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原因、意义两个层面,并结合实例为您详细解析。
一、中枢形成的原因
中枢,本质上就是多空双方在一定价格区域内反复争斗、达成暂时平衡的产物。
其形成原因可以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学和资金博弈的角度来理解:
多空力量平衡(Equilibrium of Power)
当股价(或任何交易品种的价格)经过一段趋势(上涨或下跌)后,推动趋势的一方(比如多头)力量会逐渐衰竭,而另一方(空头)力量开始积聚。
在某个价格区间,看多的人认为可以买入,看空的人认为可以卖出,双方反复拉锯、换手。买入的力量和卖出的力量暂时谁也无法完全压倒对方,价格便在一个箱体内来回震荡。
这个由连续至少三个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所构成的价格区域,就是中枢。
筹码换手与成本集中(Change of Hands & Cost Concentration)
在上升趋势中,早期的低位获利盘有强烈的卖出兑现欲望,而看好后市的新资金需要入场。中枢区域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筹码交换平台。获利盘在此卖出,新多头在此买入,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逐渐集中到该区域。
在下跌趋势中亦然,套牢盘在此割肉,新空头在此建立头寸。
这个过程使得大部分交易者的成本趋于一致,为下一波趋势积蓄能量。
趋势中的休整与蓄力(Resting and Accumulation)
趋势不可能永远直线上涨或下跌,就像人跑步需要休息一样。中枢就是趋势的“休息站”。
在此过程中,市场需要消化前期的涨幅或跌幅,重新评估当前的价值,并等待新的消息或基本面因素来决定下一步方向。
简单来说:中枢的形成是市场参与者对当前价格产生分歧、进行博弈和换手,从而导致趋势停顿的自然结果。它是趋势的“中场休息”,也是下一个趋势的“起点加油站”。
二、中枢的意义
中枢在缠论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其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趋势与盘整(Defining Trend and Consolidation)
缠论对趋势的严格定义完全基于中枢:所谓“趋势”,就是两个以上同级别、同方向的中枢依次排列。
上涨趋势:依次抬高的中枢。
下跌趋势:依次降低的中枢。
盘整:只包含一个中枢的走势类型。
这使得对市场的分析从主观的“感觉”变成了客观的“几何结构”划分。
提供核心的买卖点(Providing Core Trading Opportunities)
缠论的三大类买卖点,全部是围绕中枢产生的:
第一类买卖点:趋势背驰点,通常发生在中枢之外,是脱离原趋势的转折点。
第二类买卖点:第一类买卖点后的次级别回抽,其回抽的低点(或高点)绝对不能跌破(或升破)第一类买卖点的位置。这个回抽过程往往构成新中枢的雏形。
第三类买卖点:最具操作意义的买卖点。指走势离开中枢后,次级别回抽的末端不重新回到原中枢区间内。这证明了离开的力量很强,是新趋势开始的确认信号。
没有中枢,就无所谓买卖点。
衡量趋势的强弱(Measuring Trend Strength)
中枢的引力作用:可以将中枢视为一个具有“引力”的区域。价格离开中枢后,都有被“拉回”中枢的倾向。
离开段的力度判断:
如果价格离开中枢的一段走势(称为“离开段”),其力度很强(例如用MACD红绿柱面积或高度对比),回抽连中枢的上轨(或下轨)都碰不到,那就形成第三类买卖点,预示后续走势强劲。
如果离开段力度很弱,刚离开就被迅速拉回中枢,说明原趋势的动能不足,很可能继续延伸震荡甚至反转。
确定持股/持币的基准(Providing Basis for Position Holding)
对于操作者来说,中枢是操作的“锚”。
在上涨趋势中,只要后续的回调不跌破最后一个上升中枢的上轨(尤其是形成第三类买点),就可以继续持股,因为上升趋势可能持续。
反之,在下跌趋势中,只要反弹不能重新回到最后一个下跌中枢的下轨(无法形成第三类卖点),就不能确认趋势反转,应持币观望。
这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实现走势的完全分类(Achieving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of Market Movements)
缠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将任何一段走势,根据中枢的数量和方向,进行唯一的、不重叠的分解。
任何复杂的走势,最终都可以被分解为“趋势”和“盘整”两种基本形态,而这两种形态都是由中枢定义的。这为理解市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框架。
总结与比喻
您可以形象地将中枢理解为战场:
形成原因:多空两支军队在此激战,反复争夺,暂时打成平手,战线(价格)在一个区域内僵持。
意义:
它定义了战争(趋势)的阶段和规模。
它提供了最佳的进攻(买入)和撤退(卖出)时机(第三类买卖点就像是一方军队成功突围并站稳了脚跟)。
一方军队离开战场后,是否会被迅速拉回战场,决定了其突围是否成功(趋势强弱)。
整个战争的局势(走势)都可以通过分析一个个战场的连接来推演。
因此,中枢是缠论分析的核心对象,是理解市场节奏、寻找关键买卖点、管理交易风险的根本工具。 学懂了中枢,才算真正踏入了缠论的大门。
发布者:股市刺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5sca.cn/archives/1673790
站内所有文章皆来自网络转载或读者投稿,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并出示版权证明以便删除。敬请谅解!