差价就是8000×(4%+3%)=560块,扣掉手续费,净赚550多。

波段T别等“跌到极致”,比如跌4%就补,别等跌10%,不然可能跌无止境,补仓也被套;反弹3%就卖,别等涨更高,见好就收。

这些坑千万别踩!做T不是瞎折腾

很多人用这策略没赚钱,反而亏了,就是踩了这些坑,咱得避开:

坑1:底仓选了“垃圾股”,越补越套

要是底仓选了连续亏损的ST股,比如买了一只从10块跌到5块的股,底仓5万,跌了50%,就算你天天做T,赚的差价也填不上底仓的亏损,最后还是亏。所以底仓必须选业绩稳的,这是底线。

坑2:频繁做T,手续费吃了利润

做T要交手续费(佣金+印花税),比如佣金万分之2.5,印花税千分之1,买卖一次手续费大概千分之1.5。要是你天天做T,一周做5次,手续费就千分之7.5,要是赚的差价只有千分之5,反而亏了。

别频繁做T:波动小的股,一周做1-2次就行;波动大的股,一周做2-3次。另外,选佣金低的券商,比如佣金万分之1.5以下,能省不少钱。

坑3:动了底仓,变成满仓或空仓

有人做T的时候,看到股价涨了,就把底仓也卖了,变成空仓,结果股价接着涨,踏空了;或者看到股价跌了,把剩下的50%资金全补进去,变成满仓,结果继续跌,没子弹补了。

记住:底仓必须保持50%,不管涨还是跌,都别动;做T只用剩下的50%资金,每次最多用这部分的20%,别一次补完。

坑4:贪多,想“一口吃成胖子”

做T赚的是“小差价”,不是“大行情”。有人想等股价涨5%再卖,结果股价反弹2%就跌回去,没赚还套;或者想等股价跌5%再买,结果股价跌2%就反弹,没买到,踏空了。

咱散户做T,就赚1%-2%的小差价,积少成多,比贪多套牢强多了。

最后说句实在的:散户赢主力,靠的是“稳”不是“猛”

很多人觉得“赢主力要抓涨停、赚快钱”,其实不是——主力有大资金、有信息优势,咱跟他比“猛”,根本比不过。但咱能跟他比“稳”,用“50%底仓+长期做T”,不追涨、不割肉,慢慢降成本、赚差价,主力再厉害,也拿咱没办法。

这策略不用盯盘到收盘,每天花10分钟看一眼股价就行,适合上班族、带娃的宝妈,哪怕只有2万、3万闲钱,也能玩。比如你有2万,底仓1万,剩下1万做T,一个月赚500块,一年就是6000块,够给家里添个小家电,比存银行强多了。

还有一点要记住:别因为一次做T亏了就放弃。比如你买了之后没反弹反而跌了,别慌,底仓稳,等下次反弹再卖,只要底仓选得对,股价迟早会回来,做T的机会有的是。

咱散户炒股,不用想着“打败主力”,只要能稳住心态,用对策略,不被主力收割,就能慢慢赚钱。“50%底仓+长期做T”就是这样的策略,简单、稳当,主力头疼,咱却能稳稳落袋——这才是咱散户的赚钱之道。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92469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

(0)
股市刺客的头像股市刺客
上一篇 19分钟前
下一篇 6分钟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